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雷门易前两天,像大家一样吃着瓜看着戏,然后看到潘玮柏的老婆luna曾在微博上晒过放生祈福的照片。从她微博上来看,她还非常热衷于放生,几乎每月一放生,一放几大桶……当然,米感兴趣的是她放生微博下面的评论……在大家群起吃瓜的气氛中,如此多的人在这条微博下面讨论放生而不是生猛八卦,简直是瓜田界的一缕清风,分外和谐。其实嘛,把泥鳅放生到河里妥不妥,得考虑到那条河适不适合泥鳅生存以及河的生态现状。而且看她po的照片,她参与的放生也有可能是寺院组织,单纯说她瞎放生也不完全对……所以关于她的放生方式,这里不多做点评。不过后来又从别处看到,酷爱放生的luna,其实也是个皮草爱好者,这就有点迷惑了……你放生到底图啥呀。也有人从她的放生中找到启发……这瓜吃着吃着有点乐,受教了受教了关于放生,近年来引发的舆论不少,负面新闻也是一波接着一波了。以至于现在许多人一听到“放生”,就不理解甚至抛白眼。不怪大家刻薄,主要是这几年的放生乱象实在太多。以前也有粉丝在后来询问过相关问题,但米对佛教研究不算多,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写过。看到关于放生的的讨论越来越多,还是借机聊一下吧。在此之前,先表明下我们的立场:我们不反对放生!提倡专业指导下的放生活动!反对无脑放生!跟风放生!随意放生!放生的真意很多人放生,是因为一句话“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为了说明其权威性,有人还会顺便说一下出处,来自《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中却是有这么一句话,但原文却并不是放生第一,而是“不杀第一”。很明显,有人篡改了经文,放大了“放生”的功德。“一切宝中,人命第一;人为命故求财,不为财故求命。”以是故,佛说十不善道中,杀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何以故?虽在富贵处生,势力豪强而无寿命,谁受此乐?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罚、刑残拷掠以护寿命。”《大智度论》从理论上来说,“不杀”的涵盖范围肯定是远远大于放生的,若以放生为第一,那绝对是对佛经的侮辱,放生只是从不杀中衍生出来的一部分。如果“不杀”是个整体,那放生可能不到整体的1/10。更有趣的是,很多人不仅没理解“不杀”,连“放生”的理解也不够。若是把“将生物放归自然”理解成放生的唯一途径,那就是对“放生”最大的误解。在因缘果报的说法中,每件事、每句话,甚至每个念头都是因、是种子,如果这个因恰巧遇到了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结出果,果又诞生更多种子。《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指婆娑众生,起心动念很难有好的念头,不好的念头作因,则有恶果、孽缘,伴生众多恶业。所以杜绝恶念,便是杜绝恶业。如果一天不生念,从长久来考量也是拯救了将来的诸多生命,这也是“放生”。不生恶念便是放生,而执着于“放生”的外在形式,虽称不上“恶念”,却会催动恶业,反而可能会杀生。放生的兴盛导致相关产业链大获利益,经常是放生者从商家那买动物去放生,前脚放生,后脚又被打捞捕捉,继续变成商品,供下一批放生者购买放生……循环往复。放生者还停留在第一层,商家已经想到了第五层。若你的放生也属于这个循环,那就不是积功德,而是损功德。可惜的是,许多放生者并未对放生本质有深入研究,而是执着于外表形式。加上一些商家和既得利益群体的错误引导,也就引发了越来越混乱的放生乱象。当代放生乱象这几年放生的混乱场景,可以总结成几类:01杀生型放生有些放生爱好者不明白物种特性逮着像龟的就放生到河里逮着像鱼的就放生到湖里却不知道龟有水龟、陆龟、海龟之分陆栖生物放生到水里,掉头往岸上跑还兴奋地以为是:“这生命舍不得我,不想离去”个别执着的放生者还直接放生到湖中心殊不知放生下去的生命几分钟后就该提供超度服务了所谓的好心做坏事,大抵如此年,泰国有信众放生龟类但很多被放生的龟类其实是陆龟不少陆龟被活活淹死被淹死的陆龟国内放生者分不清海龟、陆龟、水龟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将扇贝这种显而易见的海鲜放生到淡水中放生放出杀业,啼笑皆非02物种入侵型放生入侵物种是放生中尤其要规避的若是放生了此类生物简直就是释放了一个生命收割机最典型的就是巴西龟和牛蛙巴西龟巴西龟又称巴西红耳龟幼龟虽然可爱温顺但成年龟极具攻击性是鼎鼎有名的生态杀手放生到世界任何地区几乎都能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位列全球种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牛蛙与巴西龟的杀手等级不相伯仲同样是全球最强种入侵物种中国目前受物种入侵影响很严重了放生这些危险物种,实在是大恶业03迷惑型放生大多令人迷惑的放生方式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有点“刷功德”的嫌疑就像淘宝刷单、视频刷播放量一样两年前在天津出现“放生矿泉水”事件一个台湾佛教团体的法师带领信众在天津海河永乐桥附近放生矿泉水现场还摆放了很多矿泉水理论依据是“一瓶水里有八万四千虫”放生一瓶水,可到账八万四千功德这不禁让我生疑,按照这个理论那每喝一口水的话……是不是都会落入无间地狱?这些人都不喝水的吗?最近又出来一批放生牛奶的……这种刷功德式的放生网上有条漫画讽刺得比较到位这些放生到底是功德还是功利界线已经很模糊了名为放生、实为功利的嫌疑颇大另外还有种有争议的是放生鱼子放生鱼子是一直很受欢迎许多正规寺庙和和尚也有放生鱼子的但我不明白这种放生到底合不合适总觉得听着有些别扭鱼子是生命吗?放到水里能活吗?而且放生鱼子的目的似乎也是因为鱼子体积小、数量多所以获得的功德量会“非常多”不免也有“刷功德”的嫌疑。