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middot第八章

同学们好,一转眼我们的课程进度都过半了,但大家仍然还没能见面,开学尚遥遥无期

欢迎同学们积极留言,对本门课程的内容、学习效果、讲解方式等任何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使我们的线上学习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

本章,时间终于推进到了中生代,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

中生代包括三个纪:

三叠纪(Triassic)的命名来自德国中部,根据该区三叠系下统(斑砂岩)、中统(壳灰岩)和上统(含煤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三分性明显而得名。

侏罗纪(Jurassic)的名称来源于瑞士、法国交境的汝拉山(JuraMountain,日文音译侏罗)。

白垩纪(Cretaceous)是唯一根据特殊岩性命名的例子,来源于英吉利海峡两岸的白垩峭壁。白垩是由颗石藻和有孔虫化石形成的白色质软的碳酸钙沉积。

盘古大陆的解体

三叠纪(2.52-2.01亿年前)

三叠纪大陆解体留下的证据——蒸发岩

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的漂移导致了盘古大陆在三叠纪的解体,新生成的大西洋将北美与非洲分割开来。

冈瓦纳大陆在晚三叠世和侏罗纪发生破裂。(南极洲和澳大利亚)与(南美和非洲)分裂开来,而印度开始向北移动。

侏罗纪(2.01-1.45亿年前)

南美与非洲的分离发生于侏罗纪,特提斯海的东端闭合在欧洲与非洲之间形成地中海。

晚侏罗世的大陆位置与恐龙分布

白垩纪(1.45-0.66亿年前)

白垩纪晚期,南极洲与澳大利亚分离,格陵兰与欧洲分离,印度移至近赤道处。

盘古大陆的解体、大陆板块的运动造成全球海洋洋流的改变,由此深刻影响了全球气候:

三叠纪洋流循环

白垩纪洋流循环

中生代气候和古生物地理

盘古大陆在三叠纪基本上还是一整块,三叠纪为温暖的温带和热带气候,中温带扩展到南北纬50°,甚至极地也属温带。生物遍布全球。

中三叠世气候延续至侏罗纪。现在生活在热带的蕨类植物当时可分布至南纬63°和北纬75°。恐龙漫步在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上。

到晚白垩世,随着美洲与非洲完全分离,大陆两侧的动物群日趋不同。

白垩纪气候沿纬度分区明显,但仍然是温暖平稳的。进入新生代后才开始季节明显和变冷。

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浮游植物

二叠纪大灭绝后,至三叠纪末期,海洋无脊椎动物再次占据了海洋,从有孔虫到头足类。

软体的头足类、双壳类和腹足类是中生代无脊椎动物中的重要类群。

菊石类的杆菊石(Baculites)

头足类兴盛于侏罗纪和白垩纪。其中菊石灭绝于白垩纪末。

箭石,灭绝于白垩纪末,菊石类的近亲,与乌贼相似

单细胞的有孔虫(原生动物)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迅速多样化,是白垩纪重要的标准化石。

各种形态的有孔虫

我国有孔虫学界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郑守仪院士(-)与她的有孔虫模型

海洋里的微体藻类,自上而下分别是:球菌藻、硅藻、鞭毛藻

现代地球上有约种硬骨鱼和仅种软骨鱼。鲨鱼等软骨鱼在中生代丰度大为增加,但仍不如硬骨鱼那样多样性。

只有少数几种肺鱼持续到了中生代,并在其末期濒于灭绝。

硬骨鱼类,除了肺鱼和总鳍鱼,在白垩纪及之后成为多样性最高的鱼类。

短颈蛇颈龙在猎食利兹鱼(后),后者的体长约9-30m

两栖动物

在石炭纪后期达到多样性顶峰之后,两栖类在脊椎动物群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曾在古生代常见的迷齿类两栖动物在三叠纪末灭绝。

爬行动物的多样化

爬行动物始于石炭纪早期,但中生代因其多样性而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被称为“原爬行类(stemreptiles)”的原古蜥类是其他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

所有现生爬行动物,如鳄鱼、蜥蜴、蛇、乌龟,都具有冷血、羊膜卵、体内受精、具粗糙、鳞状皮肤等特征。

爬行动物演化分枝

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

有多种中生代爬行动物适应了海洋环境,如乌龟和某些鳄鱼,以及三叠纪吃软体动物的楯齿龙目。

这里我们主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fz/4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