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来自英国的游记看看作者是怎么玩转

游记太长~~~要分好几期上传了~

本文文字以及照片都是原创,转载请注明

如果喜欢请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曾经离我是那么遥远,多少年都是停留在在历史课本上,什么工业革命啦、资产阶级革命啦,高端的遥不可及的样子。时至今日却在霎那间就真的来了,也许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大英帝国的梦吧。

  经历了11个小时痛苦的飞行,飞机载着我们一行小伙伴的梦着陆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又一个伟大的岛国带着那略感咸湿的空气拂面而来。

  真正的行程实际上是从第二天开始的,第一天到达酒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当然也有按耐不住想早点体验资本主义腐化美食的小伙伴们去吃炸鱼薯条了。

  第二天因为时差的原因,好不容易盼到天亮,几个不知疲倦的团员们就拉起队伍去酒店周围的街区探秘了。多雨的英国在号称晴天娃娃的某位同志的感召下居然晴空万里,给足了面子,以至于未来的十天我们就没怎么赶上下雨,要不就是下着瓢泼大雨时我们在博物馆参观,出来时彩虹当头,不得不感叹某人真是阳气太旺!

  趁着刚刚到达异国他乡的兴奋劲儿,今天的主题就是暴走了,伦敦到此一游的景点今天想一天走完他了,所以第一站先去了最俗的大笨钟了。路过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在欧洲其他国家看教堂看的有点腻了,就没想进去,以至于回国后开始后悔。这座英国历代君王墓葬地和英国国王加冕典礼的所在地既是英国的国家教堂又是记载着英国历史的博物馆,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了,写着写着悔到肠子都青了。

迈着腐朽步伐的日不落帝国,是否还能再度崛起?

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的圣地。它既是英国君主的陵墓所在,也是伦敦最杰出的哥德式建筑。

  大笨钟、议会大厦在电影电视、摄影图片还有那些打着英伦范儿的T恤衫上见的太多了,写出来也是废话,不过在我走在钟下时正好10点钟,整点报时的钟声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孩子想起了小时候电报大楼的东方红歌声,可能几十年都没听过了,如今在英国的街头却闪念了一下儿时在课堂中听到钟声的感觉了,怎么英国人不给大笨钟搞一个《天佑女王》什么的设定呢。

  记得曾经在国内某个媒体上看到某文章写议会大厦下的泰晤士河,清澈见底、河水蔚蓝。要么这位作者没去过伦敦,要么就是这图p过了,真正站在这里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合影一枚~齐刷刷的

  作为城市的核心区,那么该看的大概都集中在这里了,粗略来看比起议会大厦和大本钟的气势,周围的建筑群都有着它所特有的历史和它那雄伟的样貌,站在对岸望去,诺曼萧大厦原本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新苏格兰场,当然也有格格不入但似乎每个大城市都会建起来的摩天轮——伦敦眼,记得某年盛夏去天津的时候排队上天津眼不堪回首的往事,彻底打消了我对伦敦眼的念头了。

虽然很寂寞但依然自得其乐的吹苏格兰风笛的大胡子

伦敦的警察娱乐精神很强,他们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和游客拍照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步行不远就是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了,自年以来这里就住着历任首相了,不过气势差了一下,要不是看到一堆人扎堆拍照我还就真的错过去了。曾经在照片和电视上看到的10号门牌其实是到不了那里的,只能在铁栅栏外拍拍照而已了。

  唐宁街的匆匆浏览是为了抓紧时间是为了赶到白金汉宫看卫兵换岗仪式。穿过圣詹姆斯公园就是白金汉宫,这个公园在查理二世时期就被规划为散步休闲区了,并在南部边缘地区设置了一处鸟类饲养场,所以我们穿行的这条路就叫做了BirdcageWalk。

时间刚刚好,当我们挤到了白金汉宫前在刚刚找到了一个位置的时候仪式开始了,回头一看我们小队的人马都已经淹没在人潮人海之中不知去向了。

要说号称伦敦十景之一的卫兵换岗和想象的多少还是有些差距的,也许是因为身在中国,对中国仪仗队的无限崇拜导致这些有高有矮,头顶高帽的英国卫兵们的阵列有了一丝不屑,全当是一种英国娱乐精神的凑热闹吧。想想原本不过是为了渲染英国君主高贵尊严传统和权威的一种排场,日复一日地准时演绎一幕幕换岗仪式,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如此众多的人们,是卫兵的亮丽服饰?整齐的换岗队列?还是英国皇室或老牌帝国依然紧紧守护着的魅力?或许是综合了上述的一切吧。

  简单的午饭过后开始下起雨了,还好走几步就到了今天令人期待的重头戏大英博物馆。打从小学历史课上就学到当年以英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对我大清朝一通抢掠,那细数珍宝都流落到国外,特别是大英博物馆俨然成了中国在海外的博物馆了。

