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真的少吃为妙中国,是时候摒弃月饼

假如你来自叙利亚或者北朝鲜,那么我告诉你:月饼是您的补品。

假如你来自中国城市或者甚至相当一部分农村,那么我告诉你:月饼是您健康的『堵品』,添堵的堵。

月饼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实物文化元素之一,象征长寿美满团圆、寓意里充满幸福感。但是大多数月饼的热量实在太高了,实在是高处不胜寒。

先看看这张图来简单获得个印象:吃下一个月饼之后你要步行多久来抵消?

①普通莲蓉月饼:步。

②蛋黄莲蓉月饼:步。

③双黄莲蓉月饼:步。

④冰皮莲蓉月饼:步。

接下来再来看一眼月饼和其他常见『垃圾食品』的热量对比:

①传统莲蓉月饼一只的热量大于5只炸鸡腿。

②新型冰皮莲蓉月饼一只的热量大于三片披萨。

③蛋黄莲蓉月饼一只的热量大于一整盘炒粿条。

④双黄莲蓉月饼一只的热量大于两整盘马来椰浆饭。

⑤传统豆沙月饼一只的热量大于两只热巧克力酱圣代。

⑥新型香芋月饼酥一只的热量大于两只麦当劳双层芝士堡。

诚然,上面这两张图在我个人看来都是为了讲解方便弄得非常简单、数据采用近似值,既没有周全考虑这些月饼在每一个人个体身上的效应,当然也不可能覆盖今日商业社会中月饼的极端多样性。然而月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超高热值、超高能量密度,以及营养构成上的单纯精碳水这些事实本身,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会这么高?其实上面两张图已经有所展示:这是因为经典传统月饼几乎无法离开以下几种关键原料——

馅料

①莲蓉(LotusSeedPaste)。

②豆沙(SweetBeanPaste)。

③枣泥(JujubePaste)。

④五仁等其他辅材(核桃、南瓜、西瓜、花生和芝麻等)。

⑤常常还有咸蛋黄鸭蛋,寓意满月团圆。一般一个,考究的两个。

上述这些东西在月饼这一几厘米厚的食物中被压实之后的能量密度,毋庸赘言。

外壳(小时候家里吃不起月饼,谁只要愿意给我传统月饼那略带焦香味儿的松软外壳,我简直都愿意立即为Ta做牛做马很多年!...)

①传统外壳:表面光黄的油酥精面粉,加猪油加糖。

②南方酥脆外壳:相当于广式点心的那种酥脆爽口,咬下去满嘴粉渣的那种。

③冰皮外壳:如汤圆那样的糯米外壳。

诸位,千万不要小看看月饼的外壳。精心烘焙之后,在美拉德反应下幻化为口味上难以抗拒的传统月饼皮、松脆月饼酥皮、糯米月饼皮等等各种月饼皮,都指向同一种属性:高升糖指数(GI)。同样的食物,本来水煮的变成烘焙的→GI上去。本来一整块的帮你全部弄细碎了→GI上去。本来糙米的改成精糯米的→GI蹭蹭上去。就这么朴实简单纯粹的道理。

刚才已经提到,在今日商业社会、人情社会的节日性赠礼需求驱动之下,月饼种类的丰富多样性早已绝非我儿时(一九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可比,对我而言今日月饼之多样性已经有点看不懂了,似乎只要想得到的馅料都可以填进去,今日就连菠萝馅、榴莲馅的都有(榴莲馅?天哪救命啊啊!)。所以一只月饼究竟有多少热量这个问题已经无法一言以蔽之,欲寻求精确数据的话唯有一只一只考察过去,但大体而言,今天一只月饼的平均内容包括↓

①热量:-大卡。

②蛋白质:5-12克。

③(精)碳水:60-90克。

④脂肪:30-45克。

中国的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为:轻体力男性和轻体力女性的每日能量需要分别为和千卡(体重为平均值的标准人)。简而言之——一只月饼下去,很可能一天热量建议限值的一半以上已经OVER。

有人认为也许新型的冰皮月饼可能比传统烘焙月饼更加健康,这一观点其实缺乏证据。将馅料扔掉,仅仅剩下皮之后,对比结果如下↓

①7厘米直径传统烘焙精面粉月饼外皮:

