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9/5470751.html
大宋景德年间,江陵府下,有一林姓农户。林家上下,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干点体力活,靠老天爷吃饭。林父以捕鱼为生,林母则是干点农活。
林家老年得子,取名叫林来福。这还是在来福出生时,一个过路的道长给取的,意在能给林家带来好运。临走时,道长给林来福算了一卦,说他二十岁时有一劫数,需尽早完婚,说完就飘然离去了。
这事,他们并没有告诉儿子。林父林母每天都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地干活,到头来,还是没有多少余粮。别说让林来福娶妻生子了,自己家也只能图个温饱。
值得欣慰的是,林来福很懂事。7岁开始,就跟着父母,或下河捕鱼,或下田干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邻里邻居的,都夸他是好孩子,孝顺。
就这样,一晃8年过去了,林来福也长大了,也到了适婚的年龄。他们可是没有忘记道长所说的话,一直在张罗着这事,他们可不希望林来福有什么三长两短的。
可是,天不随人愿。本来张家愿意嫁女儿给林来福,可是他却嫌弃张家女儿长得肥头大耳的,粗手粗脚,死活不肯娶。前前后后,媒婆给介绍了五家的姑娘,都被林来福嫌弃了。
这可把林父林母急死了,找来儿子问道:“儿啊,你怎么这么挑三捡四的呢,莫非你有喜欢的姑娘?”
“爹,我有我喜欢的人,就是隔壁村吴家的吴秀儿,她长得可好看了,上次拿鱼到隔壁村的时候,我碰到过。”林来福有点害羞地说道。
“好,明天我们叫上媒婆一起,上她家去提亲。”林父说道,出门去找媒婆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子两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吴家人说林来福简单异想天开,一个捕鱼的,温饱都是问题,居然还想娶他闺女。他女儿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肤白貌美,将来要嫁个有手艺的人,像张铁匠的儿子,方木匠的儿子等,怎么也轮不到一个捕鱼的。他林来福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本事不大,想法却是不小。
为此,林父还气出了一场病,躺在床上休养。林来福看着卧病在床的父亲,辛苦劳累的母亲,满是愧疚之色。
“爹,你别在意别人说什么,我们不偷不抢,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我们不丢人。”林来福紧握着父亲的手,想要安慰下父亲。
“孩子,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但没有能力的人,很难有选择的机会。吴家人说得也对,有手艺才能更好地生存,才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家祖上三代,只想着过好安稳的日子,没想过去改变什么,所以几代下来,都是穷苦命,人穷志志短啊!”林父叹息道。
“你还小,还有大好的机会,你出去找人学一门手艺吧。这样你才能选择想要的生活,选择想要娶的妻子,”林父说道。
“只是,别人的手艺,都是一代代相传下来的,那是人家的饭碗从不外传的,你想学也不一定有人愿意教你,切莫强求!”林父吩咐着。
“爹,您放心好了!我们现在虽然穷,但只要我们志不短,坚持不懈地改变自己,总有一天能改变我们家的命运的。如果我不行,那就让我未来的儿子继续去改变!”林来福说着,此时在他心中已下定决心,不学成手艺,绝不回家。
第二天早上,林来福背起行囊,告别父母,离开了家。
邻居们知道了林来福要外出学艺的事情,都纷纷嘲笑他们一家。都说小的不懂事,大的也跟着胡闹,老老实实捕鱼和种地多好。穷苦人家,就要认命,别异想天开了。
林父听到了邻居们的闲言碎语,喝斥说:你们要认命,那是你们的事。既然我儿有梦想,那我就会让他勇敢地去追求,哪怕前面刀山火海。
林来福风风火火地赶路,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子上,欲拜一位张姓铁匠为师。
他找到了铁匠,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刚说明来意。张铁匠就发起火来:“好你个林来福,你还敢上门来。还想学我手艺,你做梦吧,赶紧滚!”
