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仙人点滴

地球上的爬行动物是所有古生物中最引人注目的类群,一方面是因为爬行动物曾经是地球历史上最成功的动物,同时成为海陆空的统治者,并拥有一些体型非常巨大的成员,另一方面是因为爬行动物时代的结束和一次现在无法解释的生物大灭绝相关,给人以神秘感。

如今,这些史前爬行动物中留存下来的已经廖廖无几,海龟便是其中之一。最新的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龟类动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两亿两千万年。当然,最早的龟是生活在陆地上,经过漫长的进化,大约从一亿年前开始,一部分陆地龟转入水栖,也就是现在海龟的祖先。

海龟是海洋龟类的总称,所有龟鳖类动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洋的物种,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分布于除北冰洋外的全球海域中。海龟背上有坚硬的壳,较一般陆龟或河龟来得花纹复杂,壳的外型是扁平流线形,四肢为船桨状。海龟与陆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头颈不能缩进背壳之中。

考古学家根据北美的考古化石判断,七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古海龟是肉食性的,他们的体型长达3.5米,与汽车一般大小,有鳞质的外壳,且外壳有明显的节骨状。

(上图)多种古海龟的复原/想像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海龟喜欢热带及温带浅海水域,以肺呼吸,产卵时必须回到陆地上,不同海龟的主食都不大相同,多数海龟都是回游性的,在繁殖季时会从觅食栖地回到产卵栖地,多数会回到当初出生地,进行交配及产卵。

我与龟仙人的相遇应该从大约15年前在马来西亚诗巴丹(Sipadan)潜水说起。诗巴丹坐落于东马来西亚西南、距离仙本那港(SempornaPort)36公里的北西里伯海(CelebesSea)面上,地处北纬4度左右。诗巴丹岛由火山的造山运动所形成,海底陆块自水深米处向上隆起而形成。这里海洋生物丰富,一年四季都适合潜水,被誉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潜水天堂”、“天然水族馆”。

年,法国电影摄影师、著名海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Jacques-YvesCousteau,年6月11日-年6月25日)拍摄的“海龟之魂(GhostoftheSeaTurtles)”让世界开始了解诗巴丹。同年,马来西亚政府便宣布诗巴丹为海龟产卵保护区。诗巴丹岛不大,转一圈下来用不了20分钟。现在岛上已经非常“干净”了,度假村等旅游设施都已经被拆除,为的是更好地保护这片海。不过,十年前我们在这里潜水时,还是住在岛上的度假村。

每周两次,度假村会组织客人参观海龟产卵。日落时分,海龟便陆陆续续从海里爬上岸,它们一般会选择坡度小、沙质松软的海滩登陆,所以在它们身后的沙滩上会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痕迹。海龟们找到中意的地点后便开始挖沙刨坑,将卵产在坑中。由于天色较暗,导游打开手电,在微弱的手电光下,客人们尽量保持安静,仔细观察海龟产卵的过程。

海龟的卵呈白色,圆球形,坚韧而有弹性,大小在乒乓球和元宵之间。产卵同时,雌海龟还会排出大量的粘液,附着在卵的表面,以形成保护层,防止水分蒸发。雌海龟每年可产卵多次,每次产卵50~枚之间。产卵结束后,雌海龟会仔细地用后肢将周围的沙土填回坑中,盖住自己产下的卵,然后慢慢爬出,用前肢将坑穴的沙土弄平后返回海中,因为海龟没有护卵的习性。

海龟卵在沙子中慢慢孵化,大约经过40~70天后,海龟宝宝便会破壳而出。孵化出来的小海龟凭借着它们祖先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埋在遗传基因中的密码,能够准确地辨别出大海的方向,奋力爬向海边。但是,这段短短的生存之路上却充满了危险,各种海鸟、螃蟹、鱼类的贪婪大嘴都在等待着这些脆弱的小海龟们。据说幼海龟成活的机率只有千分之一。

海龟的分类

全球现存海龟种类共有2科6属7种(亦说8种),这两科分别为海龟科和棱皮龟科。

一、海龟科(Cheloniidae)