热量大卡

蛋白质3.06克

碳水30.53克

脂肪1.84克。

②7厘米直径新型冰皮月饼外皮:

热量大卡

蛋白质:0.9克

碳水26克

脂肪5克

一对比结果很明显:无论是传统烘焙皮还是新型冰皮,几乎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形之下,你吃多少月饼、吃什么馅料,多长时间吃一次的健康效应大得多。所以千万不要被商家广告宣传忽悠了还真以为新型月饼会比传统月饼健康,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保证。虽然新型月饼皮常常看上去似乎感觉会比传统烘焙月饼皮来得健康,但还是那句已经说烂了的话:

科学上的东西,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蕨,是不可靠的。再追着下一个本文的清晰结论那就是:

月饼,真的少吃为妙。

中秋曼妙佳节、全家团圆之际,三代同堂5个人的话,分享一个月饼浅尝辄止一年一度的美味已经足够足够。从个人营养健康管理的角度来看,月饼绝非适合一天吃一只的东西,如果其他方面膳食管理并不细致科学的话,月饼这种东西一周吃一只都不算少了。

我们需要学会基于科学这样去想象:月饼从里到表由内而外地装满了强有力的热量子弹,整体上往往不仅高升糖指数(即高GI,意味着所含碳水的升血糖效率高,也就是说子弹威力凶猛),同时还高升糖负荷(即高GL,也就是说子弹塞得满满当当)。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你的血糖健康程度本已不那么理想(特别是中年人、男人、办公室社畜、日常运动程度低下者),那么即便你感觉自己只是吃了一点点月饼,之后的其他餐你都可能不得不考虑显著减少食量来对冲。顺便提一句,今日市面上的确开始应运而生地出现了所谓健康月饼品种,譬如无糖月饼、低糖月饼等等,后者常以改良热值的馅料替代传统馅料,如蓝莓馅料月饼、低糖酸奶馅料月饼等等。但这类东西又存在一个致命短板:的确是健康了,可这还是月饼吗?真要吃这类我难道不会直接去吃新鲜蓝莓低糖酸奶,我花费额外气力将其裹在面团子里做成月饼吃又是何苦,这哪里还有幸福感呢?

无论何种食物,健康角度上整体都是这样综合考虑的↓

①吃多少。

②别的吃什么。

③吃的有多频繁。

④时代背景。

今天很多人可能会忽略④。中国古人在发明的当时,月饼绝非不健康食品。以当时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准而言,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吃不上一只月饼。当你每天清汤寡水还不得不背灼炎天光地辛苦农耕时,月饼这样的热量炸弹(CalorieBombs)若有幸吃到的话,那还真是能够提供速效能量、补充某些营养、大幅改善口味、幸福感大量涌起的好事情。相信古时很多人一定是盼星星盼月亮地期待吃到一次月饼的,所以那时月饼不仅不是不健康食品,甚至还可能算是奢侈的健康补品。

只是这样的热量炸弹早已不适合现代社会、不适合平日里没事就下馆子、常常还有应酬、营养过剩(或者更精确地应该说是营养不均衡)的中国大城市日常生活,倒是更加适合作为军粮,和军用压缩饼干等归类到一处去。而讽刺的是,中国大城市恰恰是今日月饼送礼文化最为兴盛的地方。

年中秋节前夕,我依然想要很认真地提一句:中国,真是时候摒弃月饼赠礼文化了。注意,不是让中国人摒弃月饼文化、废除中秋佳节传统,而是摒弃过度的月饼赠礼文化。爱吃月饼的当然可以自己买来适当品尝,搭配花间月下温酒小酌来体验中国传统佳节意境氛围之美,但应该深刻认识到月饼赠礼文化已经不再符合时代背景。若继续揣着不放,则可能不得不面对这些代价↓

