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人4月26日下午由埃拉特口岸入境约旦亚喀巴,到5月5日从艾伦比——侯赛因国王大桥口岸离开,再次入境以色列,在约旦共过了9个晚上。分别是亚喀巴2晚、瓦迪拉姆1晚,佩特拉2晚,安曼4晚,除了上面四处和安曼外,还去了死海、杰拉什。
从亚喀巴去瓦迪拉姆是包车前往,含一宿三餐70第纳尔,小贵。后来的行程全部依靠约旦方便的公共交通。从瓦迪拉姆到佩特拉只需8第纳尔,从佩特拉到安曼也只要11第纳尔。从安曼去死海往返6第纳尔,去杰拉什则不用2第纳尔。由于事先花75第纳尔在网上买了约旦通,包含签证和景点的门票。所以,钱塘人在约旦流浪的几天里,主要花费是九晚的住宿。钱塘人从来不把吃当旅行消费,他说在家也要吃的。而住旅店是实实在在的流浪消费,好在约旦也有适合他的背包客栈。
从亚喀巴到杰拉什基本上是从约旦南流到了约旦北,钱塘人在这里保存对瓦迪拉姆、佩特拉和杰拉什的记忆。
一、瓦迪拉莫地貌
据说瓦迪拉姆是地球上最象月球地貌的地方,电影《火星救援》的外景拍摄地。随着《火星救援》的放映,瓦迪拉姆也由深藏约旦南部沙漠而变成家喻户晓。中文根据地貌特征将其译为月亮谷,其实还是叫瓦迪拉姆好,音译便于导航,便于和老外沟通。钱塘人就曾为在地图上确定月亮谷的位置,作了许多猜测,化了很多时间。由于不得要领,导致包车前往。看看钱塘人眼里的瓦迪拉姆地貌:
风蚀地貌千奇百怪。钱塘人给它们取了些名字:
鳄鱼叠罗汉
万年双头龟
禽兽禽兽,左禽右兽
百兽下山
虎视眈眈
熊模猪样
朋友说说:取啥名好?
人猿本同宗
大精吓小怪
醉男不觉晓
美女沐霞光
晴日割黄昏
明月照山岗
骆驼回营地
钱塘人归迟
二、佩特拉古城
瓦迪拉姆是大自然数百万年的杰作,佩特拉则是人类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遗留。
年4月底,钱塘人在佩特拉流浪。约旦人在将佩特拉申报年世界“七大奇迹”。
奇在哪里?
奇在佩特拉是一座用“减法”建成的古城。
从古至今,所有的建筑,都是材料“加法”的产物,而佩特拉是一座在山谷两侧山坡和崖壁上“雕凿”出来的古城。包括了公元前后古城应有的神庙、祭坛、居室、墓穴、教堂、露天剧场等等。
奇在佩特拉古城有似曾相识的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特征的庞大建筑群。雕凿出来的“建筑”覆盖了一公里长的山谷两侧,让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极妙开凿融为一体,恢弘壮观,举世无双。
在钱塘人看来,佩特拉确实是一座奇城,是建筑奇迹。
年,一名叫约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险者来到佩特拉。他打扮的像穆斯林,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有一天他说服一位当地向导,带他去一座墓前敬献一头山羊。因为他听到传说,这座墓附近有一座被淹没的城市。那位向导便带着伯克哈特沿着西克峡谷——如今游客到佩特拉古城的必经之路。在这条深陷岩石中的蛇道里前进了一公里时,伯克哈特突然看见了阳光照射下藏宝库正面。
伯克哈特为自己真的发现“古城”欣喜若狂,佩特拉在被埋没了多年,以“奇迹”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进佩特拉古城的西克峡谷——蛇道
蛇道两侧峭壁下收集雨水的渠道。
钱塘人沿古城正街,游览在山岗和石壁上雕凿出来的佩特拉古城。
和骑马值勤的佩特拉警察合影
西侧山坡上能容纳五、六千人的罗马剧场是多年前,罗马人从山体上雕出来的。
夕阳照射下的东侧峭壁金碧辉煌
剧场对面,东侧山岗上,掏空山体而成的是更古老的居室和墓冢。数千年的风化,让这些“空屋”从外表看起来更像是原始或自然的山洞。
西坡高祭台下的一间有人居住的石屋。“空屋”都是可以进入参观的,屋内从墙到顶的岩石文理和色彩自然天成,美妙绝伦。
在巨大悬崖峭壁雕成的神殿建筑群,虽风化破碎但仍宏伟精致,拾级而上,仍可攀上称之为帝王墓的神殿高层。
帝王墓对面,向西是一条数百米长的罗马大道。
大道两边的石柱和建筑已不复存在,光溜溜的石板大道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穿过罗马大道西端的凯旋门
走过修缮的石屋,钱塘人向北被引往一条上山路。
