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亮海错图笔记壹读书笔记及读后

海错图笔记

张辰亮

目录

页码

摘要

7

聂璜,明末杭州的画家兼生物爱好者。

《海错图》全套四册,前三册藏北京故宫,第四册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一章介部

海和尚

13

鳖身人首,振臂远航

一、大海当中钻出一个光头

《广东新语》、《子不语》、《三才图会》

二、世界第一大龟

棱皮龟。也是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爬行动物之一。

三、走向尽头的行脚僧

狂热的水母爱好者。

蛋中小龟的性别是由气温决定的。

马来西亚曾是棱皮龟最多的地方之一。

海夫人

19

海菜青口,俱是夫人

一、一物多名

淡菜、青口、海红、壳菜、贻贝、海夫人

二、淡在哪里?

《清碑类钞》

三、以毛附石

足丝

四、海中夫人

五、藤壶辨伪

藤壶(触奶),是一类长得像火山口的动物,雌雄同体。

六、席上佳品

贻贝通常和紫菜长在一起。

雄的肉是白的,雌的肉是红的。

龟脚

27

非蛎非蚌,如“勿”如“易”

一、五花八门的名字

石蜐、龟脚、仙人掌、佛手贝、狗爪螺、鸡冠贝、观音掌、笔架、龟手、龟足

二、非蛎非蚌,舒爪取食

甲壳动物亚门,蔓足纲,围胸目,铠茗菏科。

三、吃着解闷的小海鲜

可以吃,主要是柄部。

四、如“勿”如“易”,有喜有悲

33

无鳞称鱼,有壳非蟹

一、一腹一背,隔海相望

二、兄弟灭绝,孤独一支

音“候”。

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肢口纲,剑尾目。

三、矛盾合体两亿年

中国鲎,圆尾鲎。

四、来自儿童的误会

五、爱情的小船立起鲎帆

活25岁,长到脸盆那么大。

六、人鲎虐恋

中国鲎可以吃,但不能多吃,不吃为妙。

七、碧血穷途

第二章鳞部

蟳虎

47

智取蟹肉,名不副实

一、高智商补蟹达人?

所谓“蟳虎”,就是擅长抓蟳吃的鱼。蟳,一般指梭子蟹科的螃蟹。

二、疑点重重

三、尾巴上的眼睛

蟳虎,正式中文名叫“中华乌塘鳢”,属于塘鳢科。“形如土附”,土附就是杜父鱼、塘鳢一类的鱼。

四、一鱼顶三鸡

清蒸吃不错

夹甲鱼

55

鱼裹龟甲,鳞而又介

一、巧绘难描,水族之怪

箱鲀

二、箱中小胖

三、一鱼毁一缸

石首鱼

61

全家抄斩,灭门九族

一、头中有石

大黄鱼,黄花鱼。

二、海中名产

干烧黄鱼,雪菜大黄鱼。黄鱼鲞。

三、溜边产卵

四、

别名“春来”。

“梅童鱼”长得很像小黄鱼,但是头更大更圆。

五、四海荡平

六、英雄末路

四腮鲈

69

名满天下,古今有别

一、两个真鳃,两个假鳃

杜父科的松江鲈。

二、除却松江,到处都是

三、蛎中产卵,阳寿一年

四、谁为正宗?

《后汉书》说的美味可能是花鲈。

五、丑鱼复兴,美味不再

马鲛

77

南北皆有,一鱼多吃

一、细碎的鱼翅

二、春之鱼

社交鱼,在春社期间出现的鱼。

三、“撞脸”的兄弟们

日本鲭,和马鲛同属于鲭科。

四、马鲛的N种吃法

龙头鱼

83

面凶身软,浪得虚名

一、柔滑无鳞,嫩似豆腐

二、龙头巨口,嗜食同类

三、海中无虎,猴子称王

龙头鱼可以吞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猎物。

四、出水即死,留神甲醛

钱串鱼

89

携带巨款,化于无形

一、查无此鱼

二、迷之花纹

三、以钱之名

金钱鱼属于金钱鱼科,金钱鱼属,俗名“金鼓”。

带鱼

95

灿然如刀,同类相残

一、远看卖刀的,近看卖鱼的

二、摸黑钓带鱼

三、带鱼连连看

四、清蒸带鱼?带鱼刺身?!

五、东海霸主的衰败

跳鱼

怒目如蛙,背翅如旗

一、弹涂:弹跳在滩涂上

二、登陆的虾虎鱼

三、“怒吼”的大块头

四、请君入瓮的抓鱼秘术

五、抓鱼还是养鱼?

六、做一盘好吃的跳跳鱼

人鱼

鱼以人名,手足俱全

一、秃头海怪

二、从鱼到人

三、消失的微笑

海鳝

似鳝非鳝,珊瑚之鞭

一、中看不中用?

二、海中烟管

“鳞烟管鱼”,属于烟管鱼科,算是海马的亲戚。

三、偷袭小鱼,锯尾伤人

四、到底好不好吃?

