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考察笔记加蓬国家公园一瞥

上周提到,我到加蓬的第二天,就在Alice家的杂物架上看到了摆在一堆装饰品中的这个东西。于是给大家留了个问题:这是什么,以及用它能干点什么?

有读者留言答道:“成年非洲象的一颗臼齿,也是最后一颗,作用嘛肯定是用来吃饭啊!”首先要恭喜一下这位答对了的朋友(如方便的话,请在后台留下你的联系方式,作者有小礼物送出~),下面再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

大象在一生中,通常有26颗牙,其中2颗上门齿特化为象牙,另外24颗为臼齿。新的臼齿从颌的后方长出,向前移动挤掉旧的臼齿,完成一轮换牙。终其一生,大象要换6次牙。在40到60岁左右时,随着最后一轮臼齿的脱落,大象无法进食,饥饿而死,而这也是正常死亡大象最常见的死因。

左侧为大象臼齿替换示意图,右侧为非洲象与亚洲象的臼齿齿面对比(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看到非洲象臼齿齿面的牙釉质上有菱形花纹,在亚洲象则是平行花纹,非洲象属的拉丁文名Loxodonta(菱形),即由此而来。齿面上菱形花纹的数量、臼齿长度、臼齿重量,也是判断大象年龄的依据。

一篇文档里的非洲象臼齿与年龄关系测量表,从左到右分别为第几臼齿、花纹数量、长度、重量、年龄

我们量了一下这颗牙的长度,在16-17厘米之间。再数一下菱形花纹的数量,共有8个。结合量表,可以判断这是一头非洲象的第5臼齿,然后大致可以判断,这颗牙曾属于一头年龄在18至43岁间的非洲象。

我知道这个年龄区间或许过于粗犷了……但说这是“成年非洲象的一颗臼齿”,总是没有错的!嗯,其实这是Alice在某次野外调查时,从林子里捡到的自然脱落的非洲象臼齿,于是就顺便带回家做了装饰(简直不能再任性了)。

好了,这就是有关一颗牙齿的全部故事了。想要了解更多大象保护的故事,请看大象个体识别,一个看脸的技术活!

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加蓬国家公园。加蓬共有13个国家公园,都是在OmarBongo总统于年推动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AgenceNationaledesParcsNationaux,ANPN)时建立的。这些国家公园,共覆盖了加蓬10%的国土面积。

加蓬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Akanda和Pongara就在首都利伯维尔附近,也是此次加蓬之行我去过的两个国家公园。

Akanda国家公园总面积k㎡,以红树林和潮汐海岸带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这个说法貌似有些过于专业,所以还是上图吧~

其实我们并没有去到Akanda国家公园里面,而是在北面的海岸滩涂上(上面地图中橘红色圆圈处)……挖蛤喇。以这片海岸滩涂为界,对面的红树林处就是国家公园了。在国家公园里,禁止开展任何新的非传统方式的利用。

而在Akanda国家公园的南部(下面地图中橘红色圆圈处),则是另一个有关保护与利用的故事。

十六年前,在国家公园建立之前,就有一些尼日利亚的移民在这里以捕鱼为生。年国家公园建立,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直接冲击。当局制定了详尽的规章制度,禁止在国家公园内开展任何未经批准的渔业活动,违者一旦被发现,会被处以折合人民币到0元不等的罚款。但是渔民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当局与渔民的冲突不断。

现在在WCS加蓬办公室,有一个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小组,定期走访Akanda国家公园周边的渔村。向渔民们解释国家公园的规章,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在渔民进行合法捕鱼手续的申请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工作小组进村走访

每户派出家长代表,大家围坐在一起,与工作小组的人员进行交流。WCS的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小组人员跟渔民们很熟,现场时常有争论或笑声。每每这时,都要后悔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学法语……这该是错失了多少信息与理解呀!

