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占卜是如何赢得古代帝王垂青的

乌龟,不只是动物,在现代汉语中,它还是骂人的话,比如说:“你这龟孙儿”,但是在古代,有人却以乌龟自比,还有很多人的名字中有“龟”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秋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天庄子正在优哉游哉地钓鱼,楚王突然派来了一位使者,用十分隆重的礼节邀请他到楚国做大官。庄子就跟使者说:“听说你们楚国有一只三千多岁的老乌龟,死了以后被你们楚王用华丽的丝巾包裹着甲壳,恭恭敬敬摆到了供奉列祖列宗的庙堂之中。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即使受到了这么好的礼遇,这只乌龟也并不快乐!对它来说,还是在泥水里面自由地游来游去更开心啊!”

庄子只想悠然自得当个隐士,所以把自己比作是一只自由自在的乌龟,宁愿默默无闻地生活在泥水里,也不愿意被供奉到庙堂之上被人崇拜。

今天的我们可能会有点疑惑,为什么庄子会说自己是“乌龟”呢?毕竟我们日常中谈到乌龟时,多半都带着点骂人的意思,尤其是对男人来说,被人称作乌龟更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憋屈,有种被绿了的节奏。

你可能想不到,在很久以前,乌龟曾经是我们祖先崇拜的图腾,带着强烈的神性色彩,要不然楚王又怎么会把乌龟的甲壳供奉到祖先神庙之中呢?

清朝末年,有一位名叫王懿荣的金石学家,偶然一次生病了,于是去药房拿药。可能是出于某种敏感的职业直觉,他发现自己吃的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居然有一些像文字的东西。

王懿荣先生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种文字可能是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极具考古价值,于是开始收集这种曾经被当做药材的“龙骨”,再加以辨认,终于确认了它的来历。

原来所谓的龙骨,其实是三千多年以前商代人用来占卜的工具。他们把想要卜算的事情写到乌龟的甲壳或者其他动物的骨头上面,然后再把这些甲、骨放在火上面烧,骨头受热以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在古代人看来,这些奥妙无穷的裂纹代表的就是上天赐下的旨意。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占卜当然是一种迷信活动,不过那些留在甲骨上面的文字却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没有这种占卜活动,可能就没有我们今天称作“甲骨文”的商朝文字。王懿荣发现了龙骨的秘密之后,众多文化学者立刻投入了对这种文字的研究,现在已经大体上完成了对它的解读。

在上古时代,“卜”这个字的本意就是用火来烧龟壳,让它产生裂纹,从而解读吉凶祸福。所以《礼记·曲礼》中说“龟为卜,蓍为筮”,也就是说,龟甲和蓍草一样,都是古人心目中和鬼神沟通的神器。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周时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小事则筮,大事则卜”,认为龟甲的神性比蓍草还要更强一些。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了春秋时代,当时晋献公想要娶一个名叫骊姬的美女,用龟甲占卜,结果是不吉利;而用蓍草再做卜筮,结果却是大吉大利,于是晋献公就相信了蓍草。这时候为晋献公做占卜的“卜人”悠悠叹道:“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可见龟壳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仍然是非常神圣的。

为什么龟甲在祖先心目中的地位这么高呢?有可能是相比其它动物来说,行动缓慢的龟鳖容易捕捉,而且肉味鲜美,很早就成为了祖先们的食物来源。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爬行动物活得很长,就又就给它染上了一层金色光环,认为乌龟是长寿的象征。当然它们奇特的身体结构和别致的甲壳也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近年来的考古挖掘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就有墓葬中使用了龟甲和玉龟来陪葬。当然,常年烧龟壳占卜的商朝人对乌龟更为熟悉,他们铸造的一只“作册般青铜鼋(龟鳖类的一种)”,就让人叹为观止。

这只青铜鼋背上刻有铭文4行33字,记述丙申日,商朝国王和一个叫“作册般”的人来到了洹水岸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鼋,商王射了一箭,作册般佐射了3箭,全部命中。开心的商王将射获的鼋赐给了作册般,并铸造了这个青铜鼋做纪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它的背上还嵌着4根箭矢。

