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扁平疣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2972.html
?写在最前面的话?
年,为了一个念想,一个人踏上了西藏之旅。在那里,一个人看了宏伟的布达拉宫,一个人看了历史悠久的大昭寺,一个人看了尼洋河两岸的树葱绿到金黄……到达过藏王墓,看西藏古文明发源的山南地区;到达过八一镇,看沐浴在日光中的南迦巴瓦,十一年过去了,一切就像还印在脑海里。
这一路的风景多的难以记录,蓝天,白云,大湖,古寺,月光,日出,红白相间的布达拉宫、熙熙攘攘的大昭寺,灰黄的扎什伦布寺,空旷寂寥的桑耶寺……记忆不可避免的蜂拥而至,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如此多的语言来描述,那就从林芝开始吧。
林芝有最美的桃花,有最美的雪山,有最美的黄叶,也有最美的雅江。我怕落笔让那美染了凡俗的尘,也许是私心想把最美的记忆留给自己。
——记在林芝梦醒之前
老话说:agoodbeginningishalfdone。为了凸显我那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乘兴而归风光大赏的满足,首先就从一个平淡无奇的清晨说起。
林芝行跟的是朋友组织的散团,价格,这里多嘴一句,西藏真不贵,起码比起内地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人文景观来说,厚道的不是一星半点,跑题了两句,就是想忽悠看字儿的孩子快去消费罢了。
书归正题,我自小就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孩子,知道一早开拔自然不肯多睡,当然,过分的兴奋是我半个多月中最严重的高原反应,走到哪里都一副甲亢的怪样子,自然,玩的满足开心呢……导游通知的是6点,我怀揣着期待总也不想怠慢迟到,起了床就在屋子里转悠,生怕就这么被丢下,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怎么都没有等到导游的电话,一脸落寞的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路口等车去,于是,提着大包小包,相机外套,独自经过门前沉睡的藏獒,穿过沉静的路灯,踽踽独行在清晨的拉萨。高原的气息很清甜,直到现在鼻翼四周似乎还弥漫着藏地稀薄的空气,阻止着我不理智的大口呼吸……就这么走到路口,我没有疲惫、没有气短,有的只是心中无限的渴盼。
拉萨郊区的街头很冷清,戒严的拉萨街头很冷清,高原的清晨街头很冷清,在这冷清叠着冷清的气氛里,我无比踏实,因为,窄窄的马路对面是两个值夜班的武警,也许还不到20岁,但是,却让我的心踏实、安定。我看着他们,他们看着我,我们没有微笑、没有致意、没有一切可能出现的表情,他们的心里是对这样一个独自站在街头的汉族姑娘的猜测,我的心里是对他们的敬意,不相干的,因为有他们,我可以怀着焦灼的心情看高原的日出,看那太阳慢慢在山峦刷出红光,然后,低矮的天空就由远及近的呈现着黄色、橘红、浅蓝、淡紫、深紫、墨黑的层次,我就那么呆呆的站着,没有意识到相机就在手边,只是站着,看那仿佛伸手可触的天色向我飞来~
也许过了很久,武警终于走了过来,标准的军礼,冻得发红的笑容,我微笑而尴尬的将身份证递过去,他看了看,提醒我不要多做停留,又笔直的走了回去,我们还是保持了原来的位置,我看晨光,他看我……
终于,车来了,我是最后一个,没有选择,后排那个单独的位置自然归了我,林芝,就这么一点一点的展开他的美,让我这一路,无法忘怀。
坐上大巴,身心渐渐放松下来,雅江在道路一侧向着远方蜿蜒奔腾,窗外的景色是茂密的绿,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比起北方的树,那叶片上总浮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灰色,是沙尘暴经过的痕迹,灰蒙蒙的提不起一丝生气,就连雨后也是挂着污水避之唯恐不及;藏地的树,却自然而然的霸气外露,挟裹着凛冽的绿色在这个秋天呼啸而来。
两个多小时的折腾,车行至拉姆多,这里天低天蓝人慵懒。不知道是固定的休息点还是司机师傅实在需要解决个人问题,就这么放肆的停在路边,占满了半个行车道,根本没有停车让道的概念。缺心少肺的我才不考虑太多,蹦蹦跳跳的下了车,东转转西瞅瞅。这里仿佛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林芝地区,还依稀留着农区的痕迹,道路两旁支起的天线,那是这一路的电力保障。8点来钟的太阳刚刚离开山脊,在镜头前留下了光芒~
