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大海
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想象力,
这大概是因为大海是一切生命的摇篮。
我国对于海底世界的探索,
也由来已久。
《搜神记》中,记载着“南海之外,有鲛人,其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的传说,我国第一部词典、也是世界第一部词典《尔雅》中,也有专门的释鱼篇,当然,大家更熟悉的是《山海经》对各种鱼类的介绍。
其实在距今三四百年前,有位奇人也编写了一本关于我国沿海鱼类的书籍,名字叫《海错图》。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的意思。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种海洋生物,后来渐渐成为了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呼。
这位奇人叫做聂璜,明末清初出生在杭州,是一位民间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苦于自古以来没有海洋生物的相关图谱流传,于是决定自己画一本。康熙年间,他游历全国多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种,就画下来,并询问当地渔民对照古籍考证。
历经几十年的积累,终于在康熙三十七年完成了《海错图》。这也是他唯一传世之作,之后,聂璜就从历史中消失了,此书也没了下落。
直到雍正四年,这部书才重现江湖。这一年的皇宫档案记载,太监苏培盛把《海错图》带入了宫中,自此深受清朝历代皇帝喜爱。
乾隆继位后,非常看重这套书。他让人把这套画册重新修补、装裱,放在自己的居室里。闲来无事的时候,他总爱翻翻它:“朕戎马半生,这部书满足了朕对于大海的想象!”
若干年后,乾隆又把《海错图》收录在自己组织编纂的《石渠宝笈续编》中,《石渠宝笈》及其《续编》是收录清代皇室书画珍品的大全。
到了民国,由于日本侵华,故宫文物南迁。辗转中,全套四册书分了家,现在前三册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海错图》描绘了三百多种海洋生物,图文并茂,错杂缭乱。其中的动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全部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每种生物所配文字,既有观察记录,也有文献参考,甚至还有其烹制方法。
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聂璜为每种生物所配的“小赞”一首,读来令人兴致盎然。
这里的“赞”可不是咱们今天那个点个赞,是一个很小的,像诗一样的“赞”。
由于有一些生物来自人们口口相传,聂璜并没有见过这种生物的样子,只能凭借人们的口述描绘创作出来,比如人鱼、鳄鱼、潜牛等生物,所以画作也有不靠谱之处。
比如说像鳄鱼:
聂璜本人没有见过鳄鱼。他根据一个去过越南看见过鳄鱼的人向他描述画的,根据他的描述:
长二丈余,身有甲,四足短而有甲。
口方而阔,尾不尖而扁。
然后画出了这个“鳄鱼”:
终于知道鳄鱼长什么样子,聂璜很高兴,写了一首《鳄鱼赞》:
鳄以文传
其状难见
远访安南
披图足验
其实画中和鳄鱼还是蛮相近的,就是嘴短了点。除了鳄鱼,还有下面这些“灵魂画作”……
比如上面这种红色的大鱼,又怪又可爱,全身通红,身体像蛇,脑袋像仙鹤,有长长的尾部,但嘴只是尖端的一个小开口。
旁边注解:“海鳝,色大赤而无鳞。”它全身的红色非常诱人,甚至被形容为“珊瑚做的鞭子”,这么好看,那会不会很好吃呢?
看后面一句:“全体皆油,不堪食。”意思是,全身都是油,很难吃!
像这个,你能想到是人鱼吗?说起人鱼,可是有几千年历史的传说生物,在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形象,《海错图》里的这个应该算最丑的。
先秦的《山海经》里就多次出现:“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人鱼,四足,其音如婴儿”。有人据此推测,早期的人鱼指的是娃娃鱼。
晋代《博物志》又记载了鲛人,说它能纺织,那么就有人手了。
濒危动物:儒艮,又称海牛
《海错图》说,有人在广东海面抓到过人鱼,“不能言,唯笑而已”,不禁让人想起儒艮。
还有这个:钱串鱼(携带巨款,化于无形)
《海错图》里这样描述它:“身淡青,脊上作深青色,圈纹金黄,内一点黑色,以其圈纹如钱而且黄,故曰钱串,一名钱棚。”
名字里带“钱”,浑身长着铜钱,那这鱼简直是转发朋友圈的刷屏鱼啊,奇怪的是,聂璜翻阅各种书籍之后,说:“考诸类书鱼部无此鱼,独福州志载及。”
不过,现实中还是有一种鱼勉强长得和画像沾边儿,名字也差不多——金钱鱼。
海和尚(鳖身人首,振臂远航)
海和尚也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有人直接把它等同于人头鱼身的人鱼。《广东新语》云:“人鱼雄者为海和尚,雌者为海女。”
至于《海错图》,则采用了和《三才图会》类似的说法:“海和尚,鳖身人首而足稍长。”还提供了一件目击案例:“康熙二十八年,福宁州海上网得一大鳖,出其首,则人首也。观者惊怖,投之海。此即海和尚也。”
现存海龟中,只有一种接近以上描述——棱皮龟。
更多《海错图》生物欣赏
《海错图》中的章鱼
《海错图》中的海蜘蛛
《海错图》中的虾
印鱼
环鱼
黄昏鲨
比目鱼
柔鱼
鳓(lè)鱼
螭(chī)虎鱼
鸡母魟(hóng)
海狗
鼍(tuó)
井鱼
看完这些画你会发现,
古人的生活其实还是很有趣的,
他们没有所谓的功名利禄,大富大贵,
而是沉浸在这些小鱼小虾,
用笔认认真真地把它们画下来。
又因为画技和知识有限,
每张的画风都略显呆萌,
由此遭到很多人“吐槽”。
但是转念一想,
在聂璜所处的时代,
能把完成《海错图》
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古人这种认真的劲儿,
想来也真是可爱。
▼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