走访的最后,小组人员请渔民们画出他们常去捕鱼的区域。一是确保他们没有在国家公园内违规捕鱼,二是便于与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沟通当地渔民的情况。

离开村子后,我们再去渔民指出的他们捕鱼的地方查看。这里的河道离村子很近,再往下游去,就是Akanda国家公园的范围了。

这是另一处渔船码头,我们到达时,正值午后低潮时分(当天潮水涨落的高度差有近1米),大部分渔船已都随潮出港了。WCS工作小组的人员决定过几天再来走访,于是故事也只能先讲到这里了。

Pongara国家公园总面积k㎡,位于Komo河口和大西洋之间,也是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公园。

海滩上随处可见红树的荚状果实

从Pongara国家公园的岬角望向利伯维尔,远处的城市依稀可见。这里是Komo河入海处,海面湛蓝平静,和岬角另一侧大西洋的波涛汹涌截然不同。

一个周末,Alice带我到Pongara北部的岬角(当地人称之为海龟岛的地方)露营。海龟岛果然名不虚传,转到面向大西洋的一侧后,走了没多久,就在沙滩上看见了一处巨大的痕迹!

海龟产完卵后,回到海洋时的爬行痕迹。两侧鳍状肢留下的痕迹对称分布,且痕迹很大(图片右侧中部的椭圆形痕迹为成人的脚印),可以判定为棱皮龟的痕迹。

棱皮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龟,大概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片感受一下它的大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沿着海滩又走了一会儿,就看见了另一处海龟的爬行痕迹。这处痕迹较小,且左右不对称,是另一种海龟的痕迹。

晚上我们在海滩上徒步,试图通过爬行痕迹,找到刚上岸准备产卵的海龟。没想到真的让我们碰到了一只丽龟!海龟对光线干扰很敏感,生怕打扰到她,于是只匆匆留下这一张照片。然后我们一行四人,就在周围坐下,静静地看着这头七八十厘米长的海龟挖沙坑。

正常的挖坑-产卵-埋坑的过程,大约要持续一两个小时。不知道是我们终究打扰到她了,还是她选的位置不太好(周围都是匍匐固沙的植物),只见她努力挖了十几分钟,不见沙坑加深,稍微挪了一点地方,还是不怎么起效,于是就调转头向回到了大海中,离我最近时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我们目送她远去,就这么看着她融入无边的大西洋,心中非常感动。

Pongara国家公园是棱皮龟等四种海龟的重要繁殖地,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一二月份,都是这些海龟上岸产卵的季节。我们是在十月中下旬去的,时间上稍微有点早,没有赶上产卵的大部队,再晚一段时间的话,或许能看到更多海龟。

海龟繁殖产卵的季节,也是国家公园格外注重巡护的时节。我们露营+徒步的时间总共不超过24小时,就碰上了三四波巡护人员。

Pongara国家公园内开着沙滩摩托的巡护人员

巡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沙滩上海龟卵的安全,确保没有人来挖,或者没有野狗来吃龟卵。作为保护手段之一,国家公园内的野狗一律会被赶出公园或者被射杀。

海滩上一处被破坏了的海龟产卵处,白色的软壳,即为吃剩的龟卵外壳。从沙子上细小杂乱的点状痕迹和周围的洞穴痕迹来看,我们判断罪魁祸首是几只螃蟹。

海滩上经常可见狗的足迹链。

在海滩上还遇见了一群白额燕鸥,看它们在海浪中上下翻飞,寻找被海浪卷起的小鱼小虾,也是一道自由而壮阔的风景。

Pongara国家公园的海滩之上,有因旱雨季变化而孕育形成的小片草原景观,草原再往里,又是加蓬典型的热带雨林。

在草原深处,与雨林近乎交接的地方,有几个棕色的小点,是一小群非洲水牛(森林亚种)。

当然,美丽的云霞,永远是加蓬不会缺少的景色。

在加蓬短短一个月,通过两个离利伯维尔最近的公园,窥得了加蓬国家公园体系的冰山一角。已有的13个国家公园,覆盖了10%的国土面积,保护了其典型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这个位于中非西海岸的国度,以石油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为其主要经济支柱。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还将永远存在下去,但在国家公园的范围之内,可以看到各类保护行动已然在路上。

参考资料:









































中国白癜风专家
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linxiaz.com/lgzq/2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