大家可以对此在评论区留言探讨一下话说回头,这几种放生方式虽然迷惑但不可否认对环境和其他物种危害最小04恐怖型放生论恐怖放生行为,莫过于放生蛇6月网上有个“三岔湖放生蛇”的热门话题后来三岔湖官方辟谣说不是在三岔湖发生的不过地点在哪并不重要主要是满江蛇的场景实在让人不舒服还有个别极度缺心眼的,到处放生毒蛇连人员密集的公园里面都敢放生眼镜蛇难道在这种人的眼中眼镜蛇是命是功德,人命啥也不是?这个新闻中,似乎是为还愿放生眼镜蛇如果考究一下我国的“放生”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些放生行为不是新鲜事几千年时间里,放生的本意都在发生变化不只是关系到佛教的善恶功德还会有其他讲究中国放生史中国的放生,在佛教传入以前就已经有了。据史记上记载商朝开国始祖成汤是位仁德贤君,为人处事,上体天心下顺民意。有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里。”成汤见此情景,感叹地说:“猎人这样网罗捕捉,不只手段残酷,而且鸟兽势将绝种,违逆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改祝祷词说:“愿向左的,快往左逃,愿向右的,快往右逃,愿上飞的,速往上飞,愿下逃的,速向下逃。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中。”这就是著名的“成汤解网”之事,也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网开一面。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放生则是一种“君子仁德”的象征,孟子有“君子远庖厨”的理论,也是这个讲究。《列子·说符篇》也记载了“周简子正旦放生”的故事:邯郸有人在正月初一时献斑鸠给简子,简子很高兴并且重赏了来人。有门客问简子为何这么做,简子说:“正旦放生,可以显示恩德。”但门客却说:“人们都知道你要在这天放生,就会争相去捕获鸟兽来献给你,那样因此丧生的鸟兽会更多,你要真想放生不如禁止人们在这时捕猎,不然先捕猎而后在放生,所显的恩德抵不过过失。”简子听到后大为赞同,并用“禁民捕捉”来取代捕物放生,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禁止屠钓的记载。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人开始用放生来获得“恩德”,同时也出现了因放生而捕鸟抓兽的一批人。太阳底下无新事,因放生而出现的“抓捕产业”,三千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只不过是在不断复读。那时候的放生是为了展示“仁德”,并未有功德的意思。佛教传入中国后,为“放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超越了原有的“仁德”的限制,赋予了“功德”这种与老百姓生活更贴近的说法,就越发受人支持了。但关于放生的乱象,却并未有多大改正,唐宋时期都有很多放生乱象。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后世对放生的功能性就有点过度强调了。其实佛法修行的方法有许多:持戒、禅定、诵经、抄经、发菩提心、行善等等都可以,修行可修“六度万行”,放生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比其他修行方式要强。若是带着功利心参与放生,甚至会适得其反。如今“放生热”如此受捧,狂热信奉者大有人在,不禁让人感觉“有传销内味了”,显然有些病态了。放生要保持初心,科学合理放生。最后说一些放生建议,不过我们并非专业佛学号,恐怕说不到位。专业的事情听专业团队的,下面就用玉佛寺的公开放生建议,借花献佛~放生的建议“放生”作为一种培福修行的方便法门,不光要求放生者有救命护生的行为,还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智慧,不然便有“好心办坏事”的可能。对于当地尚未出台相关政策的放生者而言,可遵循如下五条建议:01不固定不固定时间、地点采买和放生避免放物类被人再次捕抓02不贪量随个人发心不以放生多少作为标准慈悲至上,心诚为要03细心周到选择人烟稀少、适合物类生存的地域同时也不会因放生而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尽量做到周全完备!若个人无法判断上述因素可以报名参加寺院相关的放生活动。04简单迅速如在夏季放生放生的生灵极易在运输过程中因闷热缺氧而死因此放生过程宜迅速从简。05多吃素放生尚需采买、选址、放归,而时间、精力有限的善信便可以选择吃素。餐桌是我们最大的放生池有一人吃素,便少一人杀生有一餐吃素,便少一餐众生被杀。放生简化版仪轨:佛教中的放生不是简单放走了事,因为这只能帮助它一时,而对它未来的轮回受苦则很难起到救济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放生的基础上,佛弟子往往又为它念佛诵经,帮助它在轮回中种下善根,知晓修行,终得解脱。如果时间有限,则可为其授三皈依如下。“诸佛弟子,汝等不闻三宝,不解皈依,所以轮回三有,今堕畜生。我今授汝等三皈依法。汝今谛听,诸佛子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三遍)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念三遍)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念三遍)汝等佛子,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从今以往,称佛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念三遍)从今以往,称法为师,更不皈依外道典籍(念三遍)从今以往,称僧为师,更不皈依外道邪众(念三遍)想心愿达成不一定需要借助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