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动态
省科协领导到我区院士专家工作站调研
5月5日,省科协学会部部长、院士办主任沙中然、省科协咨询服务中心企业科协部副主任林高欣、省院士办副主任科员陈娉等一行3人,到永定区“福建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调研院士专家工作站,永定区科协主动对接,认真做好接待安排工作。
调研组认真听取了“福建省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万祥关于工作站运行情况与取得成效的介绍,实地察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好日子”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存放室等,并就工作站合作项目实施进度、创新人才培养、专利申请和授予情况、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院士团队为建站单位提供的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等情况进行调研。
这次调研范围主要是申请年省级联合授牌的工作站、推荐参加年度示范遴选的工作站和申请重新认定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调研形式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会等。
陪同调研的有市科协副主席刘艺平、学会部主任科员梁伟坚,永定区科协主席沈锦松、主任科员林秀,学会工作股长范锦佶。
(永定区科协王雄钧)
永定区参加省科普讲解大赛获得好成绩
年4月27日,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福建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承办,福建省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在福州至诚学院拉开帷幕。
来自全省各地40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角逐,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永定区科协推荐的选手赖潇雯荣获二等奖,获龙岩市参赛选手最高分。
年福建省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养科普人才,为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选拔参赛选手。
(永定区科协王雄钧)
动物科普这10种罕见动物你不仅没见过,可能都没听过!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以下这10种罕见动物,你都知道多少?
01
蓝脚鲣鸟
蓝脚鲣鸟,是一种大型的热带海鸟。主要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
亮蓝色的脚是繁殖选择的结果。雄性的脚越蓝就越吸引雌性。在求偶时,它们会用独特的舞蹈来展示自己的蓝色脚趾。
主要以鱼类为食,特别是鲅鱼和鲛鱼,也吃乌贼和甲壳类等。
02
长耳跳鼠
长耳跳鼠被称为“沙漠中的老鼠”,喜欢夜间活动,前肢短小,后肢细长是身体的约两倍。目前,已被列为全球大最濒危灭绝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等级为濒危(EN)。年5月1日,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景区工作人员在火焰山下发现一只长耳跳鼠。
03
貘
貘,分布于东南亚(1种)和南美洲(4种)。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类,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貘是食草动物。
04
狨猴
狨猴又称拇指猴,是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的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猴子。
这种猴子长大后身高仅10—12厘米,重80—克。新生猴只有蚕豆般大小,重13克。这种猴子喜欢捉虱子吃,而且性格温和,因此饲养它们便成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嗜好。狨猴特点是体小尾长,尾部具有缠绕性,头圆、无颊囊、鼻孔侧向。
05
透蝴蝶
透蝴蝶又称为宽纹黑脉绡蝶,是一种热带蝴蝶。它们的翅膀呈透明状,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机制。飞行过程中,宽纹黑脉绡蝶很难被捕食者发现,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3公里。该蝶可承受40倍于自身体重的重量。
06
手枪虾
手枪虾,虾类的一种,身体小,对其他的动物没什么伤害,手枪虾受到虾虎鱼的保护,甚至得到食物。身体颜色呈现泥绿色,有一大一小一对螯。身长通常在5cm左右。生活于热带海洋的浅水区域。
07
短尾矮袋鼠
短尾矮袋鼠是最小的袋鼠之一,体高不到60厘米。短尾矮袋鼠是有袋目哺乳动物,看起来像老鼠一样。它们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南海岸外的洛特尼斯岛。因其胖嘟嘟的脸庞和“甜美”的笑容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动物”。它们不害怕人类,并且很喜欢和人类的亲密接触。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08
七彩文鸟
七彩文鸟,是一种原产在澳大利亚的美丽鸟类,它有五颜六色的羽毛,尾有两个长长的分叉。由于人类的惊扰,它们的野生栖息地已经越来越少了,野生的种类已经被列为保育种类了。
体形界于黄雀与麻雀之间,以谷类为食。一般的大陆上的品种主要有绿身粉胸黄头型和绿身粉胸红头型或者黑头型,黑头的一般为母鸟。
09
棱皮龟
棱皮龟是龟鳖目中体型最大者,头大,颈、尾短,四肢桨状,无爪,前肢特别发达。棱皮龟属于变温的爬行动物,游泳迅速且能力极强,杂食性,每年5-6月之间产卵,一次产卵90-枚,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
10
长颈羚
长颈羚可以重达52千克及肩高超过1米,四肢细长,奔跳速度很快,并且动作十分优美。长颈羚栖息在干燥的荆棘丛林地区,一般单独或成对生活。长颈羚的食物主要以嫩树叶、叶芽、花朵花蕾为主。
这么多稀罕动物,小编真的是一种都没见过,有你认识的吗?