1)绿蠵龟(Cheloniamydas),俗称“绿龟”、“绿海龟”,背甲呈椭圆形,锯齿状的下颔,成龟从浅棕色有大花斑至近黑色,绿海龟体形较大,体重可达公斤,背甲长厘米。绿蠵龟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海龟,又称石龟、菜龟。之所以被称为“绿海龟”,是因为它们身体内的脂肪呈绿色。

绿海龟广泛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海域中,中国的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江苏沿海一带都有。它的头顶长有一对鳞片,下颚呈锯齿;背甲宽阔呈心状,盾片颜色为棕绿色并有杂斑、放射状或波浪状图案;头部的鳞片多有黄色镶边。绿海龟主食大型海藻及海草,有时也食用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动物。绿海龟平均2~5年才交配产卵,每次产卵少则50枚,多时可达多枚。

目前全世界的绿海龟数目估计在20万只以上,但是除了极少数地区因为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得海龟数量略有恢复,大部分地区的绿海龟数量都在减少,更为严重的是绿海龟的产卵地目前正在不断消失,海洋中失去故土的绿海龟越来越多。

2)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是海龟中个体最小的一种,成年个体的甲长约为厘米。在分类上它属于龟鳖目,海龟科。其背甲呈卵形,盾片呈覆瓦状排列,共13片,所以又名十三鳞。成龟为棕色、橘色或黄色,可重达85公斤,背甲长95厘米。通常所见的玳瑁个体其壳长仅60厘米左右,重9~14千克。现已知的最大玳瑁的壳长近1米。玳瑁体色暗红或黑褐,杂有不规则的黄色线条云状斑。

玳瑁的口喙似鹰嘴,吻长而扁,呈颌钩状,故有“鹰嘴海龟”之称。四肢为桨状,尾短。玳瑁的食性很杂,以珊瑚礁处的海绵等动物为主食,海藻、鱼类及软体动物等也都在它们的食单之上。繁殖期到来时,玳瑁在沙滩上挖坑产卵。玳瑁喜欢在珊瑚礁附近生活,主要分布于北纬45°~南纬38°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北起山东、南到广西沿海均有分布,其中以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的数量为最多。玳瑁的分布广但是数量很少,很少群居,一般单独分布。玳瑁壳可以制作成眼镜框、珠宝和吉祥物出售;另外玳瑁壳还可入药,有解毒清热的疗效。宝贵的壳给玳瑁带来了悲惨的命运,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玳瑁遭到了疯狂的捕杀,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

3)赤蠵龟(Carettacaretta),又名“红头龟”,背甲呈椭圆形,头约20厘米宽,通常为棕色或红棕色,可重达公斤,背甲长厘米,主食为甲壳类及软体动物。

4)肯氏丽龟(Lepidochelyskempii),肯式龟分布于北纬8°至60°,西经10°~97°之间的海域。肯式龟的体色为橄榄绿色,背甲接近圆形,为橄榄绿色,体型小,成熟个体重约25~54公斤,背甲长59~73厘米。肯式龟与丽龟在外观上十分相似,仅颜色不同,然而,骨骼结构及遗传分析却显示它们的祖先早在三四百万年前就因中南美洲陆脊隆起而分离。和丽龟一样,成熟的雌龟也会在白天集体上岸产卵。肯式龟是目前所有海龟中数量最少的种类之一,虾拖网的意外捕获是它数量减少的主因。

5)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olivacea),也叫“黑海龟”、“榄蠵龟”,背甲略微椭圆,体色为深灰绿色,成龟重约45公斤,背甲长70厘米。食性与赤蠵龟相似,以

甲壳类为主食。

6)平背龟(Natatordepressus),平背龟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海龟,分布在南纬8°~25°、东经°~°之间的海域中。背甲近圆形且扁平,具有一层薄的蜡质,背甲为榄灰色,边缘为棕黄色,成龟重约90公斤,背甲长1米以上,成熟体长76~96厘米,体重70公斤,缘盾具有一层薄薄的蜡质。平背龟的龟甲很薄,据说人的手指甲即可将其划破。平背龟在海龟家族中是特立独行的一支,在海龟中只有平背龟的幼龟生活在沿海水域而不游入大洋,这也是它成为澳洲特有种的原因。外形上,平背龟的外形和生活史和绿海龟很相似,曾经被认为是绿海龟的近亲,但是近些年来分子水平的研究否认了这一说法。