好吃,白肉部分还有丝丝甜味。

海蛇

流泛大海,深藏不露

一、到底有没有鳞?

二、体色斑驳,尾如船桨

扁尾巴。聂璜画成了尖尾巴,画错了。

三、小心地“晒暖儿”

四、浮沉各有深意

它也经常待在海底,因为海面浪大,容易颠散架了,而海底水流就平缓多了。

五、爱吃顺溜儿的?

六、不想咬人的毒蛇是好毒蛇

鳄鱼

身披火焰的龙种

一、妖魔化的鳄鱼

二、远赴安南,得见异兽

三、鳄鳞生火?

四、古时大鳄,今已南撤

体长6米,当是湾鳄

赤鳞鱼

海中烛泪,身世不明

一、福建的“小红鳗”

赤磷鱼、红连鱼、赤刀鱼、“小红鳗”、“红带鱼”

二、把自己种在海底

三、丑到哭的“异形”

须鳗虾虎

四、最下品,还是大美味?

孔虾虎

海?

希腊灵兽,中国懒妇

一、外表是鱼,内脏是猪

二、有人爱,有人厌

海豚的两种真实习性:会用歌声沟通,而且会救起溺水的人。

三、拜风喷水,组团行动

?鱼

以虾为目,以水为身

一、水沫凝成?

?鱼,即水母,又名海蜇。

其实分类学上狭义的水母,也就是我们脑海中最经典的水母,都属于钵水母纲。它们的特征是身体分为伞部和口腕部,口腕上还长着很多须子一样的附属器。而餐桌上的海蜇,则属于钵水母纲下的根口水母目。所以,闹不清海蜇和水母是啥关系的你,现在该明白了:海蜇是水母家族的一员。

二、以虾为目

三、水母变鸥

第三章虫部

龙肠

海涂裸虫,不堪入目

一、无毛之裸虫

二、泥中肉棍

方格星虫,即“沙虫”。

略粗的,可能是单环刺螠,俗称“海肠子”。

三、丑陋而好吃

龙虱

龙鳞生虱,陨落田野

一、龙身上的虱子

二、贪食的小潜艇

三、哪种龙虱?

龙虱是一个科,种类繁多。

四、和味龙虱

海蜘蛛

深藏海山,食虎噬豹

一、欲状蜘蛛之巨大而近妖

二、现实中的大蜘蛛

蜘蛛有两类,一类叫结网型蜘蛛,天天守在网上等猎物来。另一种叫徘徊型蜘蛛,不结网,到处爬,主动寻找猎物。

土鳖

后背长眼,改邪归正

一、海边的土鳖

不是地鳖,可能是石磺。

二、三环套月的麻子

石磺属于腹足纲,真肺目,缩眼亚目,石磺总科,是蜗牛和蛞蝓的亲戚。三、从海到陆?从陆到海?

四、脱去螺壳,肛门归位

五、鳖、鱼、鸡和海参

泥龟、土鸡、土海参

六、实验室里的石磺

雌雄同体,连成一串交配。

海粉虫

吃的是苔,挤的是粉

一、吃海苔,拉粉丝?

二、海中丑兔,壳藏肉中

海粉虫,正式名称叫“海兔”,海粉不是它的排泄物,而是它的卵裙带。

三、能雌能雄,卵从背出

四、睡觉缩球,受惊喷雾

杂斑海兔,白天喜欢卷成一个完美的球睡觉。

五、海兔可养,海粉可烹

泥翅

如鳃似笔,外柔内刚

一、哪边是头?哪边是根?

泥翅,可能是海鳃,或称海笔。

二、骨骼清奇的珊瑚

三、愤怒的海鳃

四、6亿年前也阔过

五、各种被吃,被各种吃

泥钉

泥中肉钉,可口为名

一、一副颠倒的画

二、不能说的美食

学名叫“弓形革囊星虫”,可做土笋冻。

三、微调的做法

四、亲手挖泥钉

石乳、墨鱼子

似乳似花,非黄非白

一、石头上的“迷之物体”

海葵,俗名石乳和猪母奶。

二、有水就张狂,没水就怂包

三、“污力滔滔”的别名

四、数百行的小葡萄

鱿鱼卵,章鱼卵,乌贼卵。

五、鸟变乌贼,那是谣传

六、非主流海鲜

第四章禽部

雀化鱼蛤

羽化鳞介,姑妄听之

一、雀入大水为蛤

“化生说”

二、瓦雀化为花蛤

三、蛤纹似羽

四、鱼雀互化

广东惠州的黄雀鱼,禾花雀“黄胸鹀”。

金丝燕

吐涎为巢,端上宴席

一、“滋补圣品”,曾经无闻

二、银鱼?螺筋?似是而非

三、古画中的破绽

四、洞燕和屋燕

五、燕窝补不补?