在山石上凿出来的古道崎岖蜿蜒,上千台阶,或陡或平,通往古城北面的山顶。这条上山路是古商道的一部分,是多年前纳巴泰人沿着岩壁凿出来的。识途的老驴驮着货物行走在古道上。
如果不骑驴,攀爬个把小时可以到达山顶。
山顶的岩壁上雕凿有一个类似藏宝洞,规模更大的纳巴泰宫殿。这个宫殿是在罗马占领时期被用作修道院,即佩特拉的制高点——代尔(AL-Deir)修道院。用站在修道院下的游客身高作参照物,可见矗立在眼前的修道院雕刻是多么巨大。
佩特拉古城浩大的雕凿工程是何等神奇!钱塘人对纳巴泰人充满了敬意。
代尔修道院对面山上的石头景观,钱塘人在垒石自娱,登高回望时,几位游人正在欣赏他的习作。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尤卡坦半岛的玛雅神坛,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凡是留下人类建筑奇迹之处,无一不曾拥有过盛极一时的文明和用之不尽的财富。佩特拉壮观且极尽精致的雕城奇迹的背后,也有一段繁荣至极但被世界忽略的历史。
在公元前年,佩特拉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财富的来源是阿拉伯半岛南端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赐予的一种独特自然物产——乳香。这种橄榄科树木分泌的树脂持久地散发着迷人香味,让东西方文明古国的王公贵族、祭祀巫师们欲罢不能,他们愿意花费比黄金还贵的价格去换取这种自然植物香料。在欧、亚、非古代文明的历史记录和文献中,都留下了乳香用于宗教、祭祀、墓葬、殿堂或后宫的记录,《圣经》中也有记载。然而乳香,只产于阿拉伯海沿岸,最好的乳香产地至今仍是阿曼。钱塘人流浪必备的骨痛贴膏里,就有乳香这味药材。
从乳香产地阿拉伯半岛最南端的阿曼,沿红海东岸北上多公里,在死海南部,现约旦境内分为两路,一路继续向北多公里连接中东古代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大马士革,另一路转弯向西多公里通往地中海港口加沙。
多年前,贩运乳香的商道蜿蜒在人类难以生存的沙漠戈壁和崇山深谷之中,靠着十几个绿洲和驿站连接起来。而佩特拉正是那个位于死海南部控制着乳香商道南、北、西向枢纽的最重要驿站。是昂贵的乳香贸易成就了以佩特拉为中心,罕为人知的纳巴泰(Nabataeans)文明的短暂辉煌。
最晚在公元前6世纪,纳巴泰人就出现在死海南部的以东地区,按照犹太《圣经》的描述,此地恰好是大卫王统一以色列之前的边缘地带。在公元前3世纪之前,纳巴泰人已经控制了乳香之路上关键的驿站,并以这条商路上的枢纽城市佩特拉为首都,建立了一个边界与政权模糊的纳巴泰王国,串联起南至红海海岸、北至叙利亚腹地、西接地中海海岸的沙漠绿洲和驿站。
没有人知道纳巴泰人源起何地,甚至无法判断“纳巴泰人”是否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只能从他们残留在佩特拉古城石壁上的文字与后来阿拉伯文字的关联,推测他们是早期的阿拉伯地区游牧民族的一部分。公元一世纪,出生在耶路撒冷的史学家约瑟夫斯(Josephs)则对“纳巴泰”作出了定义,他把叙利亚至阿拉伯、幼发拉底河至红海之间的地区称为纳巴泰。
公元前一世纪,佩特拉已经是一个空前繁荣的城市,在西克峡谷和佩特拉城山谷岩壁上看到的大部分空中墓冢、雕像、神龛正是这个时期的遗产。公元一世纪,强大的罗马帝国东扩至此,纳巴泰人臣服于罗马军团,这个地区成为罗马统治下的行省。此后年,委身罗马帝国的纳巴泰人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延伸到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海岸,佩特拉也因其商贸中心的地位达到了繁荣的顶点。这也正是在佩特拉山谷中雕凿了规模宏大的罗马建筑风格的神殿、剧场和教堂的原因。
从西克峡谷到代尔修道院的数公里构成了佩特拉古城的主干道,佩特拉的统治者以巨大的财力人力,将山谷雕刻成为一个城市,将包括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以及罗马等不同建筑风格凝固了下来。
置身佩特拉,钱塘人看到的不仅有丹霞岩石色彩纹路的自然之美,感到的也不仅是恢弘浩大的雕城气势。
他眯起眼眺望远方,眼前出现了:
纳巴泰人和各式商队熙熙攘攘,行走在佩特拉主干道上,阵阵乳香随风飘过......