①令中国早已非常严重的新陈代谢类疾患的负荷更加沉重而危险。JAMA有过研究——中国成年人口总体之中,糖尿病(包括之前未诊断的糖尿病总计)的标准化患病率达到10.9%(空腹血糖值mg/dL以上、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值mg/dL以上、HbA1c6.5%以上),而糖尿病前期比例高达35.7%。两者相加之后几乎逼近50%——这个情况几乎已经严重到全球TOP的地步了。顺便想起我爹曾经每年只要到中秋时令就平均一天至少一只月饼,而那个时候他已经三高。

②大量资源浪费。虽然公众总体仍然缺乏意识,但一部分人已经清醒过来,意识到月饼这类食物的潜在健康危害。但若泛滥的月饼赠礼文化不被根除,则迫于社交人情商业往来很多人将不得不依然去买来送人或者接受别人的馈赠,即便明知月饼这东西不健康。接受别人馈赠后若无法转赠,则一些人直接扔垃圾桶,另一些人吃两口剩下80%扔掉,这些情况可以说实在太普遍,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懂。尤其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明确开始大力宣传与建议遏制食物浪费,在这个趋势中,与其强调一些带有明显仪式感地把食堂里别人吃剩的饭吃下去,饭店里规定厨师食材加工过程中舍弃的边角料不能超过多少否则就罚款等等不可思议的操作,还不如在一些明显会产生大量浪费的传统习惯上优先下手,所收获的边际效益会明显得多,遏制月饼赠礼文化正是最具代表性的对象之一,因为我猜想今年应该没有什么食品浪费会比中秋节前后月饼赠礼文化所导致的更严重了——那是同时展开、全国规模的系统性浪费,且制造的食物本身还远非日常生活之必须。

③社会浮夸风气得不到遏制。以科学角度观察月饼由内而外的成分,则不难得出结论:月饼本质上是和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垃圾食物,甚至有时还不如后者(当你把洋快餐套餐里的薯条可乐换成蔬菜色拉与红茶之后,洋快餐的健康程度会大幅度上升),因为月饼基本上就是一坨纯粹的(高脂)精碳水。当然,不会有中国人拿肯德基麦当劳去赠礼,因为洋快餐太廉价,没有任何赠礼价值。但没有根本区别的月饼,却因为被赋予了特殊的传统文化意义成为了流行全社会的人情沟通道具,以至于月饼的原料成本和商业价格之间产生夸张的背离,在食品世界里月饼的暴利简直到了普罗大众难以想象的地步,成为中国社会浮夸风气的标志之一。唯有摒弃这样的文化,才能令月饼的价格回归实际水准,让真心爱吃月饼的人每年可以吃得更便宜、更美味、性价比也会更高。

文章的最后,还想提一句这两天因为一个帖子的评论所产生的感受↓

说实话,看到这位网友评论的当时我虽然全力克制了转发语气,内心是不舒服的。因为很明显,字里行间存在隐性的,甚至本人都完全可能毫无察觉的歧视,就如同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越喜欢女性性征强烈的(譬如丰满的胸部)男性就越可能倾向于性别歧视(越可能是直男癌),但本人却可能浑然不知一样。

在这个月饼自己不要不如送保安送保洁阿姨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浪费一方面还资源最大化的所谓善意里,不仅存在『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考虑转送给领导呢?』的矛盾,还有着对于营养健康的重大误解——以为穷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没得吃。这种拥有千年历史的经典贫穷表象观,我本以为到了年早已入土,却没想到还颇有一些人依然怀揣着不放。

拜托,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在月饼文化泛滥的大城市里,你眼中的保安大叔保洁阿姨的确是社会相对弱势群体,也面对经济挑战,生活中处处缺这个缺那个,但他们一定不会缺的是月饼这类精碳水食物好吗。事实上不仅仅中国,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个趋势正在愈演愈烈,那就是『高碳水贫穷』——贫穷,早已不再表现成食不果腹瘦骨嶙峋,反而是吃喝不愁下的臃肿、不健康与疾病。这是因为食品工业发展得实在太猛烈太高效,以至于不仅发达世界,贫穷落后的世界一样被影响,弱势的国家、弱势的群体们通常不再绝对缺乏食物,而是面临着严重的食品健康不公。他们每天吃进嘴里的食物常常表现出这样的性质↓