关于《海错图笔记》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在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中,共描绘了多种生物,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现三卷藏于北京故宫,一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但时代所限,书中有很多不靠谱之处,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于是,我开始站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最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到今天一年半多了不知不觉也写了30篇文章。“破译”还将继续先集为一本《海错图笔记》,大家看着玩儿。

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30篇文章里,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就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

P:

古代的一种分类法——五虫说。按这种说法,动物被分成5类:

◇羽虫(鸟类,凤凰为羽虫之长)

◇毛虫(兽类,麒麟为毛虫之长)

◇介虫(带壳的动物,如贝类、螃蟹等,龟为介虫之长)

◇鳞虫(带鳞的动物,如鱼、蜥蜴、蛇,龙为鳞虫之长)

◇裸(也写作倮、赢)虫(没毛的动物,如人、魅、蚓等,人为裸虫之长)

这个分法,今天看很可笑,但当时很有影响力。“龙肠”因为没毛,就和人类同属“裸虫”了。作为人类我表态,我可没它这么个亲戚。

封底

聂璜绘奇书,沧海探骊珠。光怪陆离互岀没,莫知纲目科属种。

博物小亮考海错,南北行遍万里路。或问能好怎,且去看此书。

——高晓松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世界,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开卷有趣亦有益。

——马伯庸

聂璜所绘《海错图》,集绘画、诗文趣味于一体。博物辰亮小弟,阅后探究竟,大有探幽索隐、激浊扬清之志趣。年轻居今稽古,无不为益。故宫馆藏何止海错图,望借此笔记,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更多的华夏文明。

——皇锦品牌创始人张雪梅

这本《海错图笔记》,海洋生物古今时空交错,现代科普乃至美食料理方式介绍,引经据典、论证错接地气通俗易懂。小亮不愧是行走的博物百科,如此有趣的科普读物,的确值得收藏拥有!

——海鲜科普达人、美食达人

海鲜大叔

张辰亮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把古老的《海错图》带到我们眼前,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乃至饮食文化;海洋生物保护的理念更是贯穿全书。相信读毕此书,你一定会对海洋更感亲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洁博士

读后感

好多生物都好萌啊,啊啊啊啊啊!鲎、箱鲀、水母。也有些令人难以接受,龙肠、石磺、海蜘蛛。博物君在每介绍一种生物时,都会介绍“好不好吃”?这应该也挺引起争议的,反正这里的这么多种生物,除了虾和鱿鱼,我都没吃过,也不是很想尝试。其次就是图片太丰富了,反而显得文字有点少,看不过瘾。但是博物君的风格是偏幽默的,很心水。插图虽然多,但除了照片,主要是手绘,配合纸质良好的纸张,超好看。装帧方式,配图一张,其实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书脊)

关于以上几点,博物君在第二册的序言都一一作了回应。

文字少,是因为博物君任职的《博物》杂志,供稿一般不超过字,职业病啊哈哈哈哈哈哈~~~内页的纸换成了呈现效果和阅读感受更好的纸;封面从裸脊线装换成了圆脊线装;减少了照片的比例,增加了同时期的博物学手绘;吃法还是保留,为的是介绍怎样合理地吃海鲜。

另外,全书分为了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章,每章章节标题旁的插图是章节内所有生物插图的汇总,我觉得看完后,看着这幅画,能够叫出图中所有生物的其中一个名字,就算读过这本书了。毕竟我又不是学昆虫学、博物学的。这种书翻一翻就行了,适合收藏。

(就是这张。图里画了海和尚、龟脚、鲎、海夫人)

最近我翻了好几本类似的科普性的书,如《时蔬小话》、《种子的故事》、《万物有灵》等等。这一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装帧、纸质都颇费心思,尤其插图,精美异常!令人爱不释手。当然,字数都相对少点。市场上这种书是很畅销的,仅次于童书,哈哈哈~~~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毕竟哈哈哈~~~

既然说到了计算,那就说说我读书这件事。关于读的书的选择。因为一个人一生能够读的书是有限的,而如今市场上的书相比于人有生之年可以读的书来说,绝对是浩如烟海的,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不加选择的看到书就读。(也不可能是看到就读,感兴趣就读,也不行。精力不允许。)所以,要挑选哪些书适合精读?哪些书适合略读?哪些书适合浏览?给自己定一个规划。其实发出来的读书笔记,不是我读的所有书,有些书翻了翻,例如《日本汉学史》四卷本、吕思勉先生的丛书、《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没有读完,或者太难/太简单没必要做笔记的,就没做。关于接下来的读书计划?有朋友说我读太多李零的书了,额~~以前买多了,还没读。还是先把已经买回来的书翻一翻吧。

算账:假如一个人活到70岁,还可以读45年。目前,我平均7天读一本书,这是速度很快的,前5年/7X5=本;后十年,孩子出生长大,10天读一本,估计还是育儿的多,/10X10=;后30年年老体弱,一个月精读一本就行啦12X30=本,总共也就不到本书!!!这已经是像俞敏洪老师一样超级爱读书的人生了,更别提,肚子疼、脑袋疼、出去嗨、得读工具书应对考试等等,没办法读书的情况。所以,珍惜吧!!!在每一个可以读书的日子!

Ps:也应该读无字之书。其实我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是多少
云南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qx/2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