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濒危动物

世界十大

濒危动物

PROTECTION

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倍。所以保护动物刻不容缓,全世界都在号召保护动物。动物保护的核心内容是禁止虐待、残害任何动物,禁止猎杀和捕食野生动物。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世界十大濒危动物。

第一名

白犀牛

白犀牛是目前全球十大最濒危的动物里数量最稀少的野生动物,全球仅存一只。

具体状况

白犀是唯一食草性犀牛,几乎全部以短草为食;是现存体型最大犀牛,堪称“犀牛之王”。白犀牛产于非洲的乍得、苏丹、扎伊尔、乌干达等地,它的分布区被分割为相距大约0公里的南北两块,所以又分为北白犀牛和南白犀牛。白犀牛主要栖息地为热带和亚热带草原、灌丛。由于非法猎杀使得白犀牛的数量急剧减少,截至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头野外白犀牛在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由四十位持枪护林员昼夜守护着.....

  往往在排行榜中我们都希望看到排名第一的是代表最好的那个,但是排名全球十大最濒危的动物排行榜第一位,说明野生白犀牛离灭绝已经不远了。

第二名

双角犀

排名全球十大最濒危的动物排行榜第二的依然是犀牛,这种濒危动物叫双角犀。

具体状况

它们是亚洲唯一一种双角犀牛,平均体重仅有千克,一般体重-千克之间,最大个体不超过千克,是现存体型最小的一种犀牛。它也是现存最原始的犀牛,因为它保留了许多祖先的特征。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使得苏门答腊犀牛在三种亚洲犀牛中成为数量最少的,现在野生苏门答腊犀牛的数量仅有余头,目前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

第三名

红狼

红狼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毛皮粗短,上体的颜色主要是肉桂红色和黄褐色,灰色或黑色组成的混合色彩,背部则是黑色,吻和四肢黄褐色,尾巴尖黑色,眼睛很亮。以松鸡,浣熊,兔子,老鼠,腐肉和家畜中的动物为主要食物,也会吃腐肉。

具体介绍

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其祖先是灰狼和郊狼的杂交种。由于数目稀少,红狼常找不到同类繁殖,而与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配,令纯种红狼的数量下降。年在野外灭绝,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USFWS)将驯养的狼引入北卡罗来纳州野外放养,至2年已繁衍到超过50只。此外,还有多头红狼在美国被圈养。

第四名

白叶头猴

白头叶猴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左江、明江和十万大山围成的狭小三角地带内。白叶头猴是唯一列入全球十大最濒危的动物排行榜的中国境内的野生动物。

具体介绍

白头叶猴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由于白头叶猴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路线,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地,这就使得其生存空间相对狭小,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现在野外白头叶猴的数量在只左右。

第五名

加州秃鹰

加州秃鹰是北美最濒临绝种的鸟类之一。它是北美最大的鸟,重约10公斤,翅膀长度约3米。可以飞到米的高空,每天可以飞公里找食物。

具体介绍

加州秃鹰是北美最大的鸟,它的翅膀张开时宽达9至10英尺,一只成年秃鹰体重可达22磅,这种来自座山雕家族的秃鹰靠食用动物的尸体及腐肉生存,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种,由于捕猎、铅中毒、栖息地减少等因素影响使得加州秃鹰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在野外加州秃鹰的数量在只左右。

第六名

犁头龟

犁头龟又名安哥洛卡象龟,属陆龟科动物,是完全的草食性。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安哥洛卡象龟最大甲长44.6公分。背甲呈显著的圆顶状,黄褐色椎盾,肋盾为深绿色。每一缘盾前缘均有暗褐色三角形斑纹,有1枚喉盾特别突出。

具体介绍

犁头龟是马达加斯加国内本地特有物种。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安哥洛卡内。与其他稀有动物种类一样,栖息地的减少是造成犁头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另外人类的偷猎、南非野猪对幼龟和龟卵的猎食、及非法动物贸易都使犁头龟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现在野生的犁头龟数量在只左右。

第七名

苏门答腊虎

苏门答腊虎是现存所有老虎亚种中最小的亚种。雄性苏门答腊虎平均体长(从头至尾)厘米,体重平均千克,雌性平均体长厘米,体重平均90千克。其条纹比其他老虎亚种要狭窄,胡须和鬃毛浓密(尤其是雄虎)。

具体介绍

苏门答腊虎是现存所有老虎亚种中最小的亚种,它们身上的条纹要比其他亚种老虎的狭窄,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由于人类活动频繁,食物减少,使得苏门答腊虎的生存领域在不断缩小,特别是其对栖息环境要求相对比较严格,现在野外的苏门答腊虎的数量在只左右。

第八名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的毛较其他大猩猩长及黑,故牠们可以生活在高海拔及较冷的地方。牠们较多生活在陆地上,双脚较似人类的脚。学者可以从鼻子来分辨个别的山地大猩猩,故此从鼻子的相片及描绘来进行监察。

具体介绍

山地大猩猩栖息在维龙加山脉的艾伯丁裂谷山地森林,分布在海拔2-米,虽然它们有着凶猛的面庞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非常的吓人,它们实际上是非常温和的草食性动物,由于其体型巨大,所以需要大量的食物,它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睡觉都是在进食中度过的,由于人类的过渡砍伐和连年的战争使得山地大猩猩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食物短缺,现在野外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在只左右。

第九名

黑足鼬

黑足鼬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小型食肉性哺乳动物和唯一原产于北美地区的雪貂。亦是俄国草原臭鼬的近亲,它与被驯化的白鼬或蒙眼貂外型非常相似,常被别人混淆。

具体介绍

黑足鼬是一种产于北美洲的小型哺乳动物,亚洲艾鼬的近亲。它们主要以土拨鼠为食,一只成年黑足鼬一年需要大约只土拨鼠,有时它们也捕食其他的动物像老鼠、小鸟和昆虫等。虽然黑足鼬与人类冲突较少并没有被大量捕杀,但外来疾病、栖息地丧失加上食物数量减少,使这个较为脆弱的物种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它们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现在野外黑足鼬存在数量在只左右。

第十名

双峰骆驼

骆驼属哺乳纲骆驼科。在中国,骆驼很早就被驯养成为家畜。汉代时就有"乃非驼难入之漠"的名句,以形容通往西域途中的沙漠及戈壁。到唐代,外交频繁,"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络绎不绝。中国历史上,骆驼长期充作沙漠地区的交通工具。

具体介绍

双峰骆驼又叫“野骆驼”,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阿尔金山北麓等地区,是群居动物。它们嗅觉灵敏,耐饥渴、高温、严寒,在不良气候环境中可以增加或降低自身体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杀,使得双峰骆驼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在野外仅存的双峰骆驼数量在-头左右,比大熊猫存在的数量还要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图文编辑丨马慧

图片来源丨网络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文审核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学生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fb/5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