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0日,新一届中国书协第一次赴基层文化公益活动“进万家送万福”在淄博高新区黑铁山脚下举行。包括中国书协新任主席苏士澍在内的诸多名家,齐聚淄博挥毫泼墨,他们的创作统一用了一种宣纸——御品宣。而经营这种纸的是个安徽小伙子,他叫张红,在淄博已有三四年。今天,咱们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中书协黑铁山下送万福,所用宣纸即出自御品宣(谭文清摄)
?地域渊源给了他厚重基础年出生的张红,个头不高,言语不多,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小一些,是个不是小伙子的小伙子。虽然年轻,但他经营的的宣纸,不仅在淄博,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做到这一点并非偶然,首先有他深厚的地域渊源。
御品宣宣纸张红的老家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宣城,自古闻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里出产一种适合书画创作的纸,因为出在宣州,这种纸被称作宣纸。正是宣纸让宣城美名远扬。而张红的老家泾县丁家桥,又是宣纸核心产区的核心。对张红而言,他不仅生活在宣纸之乡,还生长在一个宣纸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制作宣纸的行家里手。宣纸的优劣是由它的材料决定的,因而配料这个环节直接决定着宣纸的品质。书画界都知道有一种红旗宣纸,这曾是国有企业红旗宣纸厂的标志产品。张红的父亲就是这家宣纸厂的配料师傅。年前后,红旗宣纸厂改制,作为非常有经验的配料师傅,张红的父亲选择了另立门户,注册“御品宣”,与三四十个有经验的工人闯出了另外一片天地。从小耳濡目染,张红对宣纸的生产过程非常熟悉。从20来岁开始,他就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把拓展市场的目光扩大到了全国。好客淄博给了他贴心温暖张红是怎么来到淄博的?他选择淄博,既没有朋友引荐,也不是淄博招商,而是淄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他。因为需要扩大市场,张红经常上网浏览一些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注意到了山东一个叫淄博的城市,它不仅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还是收藏之都、书画重镇。张红说:“我感到很惊讶,这样一个不是一线城市、不是省会城市的地方,竟荟萃了全国书画名家的作品,有那么多高规格的展览,当地还有一支庞大的书画家创作队伍。有名家、有展览、有市场,这里对高品质的宣纸,一定会有需求。”
张红在料理宣纸抱着几分好奇和信心,年,张红第一次来到淄博,几天的考察验证了他先前的判断。于是,他决定在淄博安营扎寨,在开元文化大世界开设了御品宣专卖店。如果说浓郁的文化氛围,只是最初的一种好感、一种印象,接下来的几年里,张红对淄博的认知,则是人文环境了。说起这几年的发展,张红说:“淄博人不排外,不欺生,从我在淄博站第一次下火车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一种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热情。问路、问食宿,没有人一看你是外乡人就指东道西。这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温暖,这座城市容纳我们。”文化名城给了他不竭动力徽商,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帮。作为新时期的年轻徽商,张红参加了淄博安徽商会的一系列活动,他和老乡们一起,秉持先辈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的发展理念,逐渐立住脚跟,御品宣宣纸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辐射到青州、济南、青岛,还是省外不少城市。尤其是张红提供的私人定制服务,得到很多书画名家的认可。宣纸的原料主要是沙田稻草和青檀树皮。二者的比例以及独到的配方,决定着宣纸的品性。张红的老家盛产沙田稻草和青檀。青檀砍伐后剥皮、蒸煮,稻草收割后侵泡、晾晒,二者合在一起通过碾压、漂白、淘洗等一系列工序,做成宣纸。张红说:“除了当地的原料好,我们作宣纸用的水是山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这与井水、自来水的效果又不一样。宣纸是纯手工产品,我父亲按照前辈传下来的工艺,严格把关,对每一张宣纸负责。”
年6月13日,著名画家李波主讲开元文化大讲堂第一讲现场示范时,用的就是御品宣宣纸
好画需要好纸,好纸才能出来好效果。淄博书画名家众多,他们对宣纸的要求是苛刻的。在淄博的几年里,张红对宣纸的质量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名家的要求促使我更加注重宣纸质量。淄博正在建设文化名城,这是我事业起步的地方,我要用最好的宣纸为书画名家服务,为文化名城服务。”(来源:淄博晚报作者:伊茂林)
年1月4日,《淄博晚报》以“淄博文化氛围吸引了我——安徽小伙张红讲述创业路”为题,报道了张红和他的御品宣。
相关链接:
