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家族曾经是海洋的统治者
鱼龙家族曾在三叠纪、侏罗纪称雄地球的海洋,日常和尼斯湖水怪什么的谈笑风生。但随着时间推移到白垩纪,鱼龙纲的所有成员仿佛整个的被从地球上抹除,仅留下最后两个子裔:平鳍龙和慈母椎龙。当中又以平鳍龙最为犀利,也最为人们所熟知。
平鳍龙堪称鱼龙家族的传奇,虽然它的体型不是鱼龙家族中最大的,更不是性情最凶猛的,但它却是活得最为长久的——足足活跃了万年。在这令智人历史汗颜的漫长岁月中,平鳍龙坚持不懈地持续着它们和蛇颈龙、上龙、鲨鱼等竞争对手的战争,一直战斗到白垩纪晚期,才因气候变化灭绝。不过,那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蛇颈龙亦时日无多了。
▲平鳍龙复原图
平鳍龙主要栖息地在今天的大洋洲,在昆斯兰的弗兰德斯河流域、北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西澳大利亚的沙漠均有它的化石出土。一开始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澳大利亚鱼龙,后来经研究发现它和大眼鱼龙的关系,被重新纳入鱼龙目·大眼鱼龙科的平鳍龙属。它的其他同属兄弟们在西伯利亚,南美等地也有出土化石。
▲平鳍龙的出土化石
平鳍龙生活的大洋洲在当时竞争非常激烈。白垩纪时期,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澳大利亚大陆有一半还沉在海里。这种海域类似于渤海,有陆地河流注入带来的丰富营养物质,养育了大量海生食肉动物赖以为生的食物。平鳍龙只是彼时诸多生活在大洋洲的海怪之一罢了,还有许多其他大型海怪,比如轰龙、克柔龙等。
▲今天的潜水者在平鳍龙眼前绝对是最容易吃到的菜
在海洋食肉动物云集的大洋洲,体型中规中矩的平鳍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这完全得益平鳍龙鱼化的身体构造。现代海豚和平鳍龙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同样有长长的鼻子和宽大的鳍,只是现代海豚碰到体长7米的白垩纪平鳍龙几乎等于送菜。平鳍龙尾椎显著弯曲,前鳍宽大扁平,长有8到10个指列,后鳍进一步退化。其椎体很短并凹陷,脊突没有融合,也没有横突,肋骨由椎体上两个明显的凸出连接在一起。演化出这种鱼形身体构造是为了兼顾体积外最大的追求速度,根据推算,平鳍龙的巡航速度能达到3.6千米每小时,冲刺时可以达到40千米每1小时,这种速度对于鱼龙这类体型庞大的水生动物来说已经是非常优异。
▲白垩纪的澳大利亚大陆你们能找到在哪吧?
平鳍龙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这是它比其他鱼龙家族成员撑的要久的主要原因。平鳍龙摒弃了鱼龙家族一亿年来只捕食乌贼、箭石等软体动物的饮食习惯,平鳍龙几乎什么都吃,从天上飞的海鸟,到小得可怜的海蛇,乃至大得像汽车的古海龟,我们都能从平鳍龙的胃部化石中找到。
古海龟可能是鱼龙最爱吃的食物。古海龟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庞大的海洋龟类,体长3.4米,堪比一辆智人的小轿车,而它活到现代的近亲棱皮龟也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海龟。古海龟的饮食习惯和平鳍龙类似,只有它吃不到没有它不吃的。除了每年的特定时间在海床上冬眠外,古海龟其他时间几乎都在海面上捕食,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
▲古海龟
拥有硕大的鳍的古海龟是一种大洋长距离游泳者,可它依然像现代海龟一样需要返回陆地产卵,尤其是它的头和鳍状肢体不能缩回骨质外壳内,所以繁殖期的古海龟特别容易受到大型海洋食肉动物的袭击。平鳍龙会尾随繁殖期的古海龟,待筋疲力尽的古海龟完成的产卵义务后返回大海的时候,它们就从水下黑暗处杀出来,狠狠地咬住古海龟的头部剧烈甩动将其杀死吃掉,然后再从容扬长而去。
▲平鳍龙捕食海龟、水鸟图
霍阿卡迪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