①足够高热量、管饱。

②足够便宜、负担得起。

③却营养严重缺乏或失衡,以高碳水食物为中心,空热量居多。

④同时还口味浓重,吃起来感觉释放又解压,很容易上瘾。

发现没有,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不愁吃喝、有吃有喝,感觉不到对健康的危害,同时还乐在其中吃个不停,最终患病后经济上雪上加霜→越穷越吃,越吃越穷,六道轮回里三恶道里进去就出不来一样的状态。这个剧情,正在全球发生且蔓延着。很多年前,我们已经注意到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率先表现出这样的高碳水贫穷,最佳标志物就是美国的麦当劳:你再穷你也吃得起麦当劳,换取单位卡路里的食物热量所需要付出的费用,麦当劳最低。一堆穷人就这样可乐薯条地沉沦下去,导致全社会超高的肥胖率。

很多人就因此以为这样的问题仅仅发生在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他们万万没想到,如今太多穷国早已后来居上,一点不差↓

墨西哥。人群肥胖率高达32.1%,与33%的邻国美国平分秋色,双双居全球主要国家的TOP水平。但墨西哥远比美国贫穷,也比中国贫穷。这个国家一望无际的穷人群体里发生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恶性循环悲剧,穷人的日常食物有两类特别显眼:

①墨西哥卷(墨西哥塔可饼玉米饼)

②洋快餐

这两类谱系完全不同但本质一样:高碳水,高脂高糖高盐。可能在中国外食之际你的感受是墨西哥塔克饼算是一种异域风情的体面菜肴,里面有肉有蔬菜好像还挺均衡的,但要知道在墨西哥本土广大穷人吃的正宗墨西哥卷哪有这么premium这么奢侈。同时墨西哥的超加工垃圾食品的消费量也在拉美各国中登顶,全球排名第四。墨西哥问题之越来越严重还特别表现在未来人口也就是儿童的超高肥胖率问题上:政府数据显示,年竟有高达75%的儿童超重或肥胖。这实在太可怕了,以至于今年夏季墨西哥瓦哈卡州立法规定商家不得向18岁以下顾客出售或赠送垃圾食品与含糖饮料,除非有家长陪同且由家长表示同意,商家也不得针对未成年人打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的广告。

这,才是今日世界贫穷表现在吃这件事情上残酷的真相。接下来一起再来看一张图,你就能明白这个问题有多普遍了↓

↑看到没,在全球范围内贫穷早已不再表现为食不果腹瘦骨嶙峋,而是有吃有喝着坠入健康地狱。真正意义上保持着古典贫穷状态的,不过是非洲大陆中间的一小部分国家了。

我想说什么?——如果今年中秋节前夕收到了四面八方涌来的月饼吃也吃不完、根本其实也不想吃的话,那就宁可扔掉也不要随便送给周围你自以为可以感动自己的人群,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那样做,也许出发点上的确有那么些善意成分,但你转送的对象平日里就可能吃得很饱但吃得非常不健康,高碳水为中心的一日三餐不断,在中年之后他们本已面临更高的各种慢性疾患风险。若基于事实与理性思考,送给他们高碳水的月饼是一种不妥当、甚至本质上不道德的行为。你也许感动了自己,但你潜在地危害了他们,这种感动就好像你往湖里放生你从花鸟市场买来的巴西红耳龟一样,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解读为一种自私:你未经充分学习和考量,仅为了自身美好的感受,给他人带去了风险和麻烦。你不负责任。而且以中国的人情世故,你送了保安大叔保洁阿姨之后别人常常盛情难却地收下,又因为一辈子勤俭节约,结果拿回家去还真有可能坚持几天给全部吃完。这,真的不太好。

所以如果实在想要转送的话,不妨送给一些平日里吃得健康考究,想在节日里稍微放纵一点口感的人,譬如你身边的有钱人朋友,譬如你的领导。

当然,最好的做法恐怕还是:不要去送任何人。自己喜欢吃就适当买来吃一点,少吃一点。

预祝所有蕨经的读者年中秋快乐,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厚爱与支持O(∩_∩)O~

蕨代霜蛟

欲以犀利知性换啤酒、一杯再一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zq/7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