二、棱皮龟科(Dermochelyidae)

7)棱皮龟(Dermochelyscoriacea),也叫“革龟”,是分布最广且潜水最深的海龟,在北纬60°~70°到南纬48°的海域都有它的踪影,有文献记载其潜水深度可达米以下。棱皮龟是唯一一个还未灭绝的棱皮龟科成员,它们身形庞大,体重惊人,是所有海龟中个体最大的,体长可达2.7米以上,体重能超过公斤,堪称海龟之王。棱皮龟前鳍肢长1米以上且无爪,体色为黑或深蓝色,具有白色小点,背甲后端较尖,背甲长厘米,主食为水母。其前肢比其他海龟在占身体比例以及绝对尺寸上都要大出很多。棱皮龟的外形和生理构造同其他龟存在明显的差异,它们带有棱脊的背甲主要由柔软的连接性组织构成,而非角质盾片。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其体型要快了3倍。它们的庞大身躯以及脂肪可以使其身体的温度维持在18℃以上。一些科学家猜测棱皮龟可能象哺乳动物一样能自身产生热能,但这一猜测至今还未被证实。

上图:棱皮龟标本,摄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LeeKongChian自然历史博物馆

棱皮龟是所有海龟中唯一在大洋中生活的种类,它们的活动范围与公海渔场重叠性高,特别容易遭到意外捕获而死亡,也很容易将海上漂流的塑料袋或垃圾误认为是水母吞食而死亡,产卵地区的居民也会大量挖掘龟卵来吃或出售牟利。棱皮龟目前在大西洋的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在太平洋却有面临绝种的危机。

加拿大科学家马克?詹姆斯开创了用卫星无线电发射器安装在棱皮龟身上来研究其迁徙路线的先例。自从年以来,他已经在50只棱皮龟身上安放了这种像背包似的设备。这位海龟研究者曾跟踪一只雄龟达两年之久——从哈利法克斯港直到特立尼达的加莱拉岬角的繁殖地,全程多公里。他发现这只海龟在加勒比海待了三个多月后,又洄游到圣劳伦斯湾的北部,其后再次洄游到特立尼达的同一繁殖地。由此可见这种生物的活动范围之广。

海龟的保护

海龟是古老而神奇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直到十九世纪初,海龟的数量仍然非常巨大,有的族群甚至超过百万只。然而,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一方面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捕获龟蛋和海龟,毁坏其觅食、产卵及栖息地,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海洋污染的严重影响,海龟的生存已大受威胁。如今,绝大部分种族的海龟数量都在减少,许多的族群甚至已经濒临灭绝。由于海龟是高度洄游的海洋动物,即洄游于它们的出生地和觅食地之间,当中覆盖广阔的海域。海龟每年要旅行几千公里,而在这些海域中广泛分布对它们致命的威胁,如渔业捕捞、海龟卵挖掘、产卵地被开发、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等。这些威胁当中,渔业捕捞是最为严重的,它是全球海龟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

年成立的美国龟类拯救组织(AmericanTortoiseRescue)于年决定将每年的5月23日定为“世界海龟日”(WorldTurtleDay),至今已经是第16个年头了。

近十多年来,在民间环保运动的推动下,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也越来越积极地开展对海龟的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WWF)》等国际性保护组织,均将所有海洋龟类列为濒危物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中国政府也将海龟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并予以重点保护。

许多海龟繁殖地的环保组织都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建立海龟繁殖极地。他们将刚刚孵化出的小海龟收集起来集中放生,大大提高了这些小海龟的生存率。

(上图)美女与放生前的小海龟合影。摄于印尼美娜多

龟仙人往往被比喻成动物界中的智者,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实深不可测。古代人们用龟龙麟凤、龟年鹤寿来象征吉祥、高贵、长寿。在民间也有“千年王八万年龟”的说法。说龟能活千年万年这当然是夸张了,但龟是动物界的长寿冠军确实无疑。据科学家观察,海龟寿命可达四百多岁,大约是人类寿命的5倍,这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望尘莫及。

——————完——————

想了解更多的海洋生物吗?这本书也许对你有用。

《海洋精灵视界》孟庆然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qx/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