出现了:
罗马人在修建从大马士革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大道。北上新商路驼铃声声,而自然环境恶劣的老商路杳无人烟......
出现了:
佩特拉开始荒废,纳巴泰人悄悄消失在浩瀚的阿拉伯沙漠里。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城和纳巴泰文明终于被尘封在沙漠山谷之中,与文明世界隔绝.......
钱塘人感谢伯克哈特,把多年前的佩特拉重新带回世人的视野。
三、杰拉什罗马遗址
约旦境内有不少罗马遗址。佩特拉古城有、安曼城堡山有,但杰拉什的罗马遗址无疑是约旦最壮观的古罗马遗址。
从挖掘和修复的规模看,杰拉什古城的完好程度可能在古罗马本土和世界其他各地的古罗马遗址之上。遗憾的是这样一处能够让人震撼的遗址居然申遗没有成功,原因是在修复过程中使用了现代化学粘结剂,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真够吹毛求疵的。但在钱塘人看来,即使用了现代化学粘结剂,也没有一点影响外观。杰拉什的古罗马遗址是修旧如旧,风格依旧。只是用现代技术弥补了损坏的石榫头。不像埃及那些充满现代风格的崭新“古城”。
公元一千六百多年前,杰拉什就有人居住。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及南部一些城市后,包括杰拉什在内的罗马城开始建造,并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衰而兴衰。公元八世纪中,几次强烈地震,使杰拉什古城的建筑多数被毁,到公元九世纪,具有近年历史的杰拉什终于销声匿迹,直到年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年起,考古队在杰拉什不断发掘出沉睡了数千年的文明古迹。钱塘人看到的古罗马遗址就是杰拉什古城最璀璨的部分。
杰拉什是约旦北部城市,距安曼约40公里。钱塘人从安曼汽车北站花1.5第纳尔坐中巴去杰拉什。下客站就在古罗马遗址北门附近,但必须步行约2千米,到南门才能进遗址。遗址分布在东西向一比较平缓的坡地上,钱塘人是从南面的哈德良凯旋门进,沿大石板铺就的列柱大街走到北,经北剧场,然后从西边高地的小路走回南剧场,饱览整个遗址。最后参观考古陈列馆,再从哈德良凯旋门出来,坐中巴回安曼。
钱塘人的摄得的杰拉什罗马遗址照片。
哈德良凯旋门——公元年为迎接罗马皇帝哈德良巡视而建。
杰拉什罗马古城南门,进入南门是一个7平方米的椭圆广场,大小相当于两个足球场。
广场北连着多米长的列柱街,街宽12米左右,行车道约8米,两侧人行道约4米。广场和列柱街由大块花岗岩和大理石铺成,列柱上架着石水槽,街道下有石砌排水渠。
钱塘人行走在列柱街上
建于公元二世纪末期的水神殿遗址还相当完整,石头建筑是真正不朽的历史文化。
月神庙遗址——从台阶的引伸中可以想象出月神庙是何等庄严辉煌。
经历2千年的柯林斯石柱布满了岁月留下的印痕,镂刻的柱头是希腊人的专利。公元前四世纪罗马人开始把希腊的石头文化用在他们的建筑上,年后得到普及。柱头是判断古罗马建筑年代的一个参考标准。
不知是否北门?门外有继续延伸的列柱,但道路没有清理出来,堆满了乱石。
北剧场——也叫杰拉什小剧场。规模比南剧场小一点,但保存的相当完好。
杰拉什的南剧场——现仍在用于大型音乐会和歌舞演出。每年的杰拉什音乐节都在这里举行。罗马人够聪明,早在多年前,就能把声音的反射原理运用在剧场建造中,在剧场中心演唱,不用扩音设备就能使剧场中的各个角落都听到清晰的原声。当然,美声唱法中的男高音也功不可没。
再见!不朽的杰拉什罗马遗址。
再见!约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