原来张铁匠就是他嫌弃的姑娘的父亲,之前不想娶他女儿,现在上门拜师学艺,只怕没有可能了,林来福无奈地离开了。
几天后,他又去到另一个村子,找到一位手艺好的木匠,想要拜其为师,还是被人拒绝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被人无情地拒绝了无数次。但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向前,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一年了,林来福风餐露宿,一边打短工,一边找人拜师。虽然都被人拒绝了,但也没有熄灭心中熊熊的火。为了父母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自己能娶到中意的妻子,继续坚持着。
前几天在打短工的时候,听到别人说一个叫桃花镇的地方,有个姓林的木匠。他想要去那里碰一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成功拜师。
时值夏季,骄阳似火,林来福停在了一个小河边,打算洗手洗脸也好凉快凉快。突然间,他发现在一处石堆中,有一只大乌鱼四脚朝天。这时候,天空中的太阳正火辣辣地照射下来,那乌龟若是没有人帮忙,时间久了,肯定会丧命。
林来福不忍心其丧命,快步向那石堆跑去。
那乌龟听到沙沙声,伸出头,转过来看着林来福。乌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眼眶中仿佛带着泪水。
林来福二话不说,当即将老乌龟身旁的小石头搬开,又将它的身子扶正起来。老乌龟四脚着地之后,慢慢游回河里,在那转来转去,这是在感谢林来福。之后便往河水深处爬去,很快消失不见了。
救完乌龟,林来福也没太在意。随即在河边找了个地方睡了起来。谁知林来福入睡之后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只见刚才救下的那只老乌龟竟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着林来福道:
“多谢小伙子救了我,不然我的老命就没了。此行不要白天登门,黄昏后再去,切记!切记!”
说完这些话后,老乌龟的身影便消失在一阵白雾后。
林来福被吓得一个激灵,马上惊醒了,想起父亲常说的万物皆有灵性的话,到晚上去拜师,能道就可以成功?于是决定等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才登门拜师。
到了黄昏时分,林来福来到了林木匠府上。他找到林木匠,然后恭恭敬敬的行礼,并说明了来意。哪知林木匠说道:“你可听说过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且,我这手艺都是代代相传的,只传本家人,这是祖训。我看你也不像是坏人,我有一女儿,如果你娶了她,我就传你手艺,如何?”
林来福不肯,说自己已有喜欢的人,如果娶了你女儿,对她并没有好处。
林木匠冷哼一声:“哼!那你走吧,我是不会教你的,除非你答应我的条件。”林来福再三请求,想换其它条件,但没有成功。
他不甘心就此离开,就跪在了林木匠家门口,想让林木匠看到自己的诚心。可是林木匠却是不为所动,扭头就回了里屋。
“小伙子,来帮大娘搬一下东西吧,别跪着了。”一个中年女性的声音在后面响了起来。林来福转过头来,看到一个妇女赶着一辆马车,车上装了不少东西。
他打算帮完忙,然后继续回来跪着。于是起身,帮妇女把一些空桶和黄豆搬了下来。从交谈中,林来福知道,中年妇人是林木匠的妻子,刚从外面卖豆油回来。
妇人为了感谢林来福,热情地挽留他在家里一起吃顿晚饭。闲聊中,妇女说到,他相公林木匠这人,一旦决定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她也从谈话中了解到了林来福的为人,让林来福别跪了,再想其它办法。
看着林来福不知所措的样子,妇人叫林来福暂时在这里住下来,平时帮帮她的忙,就当是房租和饭钱了。林来福以为妇人只是想当他是苦力,后来才发现,妇人是在教他东西,他很庆幸当时同意了。
这就样,林来福在林家住了下来,每天帮着妇人搬东西,工作很认真。一开始只是做着粗重活,后来妇人慢慢教他如何选黄豆。
有一天,妇人找来林来福问道:“你觉得我卖豆油和做木匠比,如何?”林来福不解,连忙摇摇头。
“木匠做出来的东西,很贵,但实用,可以用很长时间,也就是会很久都不用换新的。我的豆油,一次性消耗品,天天用,又便宜。你觉得我这做豆油的手艺,比木匠差么?”女人解说道。