然而这次到了大英博物馆之后真心觉得何止是中国啊,全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无论是埃及的木乃伊,希腊帕特农神庙的浮雕,伊斯兰的翡翠玉龟,印度的佛像。好吧,怪不得这里就是伦敦最受欢迎的景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这里看看这个曾经是海上霸主的帝国搜罗的稀世珍宝。

  写大英博物馆这段的游记也罢,攻略也罢都是难以缕出头绪来的,一者,游客太多无法耐下心来一个展馆一个展馆的走下来;二者,关于大英博物馆的文献太多,就算我来写也多半会是重复或是抄袭的,写下来也是丢人,暂且一图一文吧。

进来看的第一个展品就是维纳斯女神的屁股……据说是按照1:1的比例雕造的,难道以前人类的审美标准是这样?女神可有点胖啊。

来自中国的唐三彩,这么大的一尊,记得是明代所造看造型没准儿是太上老君吧。旁边那个是辽三彩,等身罗汉,当时据说造了16尊,年全部被盗卖到国外,其中有路上就毁了的,也有二战时期被毁的,总之大英博物馆里保存着这么珍贵的一尊。而且也没玻璃罩什么的可以近距离观看。

希腊馆里存放着大批古希腊文物,帕特农神庙的石雕,曾经高高在上现在倒是可以近距离观赏了,可惜基本上都断头断手了。当年日不落帝国可是没少从希腊抢夺,近来希腊要从英国要回文物的事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怎么想大英博物馆写的都有些草率,不过展品太多,无法一一描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仅仅这个数字就已经代表大英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中的地位了。

从博物馆里出来刚刚进来时下的大雨也停了,外面阳光明媚,索性临时决定今天就去伦敦塔桥走一圈了。

  来的时候已经接近下午5点了,伦敦塔已经进不去了,其实这里还是很令人恐惧的,在年的历史里,冒犯君王的人都被囚禁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狱中,其中就有那著名的“血腥玛丽”。当然最后一次作为监狱那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了。如今这里早就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了。

一部分小伙伴去河南岸的伦敦市政厅了,经历了一天的暴走和时差的原因我已经疲惫不堪了,索性坐在泰晤士河边恢复一下补补血了。挨着河边的原因,这里海鸥、鸽子尤其的多,还有大批的乌鸦小队来伦敦塔应景,伦敦塔的黑乌鸦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伦敦塔被视为英国王室数百年兴衰的见证时至今日,乌鸦仍被当作关乎国运的“神鸟”,地位之重超乎想象,人们并不知道它们是何时在此定居的,但传说一旦乌鸦离开了这里,王国也会随之灭亡的。这里有专门负责照看这些乌鸦的“乌鸦主人”,夸张的是还有为了纪念20世纪50年代以来死在伦敦塔里的乌鸦们而专门建造的纪念碑。

其实坐在这里南岸的现代建筑群已经是一览无遗了,本土设计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市政厅和最新的碎片大厦在这帝国建筑群中显得有点突兀,再有就是和伦敦塔融为一体的塔桥就在眼前,抖擞一下精神向着塔桥动起来。

这座年竣工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工程很快就成为了伦敦的象征,有着小尖顶的塔楼和衔接天桥支撑着整个架构,如果有大船通过或者遇到某些特殊场合,桥面可以折叠升高。

天桥是可以上去的,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泰晤士河的美丽景色,还可以近距离观察为桥面开合提供动力的蒸汽机,不过在年之后蒸汽机被电力设备取代了。

经历了一天的暴走之后,第二天在伦敦的计划变成了博物馆之旅,伦敦博物馆众多,星星点点的分布在城市之中。除了向大英博物馆之类的大型博物馆,还有很多小的就是一个house的私人博物馆,这样一说就不计其数了。想我大北京的那些博物馆自从高中毕业之后就没在去过了,好像那军事博物馆小学、中学、高中起码组织过三次,每一次居然什么都没变,审美疲劳了。

第一站国家画廊,比起大英博物馆那种展品靠抢的方式,国家画廊就高端了,从19世纪初创立可谓名胜远洋,从最开始的政府采购的38幅名画开始,如今已经有余幅13世纪到19世纪的西洋名画。

曾经画过那么几年画的我,又曾经只能在画册上观赏的、临摹的名画这次能亲眼看见了,回去又可以吹回牛逼了。不过其实看原画是要耐下心来的,近看、远看,然后再试不试的点个头,余光再看看周围有没有漂亮姑娘注意到你的。向我们这样2小时跑遍全场的节奏,根本就是过去给名画留个影,回家拿着手机到处炫耀的……不过能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真迹心里还是有点小兴奋的。

一进美术馆那红色地毯,木质的楼梯扶手,还有挂在墙上的巨幅画作,说不出的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展品都没有什么玻璃罩子罩住,那真是触手可及啊,随然不让动手罢了,比起昨天在大英博物馆,这里来的更亲切一些,也让我更激动一些。

修拉点彩画法的开山大作——安涅尔浴场

梵高一生据说一共画了十四幅向日葵,也有说是二十余幅,不过有梵高亲自签名的只有两幅,其中一幅就在这里!

