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比例的当代人,早晨起床是感觉清新的——“啊,又是元气满满的新的一天了呢”。
反正我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唤醒手机屏幕,然后不管自己有没有浏览完满屏的推送消息,就机械性地按下:
很多时候,当我的脑袋反应过来:“诶?这个好像有点意思,去看看”的时候,屏幕上就只剩下了四个大字:
原来掌握决策大权的并不是我的头脑,而是我的手指。
不过今天大清早的一条推送,明显我的手指比我的大脑更受到吸引,不,可以说是震撼……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行淹没在铺天盖地的推送消息中的、晦涩又很不合理的文字,我几乎在第一时间就立刻品味到了它的不正经。
??插??床上??男用??玩具??
??炮架??14周岁??抱枕??
拆开单独看,都是能让人浮想联翩的高能词汇,《商品命名》果然是门学问啊!
原本,那股幡然而起的厌恶感是要送它进垃圾桶的,但好奇心这完蛋玩意让我点开了它,可真是个完蛋玩意啊!
太辣眼睛了,我放小一点
在被辣眼睛之后,我反思了一下。
辣眼睛的其实倒也不是这个东西的造型或者功能,而在于它的质感和配色。
暗绿色、毛茸茸的东西,青苔?绿毛龟?水草?鬼怪?总之没有什么喜人的意象。
此外不管什么东西,有个“禁”字小红牌就突然让人跃跃欲试、血脉喷张起来。
比如绿毛龟和“禁”相遇。就是内味啊!
虽然非常扎眼,甚至是让人产生生理不适的“丑”,但确确实实成功吸引了我的视线啊。
我不由得感慨,《商品配图》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啊!
刷淘宝必看评论。“评论”这东西真的是很多平台的灵魂,比如B站的弹幕、网易云的歌评、短视频的评论……
这个商品的评论果然没有辜负我的好奇心,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开门方式是爆破开门,炸药超量的那种。
这条评论似乎还保留着它作为一个插手抱枕的淳朴,虽然隐隐透着一丝不对劲。
不过用女孩子的视角看这个东西也不是完全无用,如果两边可以插手暖手,中间那个放上奶茶,那可不就是“把你捧在手心里”,冬天喝奶茶就不怕凉了,整挺好。
原图的爱心贴纸简直是“象征性”打码,我只好自己再二次处理了一个马赛克。
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这评论太有水平了,文字看似非常客观中立,但充分表达了对这件产品的喜爱:在夏天都不舍得放弃、开着空调也要抱的抱枕,究竟是多么的令人喜欢啊!
好吧,虽然作为一个女生,看到这样的东西,心理确实有些不舒服,但这也算个挺刚性的需求,这般创新性的结合也真是令人叫绝,希望人们都可以吃饱穿暖不困于情吧。
我可以理解这种商品的存在,但我困惑的地方在于:
为什么要给我推荐啊???
这个橘黄色的“为你推荐”的四字标签,不知道是淘宝对我的一种贴心,还是一种讽刺,还是让我借以嘲笑自诩精准与智能的大数据推荐的翻车。
当时,我只能产生两种想法:
01
淘宝以为我是男的
02
淘宝觉得我应该给男朋友买这个
对于第①点猜想,我特意再看了看自己的账号信息。
我觉得淘宝的用户画像不至于能把性别都做错。
如果要第②种猜想……设置了这种推荐逻辑,恐怕是不想赚钱了吧。
百思不得其解中我无脑刷到了淘宝的别的栏目。
看着这高浓度母婴产品含量,我突然想起来——
因为这阵子在K12教育公司做市场实习搜了不少母婴类的产品和主播,我在淘宝那的用户画像已经是个宝妈了吧???
“14周岁”,这个年龄突然在我脑海中不断回响——回响——
我回过头再去看,突然一条评论又一次爆破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我想,这条评论的断句肯定是“收到了,儿子很喜欢”,总不能是“收到了儿子,很喜欢”。
所以,第三条、似乎已经被逻辑验证了合理的推荐猜想被提出了:淘宝觉得我的儿子需要。
如果如此,我突然发现,电商推荐或许可以尝试用于性教育普及项目,这可太先锋了、比任何口号、宣传片都要更接近行动层面。
不过现在是真的不太想打开淘宝了:精巧无用的少女情怀,和奶粉奶瓶尿不湿的宝妈操劳,在屏幕上肆无忌惮地冲撞、打架,一种错位的恍惚让我自己都有些迷失了自我的定位还唤起了莫名的焦虑,算法大数据对人类的困惑不解和粗暴的解决态度也溢于言表。
我想,在互联网时代,除了被遗忘权(righttobeforgotten),在不会刮风下雨、没有风化侵蚀的网络空间,我们也应该有行为不想被记录的权力。
苏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