林来福恍然大悟,从此工作更加卖力,妇人看在他为人不错,工作也很卖力的份上,慢慢地把如何制豆油,如何吆喝卖豆油也教会了他。妇女不是师傅,却胜似师傅,教他手艺,教他做事,教他做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跟在妇女身边刻苦工作四年,终于出师了,成为一名制豆油师。本来林来福两年就把所有东西学会了,但是他依然多留了两年,为了答谢妇人的传艺之恩。
林来福学成归来,林父林母自是很高兴。自此,林来福努力卖豆油,附近十里八乡都有他的足迹。林家的生活也大大提高了,但他始终记得一点,就是不到桃花镇上去卖。
此时,吴家人也听闻了林来福手艺学成的消息,找上门来,想要撮合他女儿吴秀儿和林来福。林父林母自是没有意见,因为离道长所说的劫数之间,只剩一年时间了。但没有马上做主,而是说晚上和儿子商量后,再答复。
晚上,林父林母就跟儿子说,他以前想娶的吴秀儿家人,上门来说亲了。本以为儿子会很高兴,会马上答应的,然后了却心中的顾虑。
林来福却说:“爹,娘,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心里有别的人了,就是高家的高秀娟。”林母大怒,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能三心两意的,见一个喜欢一个。难道那个人比吴秀儿还好看?”
林来福说道:“娘,我并不是花心,而是看清楚了一个人的本质。我们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你看吴秀儿,虽然长得很好看,可是在家滴水不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当街骂老人,像个泼妇一样。”
“一个什么家务,农活都不会干的人,一个当街骂老人的人,会是一个好妻子么?万一娶回来,难道要爸妈你伺候她?难道让她骂你们?我是不会娶她的。”
“但是,高秀娟就不一样了,虽然人是普普通通,但自小跟在父母身边,家务农活样样会。温柔,脾气又好,肯定能帮上娘你的忙,还会孝顺您。”
就这样,林来福娶了高秀娟为妻。成亲那天,道长再次出现了,恭喜了一翻林父,终于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然后道出了劫数的实情。原来,那只是一个幌子,并没有所谓的劫数,道长只是给林家一个磨练,让他们有机会改变现状,拥有更好的生活。
林来福所说不假,结婚后,高氏很是贤惠,持家有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操持家务孝顺公婆。
反观吴秀儿,她后来如吴家人所愿,嫁给了张铁匠的儿子。没过多久,她的本性就显现出来了。做啥啥不会,做啥都嫌累。要公公婆婆伺候着,还经常和公婆吵架。
到了此时,林父林母才认同了儿子当初的选择,庆幸没有干涉儿子,逢人就赞他儿子有远见。
高氏的到来,让本来就蒸蒸日上的生活,更加是锦上添花,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笔者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
就像文中的故事一样,林父祖上三代,都是没想过改变自己,只想安稳地种地捕鱼过日子。直到一个道长,假意说他儿子有劫难,让他感觉到了危机,才敢于改变现状。
林家,一个普通的穷苦家庭,为了儿子的自由婚事,勇于鼓励儿子出门求艺,敢于不向命运低头。而他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父母以后的生活,坚持不懈地求学,在一个善意的举动下,阴差阳错地学到了别的手艺。不以善小而不为,试想,如果当初不帮妇人一个忙,那么林来福怎么可能做到后面的事情呢。
娶妻求淑女,不能只看外在,人品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吴秀儿一样,光有好看的皮囊,有什么用,娶回来也不会幸福吧。林来福前后的改变,正是他看清了,明白了这一点。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在文中,林来福学会了妇女的手艺,完全可以在桃花镇上卖豆油,和妇人竞争。但他没有,因为他懂得要感恩。
人生在事,我们要懂得感谢那些在我们人生中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想要有更好的选择,就必须拥有真本事,而不是眼高手低。想得到的东西,就要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