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今天,网上都会多出一群“宝宝”。很多时候,正因明知童年是一段回不去的旧时光,我们才非要偏执地停留其中,哪怕是很浅显的。相较于成年,儿时的喜怒哀苦都很纯粹。人生的发轫,所有感受也因新鲜而格外深刻,阅读也是如此——不经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可能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原因。有意思的是,长大后的我们也常常对某本书相见恨晚,这很难说不是一种“修改自己”的愿望。仿佛一个循环。此时回望,那些“希望自己早点读到的书”里可能藏着一个“想要成为的自己”,或者是想要弥补的某些遗憾、宽慰和劝导,但最终导向的是对小时候的祝福。儿童节来临之际,先锋发起了“给小时候的自己安利一本书”的调查,很多人在这里写下了自己的答案,也分享了童年深刻的阅读记忆,与你同享:?既望《哈利波特》,希望小时候的我,认知世界由魔法、勇气和爱构成。?山丘《故事会》,无聊的时候身边唯一的书,小时候读每一个故事都觉得很新奇。骆以军的《故事便利店》吧,总觉得小时候的自己会被那些故事吸引。?电子羊鹿桥的《人子》,因为安溥的推荐去读的。我想如果小时候读过,会成长为一个很温柔的人吧。?阿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估计是让我更坚强了吧,在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候都坚持住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如果能早一点读到它,我估计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每一刻,更加珍惜轻松无忧的童年时光。?小黄郑渊洁的《白客》,那时候也有一直在看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我现在还能想起来看《白客》时被文字力量震撼的感觉,原来文字可以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内容基本忘了,就有一段描写好像是在“辩论?”“打官司?”的,当时感受到的精彩魅力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小学起就一直有不断看书,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内容。所以感觉并不需要对小时候的自己推荐什么书,倒是可以推荐多看看英语课本(哈哈哈)。?Vivian影响最深的书是一本古诗集,书名不记得了,总之小时候记忆力挺好,没事就拿出来摘抄、背诵。当时有些句子意思还不是完全了解,长大后才真真正正体会到文学语言的魅力。我会推荐《小王子》这本书,这不仅仅是给小孩看的童话,里面蕴含的关于爱,成长,驯养,责任等的哲理,让长大后的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奥利奥数学书算吗?实在是看不懂,容易瞌睡,然后经常受老师体罚,导致越来越没兴趣了。影响的话,考了个差的大学?加缪的《异乡人》,小时候比较自卑,处处在意邻居、同学爸妈的看法,格格不入的感觉。现在忽略掉这些无用的看法、关系后,过得开心多了。?妄想病人童年时没怎么看书,也就是学校要求看的《爱的教育》之类的书,我当时根本没看懂。我记得三四年级在补课老师那边看了一本《小王子》,我看了前几面,也是没看懂,但是我记下了这个名字。高中时心血来潮想买这本书,但是妈妈不让买,说太幼稚了。然后我在大一点时候自己买了这本。薄薄的,睡前爬在床上看,很治愈~虽然我是一个将近一米九的大男生(捂脸)。本来想推一些关于成长的书,但既然说是幼时,我就找一本适合初中的我看的吧。《万物运转的秘密》,之前买给弟弟的书。里头解释了很多机械电脑飞机什么什么之类的原理,都是彩图,超级适合爱科学的小孩子看。(ps:比我小时候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强多了)?Rex语文,《阿房宫赋》太难背了吧。《口袋迷》,这样我就可以顺利抓到三圣柱而不用走一下午那该死的机关!?菜菜严凌君老师主编的《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是我小学六年级时开始接触的书。这套书带我从儿童读物过渡到了真正的文学国度,现在我上了大学,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书的内容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我会推荐几米的《月亮忘记了》,因为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一些现在爱看的书那时候未必能看得进去,而几米的绘本是老少皆宜的。之所以选择《月亮忘记了》,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一个月亮一起勇敢长大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温暖的故事会鼓励小时候的我,就像这本书现在鼓励着我一样。?J《冒险小虎队》系列:里面的冒险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给予了我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路遥的《人生》。树立一定的人生观,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自己做主的,即使大多数时候我们身不由己,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成家立业,最后接受能一眼望穿的生活。我觉得人生应该是要有意义的,即使不是那么地绚丽多彩,至少在这世间,我来过。“做自己想做的事”实行起来并不那么容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始终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读,而是为了建成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没有功利性,只为精神上的满足。《人生》这本书是我在高中时期读的一本书,当时的我也很迷茫,压力很大,读文学作品是我唯一的放松方式,整本书里面体现的悲剧性让我十分震惊,它体现的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的一个缩影,以个体命运反映了群体的现实问题。这里不得不提路遥的另外一本巨著《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部分人去看原著,我到现在虽然没看原著也没有看电视剧,但很明显我能意识到两本书里面是有共同想要表达的东西,抛出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了,“我们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的一生该怎么度过”,最近播出的《人世间》,也是始终在探讨那几个问题,怎么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想,不仅仅要靠读书来实现,经历也是十分重要的,小时候我一会儿希望自己能当个科学家,一会儿看了动画片,又希望自己当个警察想要打击坏蛋,一会儿又......希望自己小时候能对人生这样一个宏大、难以描述的概念能有一个初步认知,因此我推荐给小时候的我《人生》。?怡辰《安徒生童話》。里面有个故事叫《野天鹅》,艾丽莎是个柔弱女子,凭着勇气和坚韧,一年沒说话,編了荨麻的衣服解救了自己和几位哥哥。有時候在困境中,不需要向別人解釋,只要埋头做好你的事。《圣经》,耶稣的故事和箴言教你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Septem《老人与海》。《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生涯里为数不多让我觉得相见恨晚的书,系统且具体地介绍了读书的种种。一直在书架上时不时地翻一翻,常读常新。等到我的孩子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会迫不及待地和她分享这本书,至少可以少走很多我读书时的弯路。?嘻嘻《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少年黑卡》。《笑猫》是因为里面有很多小孩子的想象,微笑的猫、像皮球的老老鼠、绿毛龟……这些让我可以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那里我是主角,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小的时候没什么朋友,因为长相也一直被嘲笑,但是这些书里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去心平气和的接受,保护自己,爱自己。《小王子》,里面有很多柏拉图的思想,我认为这些思想给了我很多不同角度的启示,虽然有些太理想主义但是我们可以以这些为信仰去追求。?大肘子看什么不重要,但是别看人教版教材。?木木黄蓓佳的《我飞了》。四年级以前大多在看童话故事或者是漫画一类的,这本书是从语文《课课通》上知道的。其实我至今也无法描述什么是“影响最深”,它只是一群小学生的故事,但特别地好看……好看是很重要的。小时候的我耳闻目睹了很多经典名著,可是完全读不下去啊…我的童年就那么一亩三分地,与过于曲折的喜怒哀乐无关。隔着十几年的光阴,它让我明白,“好”应当是建立于打动自己的基础上的。八月长安的《你好,旧时光》。应该会让初中的自己更成熟、更坦然一点吧,没办法,那个班就是很差的。平安喜乐,万事胜意儿童节快乐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