御品宣宣纸厂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御品宣”宣纸厂位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青戈江畔,即中国宣纸的发原地——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地处旅游黄金地段(安徽二山一湖)中心,毗邻苏、浙、沪,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御品宣”宣纸厂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产的“御品宣”牌系列宣纸、书画纸,继承祖传工艺,采取境内独有的山涧溪水,融入现代技术,开发研制,采用独特的原料配方,纸质棉韧,百折不损,墨韵层次精晰,色泽经久不变,不蛀不腐,是名贵书画、高级档案、藏书藏经的最佳用纸。
各种各样的御品宣宣纸
“御品宣”宣纸厂产品规格齐全,常年生产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尺八屏、八尺、丈二等传统规格宣纸和书画等大规格宣纸,产品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得到一致好评。“御品宣”宣纸厂生产的千年传统古法贡宣系列(书法专用、花鸟专用、山水专用、绿杨贡宣、冰雪山水专用),深受书画家的喜爱,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还有复制加工的矾宣、洒金、蝉衣、玉版、虎皮、豆腐宣、云龙宣等几十个品种,名目繁多各有特色。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御品宣”秉承“客户为本、诚信至上”的宗旨,热忱欢迎海内外广大新老用户和客商光临惠顾。
宣纸制作工艺
一、原料:檀皮、稻草等
二、加入草灰蒸煮
三、放在山坡上日晒雨淋
四、多种原料混合发酵、打浆
五、用竹廉抄成纸张
六、焙垅烤干做成宣纸宣纸原料
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了宣纸的主要原料。而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为了原料之一。泾县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
宣纸制作过程
宣纸的制作工序大致可分为十八道,如果细分,则可超过百道。其中有保密工序,不为外人所知。伐条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
宣纸制作技艺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原所占面积极少。山地、丘陵,主要是侵蚀剥蚀丘陵和喀斯特丘陵,为宣纸重要的原材料青檀树的理想种植地。青檀属榆科,是一种石灰岩指示性乔木,在喀斯特山地丘陵生长后具有纤维细密、均匀、造纸成浆率高的特点。而宣纸的另一道重要工序--自然漂白必须依助于喀斯特山地的石滩,在石滩上摊晒原料经日晒雨淋完成原料的日光漂白工序。
碾压原料
捞纸工艺
泾县地处中纬度南部,属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县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明,为宣纸原料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充沛阳光。
纸帘是捞纸的重要工具,而捞纸是纸浆经抄造成为纸的极关键的工序。纸帘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宣纸的产成品质量。纸帘的制作原料也与泾县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泾县及周边一些地区产一种苦竹,长者可达二丈有余,这种苦竹,笋苦涩不能食用,但是竹纹的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用此竹涂土漆制成的竹帘是捞纸的必备工具——纸帘。它不易腐烂、不吃水,且价格低廉。捞纸用帘的编织好坏能决定宣纸质量的优劣,而一些特色品种首先从编帘就开始了:如罗纹、龟纹、单丝路、双丝路以及水印纸。
在台湾造纸的方式略有不同,其原料有雁皮,桑树皮等是属于韧皮类,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后筛除杂质,打浆,借以搅拌分离纤维,再加水稀释,放入比例黏剂(分散剂)成浆料便可进行抄纸,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沈淀于竹帘,水份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取出竹帘,需以线作为区隔后重叠,并待水份流失部份,采重压方式增其密度,便可进行烘培,烘纸是利用蒸气在密封的铁板产生热度,以长木条轻卷手抄纸,用毛刷整平,间接加热使纸干燥,同时进行品检,就是成品的宣纸。
宣纸主要以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檀皮决定纸的韧性和拉力,稻草决定纸的洁白与柔软。两种融合,使纸呈现一种独特的润墨性。
根据檀皮与稻草的不同比例,宣纸可分为:
棉料宣。主要以稻草为原料,檀皮最多占30%
绵连宣。檀皮占40%左右。
净皮宣。檀皮占60%左右
特净宣。檀皮占80%左右。
一般来说,皮占的比例越高,纸的质量就越好。但一般不太可能占%。
生宣是出槽后未经进一步加工的宣纸。其特点是柔软,吸水性强,易化水,显墨性。宜于书画。
御品宣淄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