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大侠只会砍人,只会砍人的,基本上活不出一两页,就好比海盐帮那帮人,一股脑去抢屠龙刀,结果没几页书,就死了一大片。
真正的大侠其实都是斜杠青年,多才多艺着呢。
我的男神黄药师,这位老爷子琴棋书画医卜星象就没有不会的,女儿黄蓉虽然不怎么长进吧,就那一手烹饪手艺,至少就是国家级大师的段位。
令狐冲的酒道、张无忌的医术、段誉的围棋、任盈盈的琴艺,就算是蓝凤凰还会养个水蛭,林平之还能把福建山歌唱得像模像样呢,否则怎么能勾搭上他的大师姐呢。
今天不说别的,专门说一下大侠的书法问题。因为写字嘛,谁都多少会点,不像弹个古琴吹个萧,艺术门槛比较高,即便像令狐冲那么聪明的人,也要学上一两个月,才能入门,这个太难了,所以,书上主要的大侠基本都能写两下子,书法对于属于江湖群豪来说,基本属于喜闻乐见的入门级艺术。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喜欢书法,所以才发觉大侠们也有此同好。
言归正传。
要是论书法,江湖座次可就大不一样了。武功高的,不一定写的好;武功差的,说不定书法好。就好比秃笔翁,那一手书法出神入化,已经大有张旭风范,只可惜被令狐冲打得七零八落,一招都使不全。
先从书法最差的人说起。
书法最差的,非张无忌大教主莫属。
在新修版的《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妥善料理了明教大事,天天闲的没事,就想起来练练书法。
张无忌会九阳神功,身上手上的力道之大,倒拔垂杨柳也没问题;张无忌还会坤乾大挪移,手上力度分辨之精确,几乎是一羽不能加。
然而呢,别看张无忌手上功夫这么牛逼,他就是控制不了一只小小的毛笔。此后两百年,韦小宝遇到了一个传教士,传教士拿起中国毛笔写字,就觉得“毛笔柔软无比,笔划忽粗忽细,说不出的别扭。”
张大教主的书法水平,也就和外国传教士类似,这忽粗忽细的模样,像极了小学生涂鸦。直到再三百年后,努尔哈赤的后裔启功先生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写字可不是说力气大的人,写出的字就会有力道,所谓的书法力道,其实是写字的轨道准确。
只不过,当年江湖上并没有一个《书法秘笈》之类的供张无忌参考,只好让张大教主以一笔丑字行走江湖了。当然了,当领导的也没几个写字好的,反正大家看的是内容,又不是书法,不写错别字啥的,就不错了。
江湖上书法水平处于中级段位的,那就大有人在了。
比如黄药师的夫人默写的《九阴真经》,字迹是这样的“楷书缮写,字迹娟秀“;再比如任盈盈的簪花小楷,以一夜的时间,能给情郎令狐冲,抄出一本《清心普善咒》的琴谱,此情此景,我见犹怜。现在,我有几个女性朋友,都能写出一手温婉可人的小楷,高手都在民间呢,额,准确的说,都在我身边呢。
再比如,泡妞高手段正淳就是书道中人。古代泡妞有“十句真言”: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处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钓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才情第一等就是要书法好,段正淳贵为大理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笔好字是肯定的,在大理阮星竹的闺房里,就有一幅他自己手书的小词,“字迹圆润,儒雅洒脱”、“秀丽圆熟,间格整齐”,高明算不上多么高明,不过,泡个妞足够了,决对的加分项,阮星竹估计也是喜欢书法的,一看到这字,必定会说:“段郎,没想到你人好,字也好。”
能玩到段正淳这一手的,江湖上也就是慕容复可以比比,慕容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绝技善于模仿各家武学,所以这位仁兄,也非常善于模仿各种名家笔迹,就连阿朱阿碧这些贴身的丫鬟,都分辨不出。
其实,浪迹江湖的武林豪杰,哪有这么多风光旖旎,更多的是金戈铁马,刀口舔血,不信看看“带头大哥”写给丐帮帮助汪剑通的书信,“歪歪斜斜、瘦骨棱棱”,“一眼而知出于江湖武人之手”。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当年萧远山遭到中原武林人士伏击,家破人亡,愤而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来智光等人捶拓下来,交给萧峰,萧峰只见“笔划雄健,有如刀斫斧劈。”
这些江湖人物如此刚健雄强的字,是怎么写的呢?大侠袁承志就给我们展示了一次。
