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诗词麻糖香,灶火旺,诗词盛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麻糖香,灶火旺,诗词盛

文|刘娜娜

祭灶日,通常为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通常被视为“小年”。

年,是真的近在眼前了。

民间有很多祭祀灶君的风俗。

春节诗词中,祭灶诗词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让我们一起就着香甜的芝麻糖,烤着旺盛的炉火,品味那些古老的祭灶诗词吧。

1、范成大:

在我眼里,灶君很威风

南宋,百姓跪在灶君神位前,口中念念叨叨的大约就是范成大下面的这首诗句。

祭灶词

(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范成大毕竟是官员,他眼里灶君也很威风,乘坐着“云车”、“风马”。

他为灶君祭祀的供品,也非常丰富:“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猪头、鱼、豆沙、甘松、粉饵。

我记得小时候,有些年家里连祭灶的芝麻糖都买不起。

2、孙纬:

灶君长啥样?像个绿毛龟

那么,灶君到底长什么样呢?

宋朝有一个叫孙纬的人写过一首诗,描述了灶君的模样。

献寿

(宋)孙纬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孙纬这个人很大胆,很风趣,竟然说灶君像个“绿毛龟”,脸色朱红。

我想,大约是因为当时的印刷技术不好,现在滑县木版年画中,灶君仍然是绿色,灶君奶奶是红色。

不过,古人一直认为“龟”是灵兽,也许孙纬并非戏谑,而是恭敬。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目光揣度古人。

孙纬大约是一个普通百姓,没有见过相府祭灶的盛大场面。偶尔见到,以为是相爷生辰,当他知道是祭祀灶神的时候,写下了这首风趣的小诗。

3、吕蒙正:

写一首诗献给灶君老爷,

还被“山寨”了

祭灶诗(宋)吕蒙正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吕蒙正是宋朝名相,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还没有得志。“乱世文章不值钱”显示出他内心的憋屈。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清朝诗人罗昭隐所作。

我查了一下罗昭隐的原诗:

祭灶诗(清)罗昭隐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两首诗相差不多,也许罗昭隐是仿照吕蒙正。

4、秦观:

祭灶之日,休提壮志

文人祭灶,总是感慨。

秦观有一首《答曾存之》,也是祭灶日的感慨。

答曾存之(宋)秦观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秦观很难,岁月蹉跎,封侯拜爵的志向还没有实现。

祭灶这天,他找邻居商量,问是不是应该卖掉宝刀卖掉藏书,买一匹小牛犊。他想做一个农民或渔民,再不提那些雄心壮志。

秦观的无奈在诗中延伸。

在当今盛世,身为女子,与秦观相比,我更希望青春和暮年在书中度过,哪怕鬓上白发入镜。

5、陈藻:

才高命薄天相戏,

我亦刚肠不肯悲

平江腊月廿五夜作

(宋)陈藻

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

燔柴夹水明如昼,截竹当阶爆御魑。

故国赛还新岁愿,老翁回忆幼年时。

才高命薄天相戏,我亦刚肠不肯悲。

官三民四,廿五明显已经过了祭灶的盛日。但是毕竟离春节已经很近,人们都是忙忙碌碌准备过年。

南宋陈藻描写了这种忙碌的场面:烧柴,添水,洗豆,煮粥,点爆竹……

“才高命薄天相戏,我亦刚肠不肯悲”——特别喜欢最后两句,有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味道。

我曾经自视清高,但总是不如意,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无论如何,不要悲伤,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内心每天充满阳光。

(据《偏从此夜惜年华——春节诗词总有一句让你凝眸》讲座整理,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好朋友就是,在最冷的日子里和你说很多话的人

对中国人来说,年是从冬至开始的

春节诗词意非凡,虔诚致敬中国年

过年,装文艺耍花腔,少不了这些诗词

刘娜娜

转发,才是真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zq/6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