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501/7107858.html
腊月二十三在北方来说就是小年,南方有的地方是把腊月二十四当作小年。小年在民俗中有祭灶神一说,供奉糖瓜,吃糖瓜也是一种习俗。小时候,到了腊月二十三,母亲早已经准备了一大兜子糖瓜了,除了供奉的之外,好多都进了我们姊妹的嘴里,手里抓的一把,嘴里塞得也是满满的,嚼在嘴里,经常也会黏在牙上,边吃还得边用手抠一下,不然真不好下来哩。但即使如此,也是嚼得津津有味。一年四季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如此吃到一些甜食,自然是乐此不彼的。
那时候的腊月里,还是非常寒冷的,小脸经常也是冻得红扑扑的,手上也经常在外面溜冰玩水而冻出很多暗疮,裂的血呼啦差的,但即使这样,照玩不误。手套基本是很少有的,就靠自己棉袄的袖筒来驱寒。还记得黄渤的那个破棉袄笼袖口的图片吧?没错,小时候,俺们也是这样。棉袄的袖口经常也是脏兮兮的。再后来母亲就给做一个袖套,这样起码棉袄会干净许多,袖套脏了直接洗袖套就可以了。但经常也会发生袖套丢了的情况,这时候回家是少不了被数落一顿的。在外面玩疯了,那记得那么多呢。
不像今年的小年,已经是立春之后第四天了,虽然春寒料峭,天气还没有完全变暖,但起码已经在变暖的路上了,这几天的气温也开始逐渐回升了。这个冬季北京居然都没有见到雪,可见暖冬貌似今年是有点儿了,当然南方的冰雪反而是近年来较冷的一年了。在这个腊月二十三的小年里,自然是少不了了一番忙碌的。当然也没有儿时的那种繁复了,只是糖瓜还是要备一些的,即使不喜欢吃,也得嚼一半个。封口讨一个彩头,也是对习俗的一种遵循。
儿时,母亲经常也能说出一些儿歌,比如,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到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接玉帝,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拜年喽。古时候对于小年的说法主要是是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历代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小年是春节这个大年庆典的序曲,主要活动——祭灶送神扫尘。
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监督考察各家每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复命,玉皇大帝根据奏报决定下一年对哪家奖励哪家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各家作为。小年,实际是各家祭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祭灶时,要把糖瓜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正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间还有一说糖瓜是用来粘小人嘴的。
过小年除了吃糖瓜,在北方还要吃饺子。北方有句话俗话:“好吃不如饺子、舒坦不如倒着”。过节吃饺子还是最普遍的一种习俗了。街上卖糖瓜的也逐渐多了。路过的人也知晓小年快到了,多少也要买点带回家。
古人有诗云: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