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级生科院蔡佩言
许久不写东西的理工老学姐
一篇流水账带你看义工旅行
四月,通过yica得知WWB的义工旅行
五月,犹豫在去与不去之间,在截止日期前报了名
六月,夹在考试周里,匆忙办了护照和签证
七月,斯里兰卡海边搬沙
因为比较喜欢独来独往,报名的时候也就没有约上别人。然而随着日期一点点逼近,恐慌的情绪还是袭来了,尤其是看着保险单上的一个个条目,简直心惊胆颤。
还好,同行的小伙伴也大多是单独出行,在北京机场一碰面便热络了起来。一位男生的亲戚在机场工作,我们便有幸在过关时全程体验了贵宾通道,早早地到达了候机处。
航班于23:05起飞。空中的七个小时很冷,遇上了几次气流颠簸,广播依次按英语、僧伽罗语(斯里兰卡语言)和中文播放着通知。终于,我们于北京时间8:00,斯里兰卡时间5:30到达。
可能因为时间太早,入境查签证的工作人员一个问题都没有问,盖章,然后放行。还钱的小哥倒是热情得很,一见我们便用中文大呼着“换钱”。手执上万钱币,宛若土豪。
接着便见到了当地负责人Nilu,她温柔而热情地拥抱了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地用“darling”称呼着我们。
因为时间还早,我们先进入了科伦坡的一家宾馆短暂休息,负责人和我们都用着彼此听不懂的英语尬聊。宾馆的对面便是大海,海边有一处小房子,他们赤脚踩在地上,家里有不同年纪的许多小孩。见了我们一行异国人,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与我们握手;在我们赠与零食后,还询问我们停留几天,坚持要送水果给我们。
随后我们乘船参观了河流,这个城市,五颜六色。
中午时分返回宾馆,与同一时间段不同项目的志愿者一同用餐。负责人Nilu向我们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她说,当她和我们一样大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其他国家来的志愿者,方才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于是努力地学习,希望我们也有这样的力量。她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让我们了解了当地的习俗,比如授课的志愿者不可以穿短于膝盖的裤子,当地人因为宗教多不食红肉等等。
随后,我们便驱车前往了位于加勒的居住地。斯里兰卡的道路很窄,往往只有一辆车或两辆车的宽度,但司机们却都是惯常飙车的老司机。一路颠簸之后,车子拐进了山间的别墅区,我们一行八个人到达了当地的住宿家庭。
住宿家庭里有三个孩子,姐姐和我们年龄相近,男孩子十六岁,小妹妹十岁。为了给我们提供住处,爸爸妈妈和几个孩子都住在了一楼的沙发上,将楼上的三个屋子留给了我们。
住宿家庭在当地应该是算蛮土豪的。我们四个女生住在了原本两个女孩子的屋里,屋内有大大的阳台,但是因为蚊虫较多,夜里需要关上阳台和卫生间的门窗,床上也都挂有蚊帐。斯里兰卡尽管接近赤道,但可能是临海的缘故,七月份的高温只有三十度左右,也让我逃过了天津闷热的小学期。
之后每天的安排,便是上午志愿活动,下午出游。我们的志愿项目为海龟保育,地点在海边的一处保育所。内有未破壳的海龟蛋,刚出生待放生的小海龟,和因人类活动而受伤的成年海龟(主要是绿海龟、棱皮龟和玳瑁)。
可能因为没赶上海龟孵化的日子,我们的主要志愿活动便是搬沙,将保育中心内的地铺满沙子。偶尔会给海龟喂喂鱼和海藻,在游客放生海龟的时候去围观,如果有中国游客到来,我们还会为其讲解。
海边的景色非常美,而且没有游客的打扰。经常可以在沙滩上找到寄居蟹、小螃蟹和各种贝壳。
下午是游玩时间。斯里兰卡有很多动物,在不经意的地方等着你。
除了景色,还可以看到许多当地的生活。
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我们有较大不同,一般每顿餐会给我们准备一份主食,做法多为米饭和葱花等辅料的混合,或是摊的面饼,一份肉菜为鸡肉或鱼肉,一份有着咖喱味道的汤,和当地的一种膨化食品。饭后还会准备热带水果,如菠萝蜜、木瓜和一些从未见过的当地物种。
第三日的下午是中餐日活动,我们决定包饺子来体现中国特色。当地的面粉和我们的有所不同,最后还是求助于住宿家庭的妈妈才把面和好。擀饺子皮、包饺子都是当地没有的,我们用着不流利的英文向她们介绍着方法。小妹妹很感兴趣于此,把饺子包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几天的义工旅行匆匆地结束了,却也让我们真实地体会了国外的生活,而非仅以游客的身份走走停停。当地人的英语口音很重,青年一代的英语往往很好,中年一代不太掌握英语,于是几天来我们用着英语和各种各样的肢体语言完成了交流。当地人惯于赤脚踩在屋里,惯于喝储存于冰箱的生水。但是因为饮食上的不适应,我在最后一天发烧病倒了,还于科伦坡的机场因低血糖眩晕。在此提醒各位要出游的小伙伴,在异国一定要准备好各类药品。
也因为这次旅行,我的白班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