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白癜风的医生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79677.html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称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迎来“小年”。民俗专家表示,这源于我国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但不论哪天过“小年”,所有中国人都正式准备过年了。
小年北小年南
所谓“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个小年,北方也有一个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北方大部分地区小年:腊月二十三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区小年:腊月二十四早在宋朝,早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天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吃什么
没有什么能改变北方人对饺子的执念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不同在吃上面也是“百里不同俗”小年这一天人们会吃年糕、荸荠、米糕……习俗
作为春节的序幕开端,小年的习俗丰富而有趣。“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祭灶王
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灶王爷上天专门“汇报”人间善恶,大年三十再回去,于是,民间就有了小年祭灶的习惯,人们会摆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祈求来年平安顺遂。
大扫除
扫尘土即为扫年,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各家各户都会认真打扫房子、清除灰尘,窗明几净迎接新年,“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剪窗花
在所有准备过年的活动中,剪贴窗花是最流行的,窗花的内容可以是喜鹊登梅、燕穿桃柳,莲(连)年有鱼(馀)、和合二仙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心灵手巧的人们,剪出一张张雅致精巧的窗花,红彤彤的纸上一剪一刀裁出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吃糖瓜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的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理发
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在此期间,人们都要洗澡、理发,一身清爽迎接新年,也包含着“辞旧迎新”的意味。
尽管在‘小年’时间上我国南北方存在差异,但一些习俗活动和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
古诗里的小年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苏轼《纵笔三首》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孙纬《献寿》
野店山桥策蹇驴,浩然聊喜遂吾初。童颜几岁已辞镜,胎发今朝还入梳。小瓮漫营秋社酒,断编闲理小年书。白云可笑犹多事,常向人间耐卷舒。——陆游《旅舍偶题》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元稹《使东川·汉江上笛》
插架馀残历,挑灯忆故乡。年光蛇赴壑,羁旅雁随阳。禁阙迎傩鼓,邻街祭灶香。英雄须自力,容易鬓毛苍。——孙嵩《行都钱岁》
小年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今年因疫情,许多人无法回家选择就地过年,无论身在何处,家的温暖和力量是不变的。今日小年,愿您和家人诸事顺遂,平安喜乐。
来源丨北京日报、新华网等编辑丨文宣工作部张楠、程恩审核丨何明武监制丨郁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