来自《福建科普》/王雄钧辑
健康知识晨跑?夜跑?到底什么时候跑步最好?
人们到底多热爱跑步?你每天出门,遇到一个又一个跑步的人从你身边经过,这就是最强有力的说辞。
跑步是一项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运动,并且不需要器械的辅助。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时候跑步最好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跑步时间:
有的人选择晨跑,也有人选择午后跑,更有人选择夜跑。
但是,你一定不知道,无论是晨跑、午后跑还是夜跑,它都很有讲究,不能乱跑!
让你选择晨跑的理由:
一天之计在于晨,而很多跑者就让一天从跑步开始。
①晨跑可以让还处于休眠状态的身体苏醒过来,彻底激活动力,并且让你一整天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经过一晚上的消耗,人体内的糖原已经被消耗殆尽,所以晨跑可以直接消耗脂肪,对减肥更有帮助。
③晨跑帮你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让你在一天里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事情。
④晨跑会让你养成每天吃早餐的习惯,这会让你越来越健康。
晨跑的坏处:
①晨跑对心率和血压的提升比任何时候都要快,这会对心脏产生很重的负担,晨跑猝死风险较大。
②早晨身体状态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如果进行空腹晨跑或者高强度晨跑的话,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③早晨是一天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空气尘埃最为严重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出去晨跑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④早晨身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较多,导致血液粘稠,存在导致形成血栓的可能性。
让你选择午后跑的理由:
虽然选择午跑的人群会相对少一点,但是仍有人在坚持,所以肯定会有它独到的地方。
①人的身体状态在一天中也会有个最佳时刻,而这个时间段就是午后的4点—6点之间。无论是从体力,精神状态,还是身体机能来说,都是最好的,这不但能提高跑步的效率,还能减小在跑步中受伤的可能。
②下午4点开始是膀胱经活跃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因为跑步而引发的补水现象,会更有利于身体的排毒。跑步过程中出汗也是一种很好的排毒方法。
午后跑的坏处:
①相对于早晨和夜晚,午后的紫外线辐射会更强一些,如果不做好相应的防晒措施,皮肤很有可能被晒黑或晒伤,尤其是夏天。当然长期较强的紫外线辐射也有可能引发皮肤癌。
②午后这个时间段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最忙的时候,所以往往是无法坚持到底的,除非你的工作、学习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去自由选择。
让你选择夜跑的理由:
结合当前生活现状来看,绝大多数跑者青睐夜跑。
①夜跑对于大部分跑者来说会更方便,因为时间充裕,既不影响工作,又不影响学习。
②夜跑可以让人更加放松,缓解忙碌一天之后的压力,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跑步锻炼中去就好了。
③夜晚是一天中氧气含量较多、空气质量较好的时候,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跑步对身体健康更有利。
④夜跑减肥更有效果,因为晚上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有利于脂肪的燃烧。
⑤夜晚身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相对较少,这就能很好地避免血栓的现象。
⑥夜跑还可以改善人的睡眠质量。
夜跑的坏处:
①夜晚的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在夜间跑步很容易发生意外。
②夜晚温度低,刮风的几率也比较高。跑步出汗后,皮肤的毛孔都是打开的,这个时候频繁地吹风容易生病。
所以不管你在什么时候跑步都是存在利弊的,但如果选择不跑,那肯定是最错误的决定。
来自《跑步指南》/王雄钧
科普永定
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为创新驱动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