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颗旋转着的蔚蓝色星球,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温床,我们赞美着地球母亲的伟大,有时也会无声无息的伤害她。现在,第五十一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了,让我们一起发现她的美好,用赤子心去守护她吧!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亲近自然发现新鲜事
秦岭发现我国最北端野生蕙兰种群
据媒体报道:近日,秦岭国家植物园科研人员在园内就地保护区科考时发现,区内分布着大约40亩、数量超万株的野生蕙兰种群,且生长情况良好,栖息地保护完整。参与本次科考的中国植物分类学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吴振海说:“这是至今为止在我国纬度最北端,秦岭北麓、温带南缘,发现的面积最大、品相最好的野生蕙兰种群,这十分罕见。”
实拍多只野生白唇鹿巡山
近日,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祁丰保护站祁青资源管护站巡护人员,在辖区洪水坝河塔里干沟一带巡护过程中发现并拍摄到了一大群正在觅食的野生白唇鹿,数量达多只,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抬头张望,十分悠闲自在。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在-米,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的群体通常是3到5只,多只的种群十分罕见。
四川甘孜拍到猞猁清晰影像
甘孜州白玉县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近期取回去年10月在火龙沟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活动清晰影像。画面显示,去年11月28日16时23分,一只猞猁进入镜头,在山脊雪地里逗留近半小时,拍摄的影像只有两分钟。
Cherishtheearth
疫情期间的大变化
濒危海洋生物棱皮龟幼崽数量创纪录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游客数量减少,泰国海滩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改善,有“龟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海洋生物棱皮龟产卵和繁殖率大幅提高,正在孵化的棱皮龟幼崽数量创了纪录。棱皮龟又称皮革海龟,是世界上龟整目中体形最大的物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I级保护动物。
疫情下巴黎垃圾减少四分之一
疫情期间,各国采取了防疫措施,人们减少出行,多数在家隔离,环境因此有了一定好转。据BBC报道,取消不必要旅行的措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纽约市交通量约下降35%。在法国巴黎,城市垃圾管理局3月23日称,巴黎和周边84个市镇的生活垃圾减少25%。此前运河污染严重的威尼斯,曾颁布政令暂停新开快餐店,以减少游客就餐带来的污染,疫情期间运河的水变得清澈见底。
威尼斯河道变清出现海豚
意大利的威尼斯作为著名旅游胜地,每年大量的水上活动和人为污染,导致河水一直都混浊不堪。政府年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运河,就在去年,多名贡多拉船夫6次潜入威尼斯运河中,清理出2.5吨垃圾。由于疫情爆发后意大利实行全国封锁,污染也少了许多,运河的水开始清澈见底,成群的小鱼结伴游来游去,甚至连海豚也来了。有当地居民甚至表示自己在这住了60年都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而著名的特莱维许愿池也因为没有过多游客的打扰,如今成了鸟儿嬉戏的场所。
细数那些日常环保
使用布袋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不燃放烟花爆竹
双面使用纸张
节约粮食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自备用具
消费肉类要适度
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
不浪费资源和食物
随手关灯
拒绝过分包装
使用节约型水具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尽量利用太阳能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使用节能型灯具
简化房屋装修
修旧利废
不随意取土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不乱占耕地
不焚烧秸杆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不捡拾野禽蛋,爱护动物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少使用发胶
第五十一个世界地球日来临,在疫情期间,小伙伴们在家一定体会到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青山,为这绿水,为这千千万万的地球同胞们,打响环境保卫战!
文
部分来源于微博图
来源于微博
编辑
姜雪审校
李雪梅责编
万丽潇审核
郝朝娜
监制
崔保华
护理学院新媒体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