再次停车时,就到了第一站——松赞干布出生地,其实就是突兀的一块石碑,刻着一排红字,还有人们臆想出的伟大藏王,相比之下,我更在意藏王留下的广袤天地,还有天地里肆意的牛马和格桑花。
不知道为什么,藏地的花总开的格外耀眼与缤纷,游客惧怕的阳光不知怎的,是那些花儿向上的力量,它们不要躲闪、不要回避、不要低头、不要害怕,它们用尽一切力量向上生长、恣意绽放,将生命最美的姿态献给着天空。
我特别喜欢这匹马,跟在他后面转了几圈才抓到这么一张哀怨的眼神,似乎说着:怪物,你不要过来!好吧,我没有诱拐美女马的意思,合个照的要求算过分么?你看人家偶像还允许拥抱呢~
后面那群脏兮兮黑乎乎胖嘟嘟的是牦牛,壮的难以想象,我第一反应居然是美味的牦牛肉干,唉,早饭没吃的我深刻反省……当然,还有地上诡异的物质,我的鞋就是这么差点报废的,为了这,这马妹子也不好意思再为难我不是?给了个美丽的正面,喀嚓,带回来给你们。
好,让我们从田间地头把目光收回来,我们都是有文化的孩子,不应为了山野情趣就这么大惊小怪的,毕竟路还长着,谁知道林芝还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景色,毕竟这里距离拉萨太近了,近的让人少了点兴奋,似乎,林芝的一切也不过尔尔,那走快些吧,快到翻山越岭的时候了~
哎呀,人家又出镜了,这大概是我到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请务必看出山风很大~因为,在这个坡度上,风姿纤弱的我差点被吹下去……几张照片就这张有脸,剩下的都是漂浮不定的发丝,但是,为了那雪山,我只好暴露出我的方脑门儿了,。
这里,是林芝路上的最高点,米的米拉山口,山风呼啸,经幡在风中呼呼作响,那是朴实的藏民心中反复默念的声音;脸上是自雪山而来的冰霜,刺激着每个人沉睡的意识。远处的雪山被各种镜头拉近,仿佛我们距她并不遥远,但事实上,信仰远没有我们相信的那么简单,这里,是这条线路最接近天的地方,也是藏民们转山祈福挂经幡的重要场所,那是我们必须敬仰的信仰,是我此生至今未能找到依靠,所以,我爬上山丘,靠近着玛尼堆,将大巴、游客抛在身后,仿佛,我也想随着那风飞上去,怀着我不曾懂得的情怀。。。。下车撒欢的我没有错过那朝圣的玛尼堆,但是却忘记了这里是米的高原,什么叫身体好?如果你没有在这里忘情奔跑过,如果你没有听不到别人的呼喊,如果你没有突然意识到你需要大口呼吸,那么,请不要轻易判断,我试过了,感觉很好,没有头晕、没有缺氧,我把自己的身体调教出了藏民的韧性,很满意也很后怕,因为,这样的奔跑也许会要了任何高原反应的命,请读者戒之、慎之。
风景,总是要走过才知道,好的,坏的,都在心底。
——记在巴松错
这句话是记在随身的本子上的,本子已是在毕业中失落了,唯独这句话记下来,写到这里,就自然的浮了出来,或许,这就是巴松错给我的印象吧。
巴松错,在林芝的这段路上,或许是最失望的一段,因为,藏地的湖突然不像想象中那样,始终带着清澈的灵魂静待我们的敬仰,变得世俗,变得平凡,变得不敢辨认,更变得不愿承认。我不敢造次,在心中默默期待,我怕错过转弯时的惊喜,可是,当那片水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距离神最近的地方也不是永远完美。
巴松错,只是个小小的堰塞湖,不蓝不绿的颜色,湖面泛着大片的泡沫,能识别的藏地气质只有岸边的玛尼堆、湛蓝的天色和低垂的云。沿着木桥一路走向湖心岛,脚下“吱吱扭扭”的,时不时湖水会浸透桥面。远望小岛,仿佛是大水退后的枯水期露出的一抹龟背,倒是一片草木葳蕤,怕是只绿毛龟呢。
上了岛,沿着山路、土路走上去,到处是杂草,就连步梯也仿佛经历了多年的风霜,很有几分破败的样子,树上还挂着被吹散四处的哈达,格桑花也纷乱的没了凝聚力。只能默默走着,把也许会深刻的景象留下来。。。
走着拍着,不忍错过格桑花,却意外看到两个攀在篱笆上的孩子。小姑娘眼里是陌生带着点好奇,却还学着我们比出了胜利的手势,或许我也应该记下每一个模特的地址,寄照片给他们。
山下远远望过去,暗红的房顶,木质的栋梁,恍惚中意味是在走近隐于山野的高人,慢慢近了,原来是售票点,唉,心中满是失落……
一路随处可见的经幡,不知何处飘来的哈达颤巍巍的挂在树枝上,摇摇欲坠,就如那天色一般,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不敢靠近。
走在路上,常常盼望早早的到达心中期盼的目的地,又怀着忐忑的心情默默等待途中每一次美丽的偶遇,路标上读不懂的藏文指引着未知的旅程,就似乎是我们前进在不可预期的未来。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瞬间会风云变色,晴朗的天空一片黯淡,经幡被吹的呼呼作响,蹲弯了腰,抬痛了头,没有广角镜头的孩子表示,压力真的很大!
