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第一忠烈士短刀死拼万马,身中数箭屹

"

看到《魏武第一忠烈士:短刀死拼万马,身中数箭屹立不倒,威名炸裂云霄》这样一个标题,对于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来说,应该不会感到太过陌生,没错,本文想要讨论的主角就是魏武帝曹操身边的第一忠勇壮烈卫士,典韦。民间也说“一吕二赵三典韦”,虽然这并没有什么权威性,不过是民间约定俗成的顺口溜而已,但正所谓存在就是合理的,无论典韦在小说的武评系统中能否排进前三,他也是绝大多数人心中公认的曹魏第一猛将。狂追猛虎,单臂支撑大旗,勇挑吕布等一系列战绩,都能证明这一观点,只是由于他出场时间过短,并没有等来后来与更多名将对战的机会,便在宛城保护曹操之时,壮烈牺牲。可也同样是因为这一战,将典韦那种炸裂云霄般的神武威名,彻底放大,奠定了他曹魏第一猛将的地位,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回顾一下,典韦人生最后一战的英雄气概。

话说那是在曹操征讨宛城张绣之时,由于张绣身边拥有整个《三国》中数一数二的谋士,贾诩,因此在这位“毒士”的建议之下,张绣选择了主动投降,将一场战争消弭于无形。曹操当然对这个结果非常高兴,甚至有点高兴过了头,在宛城收编降军的那几天里,无聊想起了“那些事”,想找“大保健”,他的侄子曹安民为了让叔伯开心,直接给他找来了一个美女,陪曹操共度良宵,曹操对这名美女非常满意,索性将她收进自己的寝帐,谁知这样一来,彻底激怒了张绣,因为这名美女不是别人,正是张绣的婶娘,张绣的叔叔就是董卓当年的手下大将张济,张济早在李傕郭汜兴兵之时亡故,留下了遗孀邹氏。

面对着曹操的行径,本来就心有不甘才投降的张绣立刻决定,新账老账一起算,公恨私仇同时报,除掉曹操,但他也清楚,曹操身边有一位形影不离的勇士典韦守护,想要除掉曹阿瞒,必须先解决典韦。于是他跟贾诩商量,安排手下将领胡车儿跟典韦套近乎,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终于在某一天,张绣的兵马准备妥当,可以动手了,便让胡车儿跟典韦喝酒,等到把典韦灌醉以后,胡车儿在送猛将军回营的同时,偷走了典韦的双铁戟。

就这样,典韦在迷蒙中,最为重要的“伙伴”双铁戟丢失了,要知道,大将军手无寸铁,在战场上的威力自然要大打折扣,等到张绣发动突然袭击,攻击曹操的寝帐时,曹操吓得再也顾不上美女,只想逃命,而在以往,典韦会立刻赶来,保护他脱险。当时,典韦也在醉梦中惊醒,知道大事不妙,立刻伸手抄双铁戟,要去保护主公,结果抓空了,他也来不及想胡车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冲出自己的营帐,直奔曹操大营而去,连盔甲都顾不上穿,更不用说拿武器了,只能是捡到什么算什么。就这样,他信手捡来一把短刀,发狂地向张绣的军士砍去,一直冲到了曹操的寝帐大门前,像个天神一般站在门口,抵挡着前来进攻的千军万马,可归根结底,这短刀的坚韧度有限,他砍倒了一批,又上来一批,再加上对手都是使用长枪,在白刃战中,典韦任何便宜都占不到,结果刀砍卷刃了,典韦身上也中了数十枪,最后就连那般卷刃的刀,都彻底变成了废铁,干脆也就扔下了兵器,直接跟敌兵肉搏。

这时,典韦最具震慑力,也最悲壮的神勇霸气终于被激发了出来,面对着脚下无数的伤亡士卒,典韦猛然间,抓住两个冲向自己的张绣军兵的脚踝,当成了最后的武器,舍命的轮动,用这两个人,又砸倒了数名敌人,如此炸裂云霄的神威,吓得张绣的兵马已经不敢上前了。只能远远地放出弓箭,而典韦身中数箭仍屹立不倒,还死守着寨门,不放任何人闯进。可张绣终究是人多势众,再加上准备充足,在典韦不顾一切地阻拦自己人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将领偷偷地从其他方向,绕到了典韦的身后,面对着早已无法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大英雄,一名偏将,直接一枪刺向了典韦的后心,终结了这位忠烈勇士的性命。但典韦的舍死抵抗,也给曹操的逃跑带来了足够多的时间,虽然曹操在逃跑途中,他的侄子曹安民和儿子曹昂也都相继被杀,但曹操还是捡回了一条性命。

在曹操平安脱险后,才顾得上为典韦痛哭一场,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子侄在此战中阵亡,他虽然难过,但远远不如失去典韦那样痛心。虽说这话不免夸张造势,收买人心之嫌,但也绝非曹操使诈,因为如此惨痛的损失,直接导火索竟然源自他的“劣性”,他怎能不为此后悔,难过,自责呢?所以说,这些历史演义小说故事,虽然不见得都是真实历史上发生过的,但每一个故事都能折射出一定的道理,供你我琢磨,就像典韦的悲壮虽然不可能是我们能经历到的,但曹操的毛病导致的巨大失败与惨痛代价,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借鉴与反省的吗?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fb/7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