那一天,袁承志要显露功夫,收服洪胜海,左手与洪胜海切磋,右手写字,用上了周伯通“分心二用,左右搏击”的手法,“袁承志坐在椅上右手书写不停,左掌潇洒自如,把对方来招一一化解。”洪胜海一套拳打完,袁承志一篇文章也写好了。那么,袁承志书法水平如何呢?但见“这一百多字书法甚是平平,结构章法,可说颇为拙劣,但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并无丝毫扭曲涂污。”
书法虽然不怎么样,下笔力道十足,这毛笔的运用可比张无忌强多了。如果大家想象不出这类江湖豪杰写的字是什么样子,不妨去网上找找传说中岳飞写的《满江红》,满篇剑拔弩张,可以想见仿佛。
武功又好又真正能得书法三味的,其实也是大有人在。
比如朱子柳就是“南国书法第一人”,朱子柳还能容书法于剑法,历朝历代各种笔法,当能拿来当剑法用,肚子里没有几本书,完全看不懂,朱子柳用的是什么招。可以这么说,朱子柳基本就是和秃笔翁一个档次的。
然而,这两个人书法剑法,并不是失误在技术上,而是失误在境界上。
喜欢写字,就认认真真写字,需要打人,就正正经经打人。愣是把写字和打人混在一起,这是把天下英雄当小孩子耍吗?所以,秃笔翁那两下子,就被一语中的的任我行骂得一无是处。认识不到位,窗户纸不说破,这两个人的境界,也就提不上去。
真正能把这层境界打破的,还要属张三丰、张翠山师徒两人。
张三丰文武兼资,吟诗写字,无所不能。当年,张无忌和周芷若要成亲,张三丰老爷子以百岁高龄,还能写“佳儿佳妇“四个大字送上呢,可见张三丰的书法造诣。
时间倒退他八十寿宴之时。那一天,张三丰得悉爱徒重伤垂死,伤心欲绝,终宵难眠,站里在中庭反复书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24个字。此时此刻,张三丰想起了王羲之的《丧乱帖》,“一笔一划之中充满了拂郁悲愤之气”,这一下子就让旁边观看的张翠山,在书法剑法上,领悟到一个新境界。
张三丰以手代笔,以笔意化为剑意,“只见他写了一遍又是一遍,那二十四个字翻来覆去的书写,笔划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阖,宛如施展拳脚一般。”一套“倚天屠龙剑法”凭空而出。
这是剑法,也是书法;这是书法,也是剑法。懂书法的,才能领悟其中的剑法,懂剑法的才能看到其中的书法,“其中包含的阴阳刚柔、精神气势,可说是武当一派武功到了巅峰之作。“别的人即便看了也学不会,张三丰自己就说:“我兴致已尽,只怕再也写不成那样的好字了。远桥、松溪他们不懂书法,便是看了,也领悟不多。”
只有二者兼备的张翠山,才能从张三丰这里拿到衣钵传承。后来,王盘山上,张翠山拿出了这套融合书法与剑法的“倚天屠龙剑”,才让同样文武兼修的谢逊,低头认输,“张五侠寓武学于书法之中,别开蹊径,令人大开眼界,佩服佩服。”
到了此时,金庸老爷子自己,也忍不住跳起来,自己大赞特赞张翠山的书法:“要知‘武林至尊’以至‘谁与争锋’这二十四个字,乃张三丰意到神会、反复推敲而创出了全套笔意,一横一直、一点一挑,尽是融会着最精妙的武功。就算张三丰本人到此,事先未曾有过这一夜苦思,则既无当时心境,又乏凝神苦思的余裕,要蓦地在石壁上写二十四个字,也决计达不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地。“
都把“出神入化“这样的顶级词汇用上了,遍览江湖世界,写字写到如此地步的,也只有张翠山一人而已;能以书法漂漂亮亮胜得过敌人保得住性命的,也只有张翠山一人而已。
且慢,难道说张翠山真的就是江湖上的书法第一人了吗?
非也非也。
江湖上,真正的书法第一人,乃是大字不识一个,一念书就头大的韦小宝韦爵爷是也!
韦小宝的墨迹极端珍贵。比张三丰老爷子的书法还珍贵,张三丰的书法现在据说还有流传,张翠山也写过不止一次的书法,然而我们的韦大人呢?他那种“乌龟王八丑书体”,在厚达页的《鹿鼎记》中,只展示过一次。
赶紧学习学习,这开丑书之先河的韦小宝大人,到底是怎么写的……
话说当年韦大人小宝爵爷亲自写字,属破天之荒,开万古之奇,在一方王羲之当年所用的蟠龙紫石古砚,磨一锭褚遂良用剩的唐朝松烟香墨,取一枝赵孟定造的湖州银镶斑竹极品羊毫笔,铺一张宋徽宗敕制的金花玉版笺,点一炉卫夫人写字时所焚的龙脑温麝香,“掌成虎爪之形,指运擒拿之力”……
吧唧一下,就在花笺上,滴答了一大点浓墨,吓得旁边的亲随,以为韦大人阳痿早泄。
这时只见韦大人,在浓点的左边,一笔直下画一竖,又在这一竖左边轻轻一点,以古来南北画宗之所长,运颠倒笔顺之神功,写成自仓颉以来未有之“小”字,亲随赶紧拍马屁:“大人的书法,笔顺自右至左,别创一格,天纵奇才。”书中都不由得赞叹:“钟王欧褚颜柳赵,皆惭不及韦小宝”。
就不多说了,就凭这字,进中国书法家协会没跑,不,必须当书协主席。韦爵爷要当书协主席,哪个不长眼的敢说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