初期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210403/8811481.html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今天,你过小年了吗?今天是腊月廿三,是北方地区的“小年”。小年到,意味着中国新年进入倒计时。虽然各地过小年的时间不一样,但一样能感受到喜悦的新年氛围。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我国各地的小年日期有所不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正月十六是小年,而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的小年日期是除夕。
虽说是小年,可小年的习俗颇有讲究。小年习俗祭灶神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主要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延伸为考察人间善恶,降福祸。
传说小年这天,灶王爷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善事。为了让他多说好话,玉皇大帝多给奖赏,人们拿各种各样的物品供奉灶王爷。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糖瓜是祭灶王爷必不可少的供品,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灶王爷的画像两边,还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字样。
灶王爷小年要上天汇报,于是小年这天民间有“送灶”的习俗。送灶要准备清水、料豆、秣草,还有纸马。送走了灶王爷,年三十还要迎接,俗称“接灶”或“接神”。如此看来,灶王爷年假也是七天,小年走,年三十回,也是相当敬业了。扫尘土扫尘,既拔除不祥,也是一种迎新的仪式。
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原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
“尘”音同“陈”,所以扫尘也就是扫除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清理家中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一切都焕然一新的时候,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新年真的要来了。
贴窗花剪窗花是流行至今的民俗活动。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五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喜庆的窗花贴上,过年的韵味就更足了。
吃灶糖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人们把它作为祭灶神的供品。清朝《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
小年迎大年从小年开始,中国人就进入了“春节时间”。
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现在很多地方还按着这个“过年节奏”,欢欢喜喜迎接新年。
古诗里的小年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纵笔三首》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吕蒙正《祭灶诗》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孙纬《献寿》
-end-
文章内容及图片综合整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