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8.html
《中国图说》(拉丁语:Chinaillustrata)是德国耶稣会士阿塔纳修斯·基歇尔于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图书。原书为拉丁文写成,随即翻译成多种语言(年荷译本,年英译本,年法译本)。这一图文并茂的著作汇集了传教士带回欧洲的关于中国以及远东其他地区文化政治、风土人情的记录,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成为西方现代汉学的滥觞。
出版阿塔纳修斯?基歇尔(AthanasiusKircher)是17世纪的耶稣会士,著作颇丰,涉及领域也非常广泛。在罗马的耶稣会学院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数十年来教廷派往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发回的资料。基歇尔虽然从未到过亚洲,但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兴趣浓厚。在完成这本7页的大开本巨著之后,他本人也成为读者眼中著名的中国专家。
《中国图说》的初版由阿姆斯特丹的出版商范威阿斯贝格(JanssoniusvanWaesberge)和维耶斯特拉滕(ElizerWeyerstraten)推出,这也是基歇尔出版著作的长期合作伙伴。同年,另一位出版商范摩尔(JacobvanMeurs)也印刷了一种近乎相同的版本。
内容《中国图说》扉页,描绘在耶稣会创始人圣方济和圣依纳爵以及天使们环绕的耶稣之名的光芒照耀下,身着明朝深衣的利玛窦和身着清朝官服的汤若望展开一副远东地图
书名原书名为Chinamonumentisquasacrisquaprofanis,necnonvariisnaturaeetartisspectaculis,aliarumquererummemorabiliumargumentisillustrata(《中国的宗教文物、世俗文物和各种自然、技术奇观及关于有价值事物各种说法的汇编》)。
章节全书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树立于8世纪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翻译碑上的汉字和叙利亚文。
第二部分:讲述历代欧洲旅行家如马可波罗等人通往中国的路线和在中国的旅行,以及基督教传播到中国的过程,包括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的工作。
第三部分:介绍中国的宗教(“偶像崇拜”)并与印度、日本等东方民族的偶像崇拜作比较,最后介绍了梵语和梵文。
第四部分:介绍中国的政治制度、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植物、动物和矿物。
第五部分:介绍中国的建筑和技术。
第六部分:介绍中国的文字并探讨其与埃及圣书字的关系。
插图《中国图说》在当时尤为引人入胜之处在于书中丰富的插图,其中既有精确的中国地图,也有对自然风光、人文景物的描绘,还包括皇帝和耶稣会士的画像。动植物的插图主要以米歇尔·博姆(Micha?Boym)的《中国植物志》(FloraSinensis)为蓝本,其中部分甚至出自中文书籍。
影响绿毛龟图,年《中国图说》页
《中国图说》的出版在欧洲引发巨大的反响。荷兰文、英文和法文的翻译版本分别在此后三年内出版。英文的译本激发起英国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也催生了其他以远东人文和旅行为内容的英文著作。
一些学者对《中国图说》持负面评价。如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该书与其说是学术著作,不如说是消遣读物。德国埃及学家阿道夫·厄尔曼也认为该书的写作以一般大众为主要读者群,而非专家学者。
尽管如此,《中国图说》在当时的欧洲可谓是塑造世人对中国认知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17世纪最为流行的著作之一,直至今日也是了解和研究西方汉学和中国热起源的重要资料。
《中国图说》采用“China”来表示“中国”,而没有使用拉丁语中更常用的“Sina”,这一选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代欧洲人的写法。
中译本年,以英文版为底本、参考拉丁文版和法文版译出的《中国图说》中译本由大象出版社出版。
图集作者像
中国-鞑靼最高君主像(顺治帝)
西藏布达拉宫,当时红宫尚未建造
江西龙虎山
利玛窦西泰与徐保禄光启玄扈
汉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