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深海奇观,联合国也想保护

提起世界遗产,我们可能会想到长城、泰姬陵或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不过这一次联合国想把陆地之外的深海地区也保护起来。

上周,联合网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一份名为《公海上的世界遗产:一个应运而生的概念(WorldHeritageintheHighSeas:AnIdeaWhoseTimehasCome)》的报告,列举了五处位于深海区域、拥有不同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建议将它们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五个地方都位于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公海上,面临着气候变化、人类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威胁。

深海水母

这五个地方具体是:

1,“哥斯达黎加热穹庐”(TheCostaRicaThermalDome):位于太平洋东部,是蓝鲸和棱皮龟迁徙和捕食的地方。

2,“大白鲨咖啡馆”(WhiteSharkCafé):位于北美洲和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上,这是目前唯一一个人类发现的白鲨迁徙过程中的聚集区。

3,“马尾藻海”(SargassoSea):位于北大西洋中部,是一个以漂浮的海藻为基础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

4,“失落之城热液区”(LostCityHydrothermalField):位于百慕大和加那利群岛中间的北大西洋米深海处,这个霸气的名字取自这里的海底布满活跃的温泉,碳酸石柱壮观。

5,“亚特兰蒂斯浅滩(AtlantisBank)”: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是一个由植物和动物的化石遗骸产生的沉降小岛。

“就像在陆地上一样,最深、最远的海洋隐藏着全球独一无二的地方。它们应当获得认可。”世界遗产中心主任MechtildRssler在这份报告的报告引言中写道。

不过,“世界遗产”这个名号不只是一个拿来炫耀的头衔,进入列表的地方会得到世界遗产基金会用于保护环境的资助。《世界遗产公约》最早在年获得通过,现在有多个国家加入,这个名录包括了全世界处遗产地,既有长城、泰姬陵等人文建筑,也有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等纯自然风光。

地球上70%的面积都为海洋覆盖,名录此前也已经有一些水下遗产地,比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不过公海上的地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原因出在申请世界遗产的程序问题,以前只有某个国家能够向联合国提出将国土内的某个景观加入列表。

现在还不清楚加入名单具体会对这些深海景观有什么影响。虽然世界遗产名录的本意在于保护当地环境,但往往这个头衔还会吸引来一窝蜂的游客。

图片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zq/9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