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汇粹谈博物馆的藏品概念和内涵

一般来讲,博物馆的藏品,就是博物馆根据本馆的性质、特点、任务,按一定标准有计划入藏的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有关文物、标本和实物资料等;它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科学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博物馆学界对藏品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学者将博物馆藏品等同于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和标本;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认为藏品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物,不应局限于文物范围;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学者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藏品是全面反映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现状及发展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证据。

发展到今天,现代博物馆学理论中藏品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藏品不仅是自身存在的反映,还是实物蕴含、表现、传达、映射丰富信息的载体。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藏宋德化窑青白釉执壶粘接前后对比图

藏品不仅是现状的表现,而且体现其存在过程、结构、质地等变化。例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藏的宋德化窑青白釉执壶,在修复前是断裂状态,粘接修复后是完整状态。该藏品存在结构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被记录在藏品保护修复档案中,也是藏品的一个组成部分。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xx/5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