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真的不能治病,求求你放过

大家好,我是林十二。

屈原在《天问》里写: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此中所说鲮鲤,就是穿山甲。

《穿山甲:全球被捕杀最多的野生哺乳动物》

图源:

谈心社

穿山甲长了一身“生人勿近”的鳞片,一旦遭遇袭击,就会缩成球状保护自己。

即使是像老虎狮子这样的猛兽面对甲球,任其啃咬也不得伤其半分。

图源:

娱乐新青年

然而,到了人类面前,再坚硬的鳞甲也挡不住人类的屠刀。

一提到濒危动物,我们就能想到大熊猫,其实相比之下,中华穿山甲远比熊猫要稀缺的多。

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大熊猫不可食,却有人说穿山甲可入药,通乳。

01

前段时间,一条Angelababy拍摄保护穿山甲的公益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中,baby将一只穿山甲抱在身上,就像抱婴儿一般,向大众呼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承诺不用穿山甲通乳”。

广告一出,就遭到了网友的炮轰:

最后还得专家出来辟谣:穿山甲根本不能通乳!

Angelababy也是出于好心,但因为无知却间接的成了刽子手。

可是穿山甲通乳,这样的骗局真的是现在才有的吗?

穿山甲善于穿山打洞,正因为这项技能,古人便借着“象形”的思维,认为穿山甲有“打通”的效力。

遇到要“通”的疾病,穿山甲就不幸成为药方上一员。

《本草纲目》里也这样写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所以很多人认为穿山甲有通乳的效果。

正因为人类长久以来的“意淫”,穿山甲已经走向极度濒危。

每年,大约十万只穿山甲死于人类之手。

它们的鳞片会被剥掉,然后冠以各种神奇的“功效”,出现在药店里。

他们的肉被很多人称为“人间美味”,会成为餐馆里的“美味佳肴”,供人“享用”。

甚至,一些刚刚出生,还没来得及长鳞片的幼崽,也被拿来当泡药酒的材料。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欢通过食用各种植物和动物来改善身体或预防疾病。

食物是药物,甚至是更好的药物,越是稀有的,越是野生的,越是大补。

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遵循的信条。

穿山甲能壮筋骨、通经络这样的骗局,能传个几百年不被识破,还是我们为了口腹之欲在编写各种“食之有用”的借口。

于是,在这种荒谬的“入药”理论下,亿万的野生动物都成为了陪葬品。

02

比通乳更可怕的是,中国男性对于壮阳的痴迷和疯狂。

但凡某种动物能和“补肾”、“壮阳”沾一点边,就准没好事。

一种麻雀似的小鸟,十三年时间居然从“无危”被吃成“极度濒危”,比大熊猫还珍贵,不得不佩服中国人这一张嘴...

它就是黄胸鹀,俗称“禾花雀”。

这种鸟不能人工饲养,是纯正的野味,食客趋之若鹜。

后来不知道谁传出它有“滋补、壮阳”的功效,市场就彻底疯了,一个个吃红了眼。

为什么禾花雀会被认为可以壮阳?

一是因为它们是“鸟”,二是因为它们极擅长繁衍。

“鸟”擅长繁衍,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无数人意淫的开始。

难怪有人说,不论什么动植物,你说它又丑又臭都没事,千万别说它能壮阳,蟑螂老鼠也惹不起这俩字。

平白无故地被人扣上“壮阳”大帽的禾花雀,成功被端上了餐桌,成为了一群“自以为很虚”的人口中的“补肾壮阳的灵丹妙药”。

图源:

今夜九零后

可是它真的有这么神奇的能力吗?

但实际上,禾花雀所谓的“壮阳功效”和穿山甲的一样,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专家说禾花雀的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

可即使这样,它还是被我们吃成了“国家极危保护动物”,距离灭绝还差一步之遥。

03

一旦动物和“养生”,“保健”挂上关系,那就逃不掉被送入腹中的命运。

不吃白不吃,吃了不白吃,管不管用,吃吃试试就知道了。

“千年王八万年龟”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现实中,龟一直都是长寿的代表。

于是,不少人就又意淫出:多吃龟是能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

甚至还有年龄越大的龟效果越好的说法。

年冬天,湛江徐闻海边,有人捕获到一只重达斤的龟。

他们第一时间没有想到放生,而是已70元一斤的价格出售龟肉。现场血流成河,人们却在疯狂抢购……

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在屠宰一只重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棱皮龟。

面对这一只斤,至少活了百年的龟,他们突然忘了海上碰到龟是吉祥平安的传说,脑中只想到了“这么大的龟,能卖多少钱啊!”

而疯抢的人没有人质疑这是否是非法捕捞、猎杀,这到底是什么…能吃吗……

“既然龟长命百岁,我们吃了会不会也长命百岁?”

于是众人分而食之,一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这样成了一群人妄想“长生不老”的美梦。

想想都觉得可笑?

可是这样的事实在太多了,比如:有人说虎骨入药,可通筋活血,于是昔日的森林之王成了刀下亡灵。

还有人说,虎崽儿泡酒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于是......

是否真如他们是说的那么有用,我不知道,但用生灵献祭,真的值得吗?

你想身体健康,多活几年,它们也还那么小,它们也想活着呀!

04

这还不算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不知道孟子在写这句话的时候,是否考虑过熊的感受。

熊掌难得,熊胆亦难得。自古便有熊胆入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

在中国,捕熊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

所取,不过熊胆而已。

为了获取更多的胆汁,人类甚至发明了“活熊取胆”的办法。

先对熊麻醉,在熊的胸口开个口子,再在胆囊里埋下一根硅胶软管,在熊受到刺激后,胆汁就会由管子流出。

这根引流管直接插在熊的胆囊里,只要熊不死,胆汁就会一直淌!

为了防止取胆的过程,被熊抓伤,人们机智的发明了“铁背心”。

图源:

流量君

只要一进铁背心,一头熊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

那么取出这些胆汁,真的是用来救人吗?

之前有个采访,熊胆采集厂的员工这样说道:

这些胆汁的功效主要作用就是解酒用,那些应酬多,酒局多的人身上都会常备着,喝酒前吃两粒,能够解酒保肝。

看到没?

他们的目的不是救人,而是去“解救”那些被作践的一塌糊涂的身体。

........

人啊!就是这样,一边作死,一边又让其他动物死。

我们身边,很多专食野味的“吃货”,他们对于动物的第一感官都是从味觉上判断。

“这个能不能吃?好不好?”

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洞里钻的,只要是血肉之躯,就有一只大炒勺或者小炖盅等着它。

所以段子手说“如果有一种生物泛滥,那只能说明它不好吃”。

大自然的物竞天择,让我们站在食物链最顶端,最终却成了生灵的终结者。

《狮子王》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吃羊,但我们最后也会化作泥土,变成小草,而羊会吃草。

万事万物,因果循环。

这场意淫了几千年的骗局,是时候结束了。不然终有一天,人类会为残杀成性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这一天,并不会远!

参考资料

1.知乎

金错刀,螳螂要是能壮阳,也会被吃灭绝的

3.流量君,豆瓣9.2,取熊胆,中国最“专业”

4。娱乐新青年,“哪个叔叔,把我卖了块”

5.谈心社,Angelababy争议短片上热搜,背后故事让人发冷

6.部分素材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end

林十二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
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linxiaz.com/lgzq/3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