春秋战国时代,龟甲逐渐被蓍草取代,退出了占卜用具的行列,但是乌龟却一跃成为了人们崇拜的灵物,和龙、凤凰、麒麟等传说中的神物,甚至圣人并列。比如后世记载当时礼仪文化的《大戴礼记》中就说:“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礼记》中也说“麟、凤、龙、龟谓之四灵”,有趣的是,被列举出来的这些动物中,只有乌龟是真实存在的。

在古人的心目中,乌龟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的长寿。就像《礼记·曲礼》中说的:“蓍之言耆,龟之言久。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也。”《史记》中还讲过一个故事,说南方有一位老人,用一只龟来支床脚,一直过了二十多年,老人病死了,家人想把床移走,结果龟竟然还活着。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乌龟长寿的秘诀在于它新陈代谢比较缓慢,可以长年累月不吃东西。

不过很可惜,乌龟的寿命也不是无限的,古人想象中乌龟可以活好几千岁,这也是一种误解,就像三国时代的曹操在《短歌行》中说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尽管乌龟比我们人类活得长,但是也长不了太多。目前我们知道最长寿的龟是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岛屿上的象龟,它也世界上最大的陆生龟。象龟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为食,可以活到多岁。至于我国土产的草龟,可能活个多岁就很了不起了。

我们知道,很多神话传说都成型于春秋战国时代,这样一来,乌龟也就在很多神话故事中拥有了特殊的地位。比如战国时代诗人屈原所写的《天问》中就说:“鳌戴山抃,何以安之?”,鳌,就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巨大的龟鳖。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背着一座像山一样大的小岛,在海洋里游来游去。

世界上确实有长得很大的龟。目前我们发现的最大的龟鳖类动物是一种叫棱皮龟的海龟,最大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公斤。

古人对龟类的背负能力有着莫名的自信,可能是因为它们底盘低的缘故吧。

到隋唐时代为止,乌龟还是一种神圣且惹人喜爱的动物,因为唐代出了很多名字中带龟字的名人。其中最出名的可能要数宫廷乐师李龟年,就是诗圣杜甫所写《江南逢李龟年》的主角。甚至直到南宋,陆游还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龟塘病叟”,也是在南宋,还有一位名臣王十朋,字龟龄。不过,从元代以后,我们就很少见到名字中带“龟”字的名人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锅首先要扣给写《说文解字》的许慎老先生,他在书中的“龟”字条目下写道:“龟,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蛇)。龟头与它(蛇)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蛇)为雄。”意思是说龟这种动物只有雌性没有雄性,要生育后代,就需要蛇来帮忙。在传统神话中,这个蛇和龟纠缠在一起的形象,又被称作“玄武”,是道教所谓“四象”中的一个,居于北海,掌握着水的威能。

这个故事到了市井中有了另一种解释,认为雌龟的丈夫眼睁睁看着自己妻子和蛇交配,非常丢人,所以那些妻子出轨的人,就被称作是乌龟。明代学者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写道“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为乌龟,盖龟不能交而纵牝者与蛇交也。”不仅仅在我国,在世界任何一种文化当中,被别人抢走妻子都是一种特别屈辱的体验,所以乌龟也就慢慢变成了对男人的辱骂。正如《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写的“顺口溜”:女儿悲,嫁个丈夫是乌龟。

那为什么乌龟又被蔑称为“王八”呢?据说最早的来历是宋代欧阳修撰写的《新五代史》:“王建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盗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也有人说,世上有八项德行:“教、悌、忠、信、礼、义、廉、耻”“王,忘”谐音,于是“王八”演化成“忘八”,也就是“无耻”了。世界上最无耻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妻子被人霸占了,于是王八也就成了乌龟的代称。

不过我们今天所说的“王八”大多数时候是指龟的堂兄弟,同属龟鳖目的鳖。那么龟和鳖该怎么区别呢?一般来说,龟的壳比较硬,上面有格子,鳖的壳比较软而光滑没有格子;龟头更圆一点,鳖的头则是三角形的;还有就是有淡水龟,也有咸水龟,而鳖只能生活在淡水里。不过对我们吃货来说只有一个区别:鳖比龟更好吃。

赞赏

长按







































济南白癜风医院
卤米松乳膏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linxiaz.com/lgzq/1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