丢勒晚年自画像

达芬奇《圣母子、圣安及施洗者约翰》

达芬奇《圣母子、圣安及施洗者约翰》炭笔画稿,唯一一个藏在一个暗室中的展品

国家画廊的馆藏让我震惊,如果放照片的话又不如买本画册看的清楚,印象派馆中莫奈、伦勃朗等诸多名人名画恐怕只有亲自到场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年代和韵味,单凭文字实在是难以表述。

另外英国皇家或者国立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不过里面都有捐赠箱,想想英镑的汇率……还是算了吧,展馆的地图可以免费拿,不过上面也写着请捐赠1磅,1磅呢貌似还花的起,就当是为了尊重艺术吧。大型博物馆里都有吃午饭和喝下午茶的地方,也有纪念品商店,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花了大价钱在里面买了几本书,回家当摆设了,全英文实在没毅力看下去了。

出了的时候一直阴云密布的天空终于按耐不住的下起了小雨,英国人对于下雨这点小事都是司空见惯了,马路上至少有一半的人根本不打伞,我们快步去唐人街吃饭了,顺便避避雨。

不知道是不是某人的小宇宙爆发,下车后雨停了,可以在中华街走走了。伦敦的唐人街规模不算小,而且一应俱全,华人超市、餐馆、商店、按摩、算命,比国内的市场都全。再有就是不出国就不知道我大中华美食的魅力是如此之大。

这腐国人民的美食只有三种:第一,难吃;第二,很难吃;第三,这还是人吃的吗?终于可以在中华街换换口味了。宫保鸡丁、清蒸鲈鱼、麻婆豆腐、水煮肉一干重口味伺候着,是时候该涮涮咱得胃了。

其实我挺喜欢下雨的,特别是自己坐在车里或者屋里透过窗外看匆匆的人群,是不是特有那么点小人得志的感觉?

下午的计划是VA博物馆,路上顺便去了海德公园,蛇形画廊的展览早在媒体上看到了,所以不想错过,还有名声在外的“戴安娜项链”。

当看到本年度蛇形画廊的作品——西班牙建筑师何塞·塞尔加斯的“彩虹虫洞”,第一个感觉就是有点“水”啊,彩色塑料布?不过细看其实还是很有西班牙特色的,色彩斑斓犹如一幅画布,走进去有一种迷幻的隧道感觉,也许晚上加上灯光的渲染效果会更好一些。

至于“戴安娜项链”这个景观项目恐怕不是专业搞景观的的确很难领会,从远处看,它看起来像一串流水项链。它由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和尼尔波特设计,反映了戴安娜的一生。水流从最高点流向两个方向,倾泻流出,在流向平静的水池底部前旋转、起泡。

匆匆扫过海德公园之后,VA博物馆离我们也很近了,一路步行很快就到了。

VA博物馆严格意义上说是私人博物馆,是以维多利女王亚和埃尔伯特公爵命名的博物馆,也是伦敦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第二大博物馆。这里的展品更多的是装饰品、珠宝、装饰画作,也许更接地气儿。另外里面还有一个专门开辟的拉斐尔作品的展馆,里面是拉斐尔的真迹。依旧像大英博物馆一样,只上图不说话。

这件埃尔腾堡的圣骨箱制作与年左右,是中世纪工艺品杰作之一

中国馆里的一件展品,不知道这鞋帽店对大英帝国有多大的影响,没想明白……

这两根柱子是图拉真柱,是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的凯旋纪念柱。这两个大家伙不知道是怎么运进来的……

出自罗丹的青铜雕塑

满屋子的银器,亮瞎了双眼。

离VA很近就是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距离闭馆还有1小时的时间,我们真是连跑带颠儿的进去膜拜了。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北京的自然博物馆,除了学校组织去,周末的时候还要缠着老爸带我再去看看,后来看了《博物馆奇妙夜》就对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了憧憬,这次一踏进大门就被那个几乎每个人参观者都拍过照片的梁龙骨架给震慑住了。

你相信进化论吗?我看到博物馆2层楼梯正中的达尔文像,这是否表明了某种立场?《物种起源》到底有着多大的影响力?这里每一件标本、每一件化石,都是这里的科学家们不断到世界各地采集得来。

经过某位大神指导后,第一张是达尔文老祖、第二张是棱皮龟、第三张是北美海牛,最后一张是雕齿兽,反正我是信了!

我们几乎是最后从自然历史博物馆出来的一批参观者,本着不哄不走的原则坚持到了最后。晚上的时间我们分头行事了,有去哈罗德百货购物的,我则和几个人打车去看国王十字车站看9?站台去了。

明天就要暂时离开伦敦一路向北了。令人期待的行程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

游记长着呢~~~~~这仅仅是个开头,慢慢更新,起码未来一段时间有内容了~~

喜欢的收藏







































白癜风专科
怎么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linxiaz.com/lgzq/2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