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德高望重的“五老”之一(其他“四老”是: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党内最年长的一位,时年57岁,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时的老师。延安时期,徐老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宣部副部长等职。这位在革命征途中饱经风霜,年事已高的老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给徐老送“老年津贴”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同志,边区政府规定给他们发“老年津贴”。一天,一个女同志负责给徐老去送“老年津贴”―几十个鸡蛋。徐老问清情况后,诚恳地说:“组织上对我太关心了,我只有努力工作,来回答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不过我身体很好,用不着这些东西,请你拿回去,送给体弱多病的同志吃。”.组织上知道这个情况后,又派这个女同志第二次送去,徐老还是不收。这位女同志带着劝解的口气说:“徐老,你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了,跟青壮年人不同,必须吃点有营养的食品,这是组织上的决定……”。徐老不等她把话说完,就大笑起来,拍拍她的肩膀说:“哈哈,论年龄,也许我是你的三倍,说得上是个老年人了,但是,我的身体,不一定比你差。你看看,我穿多少?你穿多少?”徐老把打满补钉的灰布单裤往上卷了卷,对她说:“你看,我只穿单裤,你呢,穿的是棉裤!”这位女同志一时被徐老说的答不上话来。她灵机一动,把鸡蛋往徐老面前一放,说:“衣服穿多穿少是一回事,年纪老又是另一回事。你还是把东西收下。”说完,赶紧转身出门,径直朝山下跑去。没想到,她刚回去不久,这筐鸡蛋又送回来了,还有一封徐老的亲笔信,说明不收的原因。大家看了信后,商量办法,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一个清朗的日子里,还是这位女同志拎着一个挂包,带着鸡蛋和组织上的信,高高兴兴地来到徐老住的窑洞前,一进门,就叫了一声:“徐老,我又来了!”徐老一见他来,就笑呵呵地说:“好孩子,你坐呀!”一边给她倒水,一边问:“什么事这样高兴,是不是又来同我讨论老年津贴问题来了?”女同志这回可有准备了,她先把组织上的信交给徐老,调皮地说:“今天我是来给您送组织上的信的,不是来同您讨论老年津贴问题的。”徐老看完信,激动地说:“党太关心我了,太关心我了!我为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太少了,我怎么敢当!”她听完徐老的话,故意问:“徐老,这是组织上的决定,您该不会再叫我把东西拿回去吧!”徐老说:“既然是组织的决定,我应该服从,好,我收下”。那位女同志终于完成了她的任务,欢欢喜喜地跑回去了。可是,徐老收下的鸡蛋,自己一个也没吃,又送给了有病的同志。编辑|学生通讯社郭浩来源|徐特立纪念中心审核|蒋毅莹(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