前面的一切都是希望你们误会,最好是误会这里是个美丽、自由的地方,但是,当你始终被这样的色彩围绕,那风尘仆仆的颜色,忽远忽近的泡沫,散落一地的木屑……或许,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在桃花盛开的时节,趁着墨黑的天色,迎着晨光一路赶上南迦巴瓦的峰顶,在灿烂的日光下,看那雪峰云雾缭绕,拥那遍山绚丽光彩。
——记在南迦巴瓦
如果我再去一次林芝,我不会去那个传说中的大柏树,千年的树木在藏地数不胜数,而那棵突兀伫立在米海拔的千年柏树也算不得出色和神奇,奉上一张明月松间照,林芝的真容这时才真的开始显现了。
林芝是藏地难得的林区,据说冰川云集,树木茂密,在这个金秋时节最是迷人。可是,这一天单调枯燥而不近人情的赶路让人很是疲惫,匆忙一瞥的“中流砥柱”、差强人意的巴松错、无比失望的大柏树都让我们对这个旅行团丧失了期待,而散客们对增加费用丰富行程表现出的兴趣缺缺更是让我雀跃的心跌到了谷底,还好,运气没有用完,偶遇了一位广东的大叔和姐妹,一拍即合之下,三人当机立断,退团租车,联络了八一镇的司机,谈妥了价格,成功交涉导游(以每人补偿50元购物费为代价),最终,成就了一个丰富的林芝映像之旅。
林芝地区,最骄傲的是南迦巴瓦了吧,据说,每年的六月,这里会开出世上无匹的灿烂花海,上百种桃花争奇斗艳,开在与世隔绝的山原,迎着雪山,那会是怎样的壮阔。。。而秋季,落雪的时节,有缘人会在清晨看到雨雾散尽的山神洗尽铅华,挟裹着凛冽的山风,让一切生命显得渺小。
当然,一切都是据说,一切据说都需要迈开前进的步子去体会,去证实,我有幸,遇到了一个好司机,尽管错过了日出,但是,没有错过美景。
南迦巴瓦距离八一镇很是有些距离,天还漆黑我们就带着困倦出发了,没想到的是,还是高估了这里天空的高度,日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早的触摸到天空。到达南迦巴瓦的时候,已然是一片晴明,在这个旅行的淡季,又或者是赶日出的人们早已散去,空旷的广场孤伶伶的立着一间小屋,唯一的观景台遥遥的蜿蜒而下,探出大山的一角,明晃晃的一片,似乎是经年吹不起的灰尘落满阶梯。我们一行三人抛下行李,一路直奔观景台而去,走下台阶才发现,那灰蒙蒙的竟然是初冬的薄雪,在阳光下闪耀着,脚下不免多了几分谨慎,生怕一不留神一溜儿滑下去,葬身峡谷……
运气不错,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南迦巴瓦不再是那个传说中羞涩的女神,大方的向我们露出笑颜,一抹云彩飘在山腰,脑海里一个极其朴素的描述:“仿佛是戴了一圈围脖”。好吧,我承认居然没联想到纱巾实在是我的错。
将镜头一点一点的移动起来,不同的角度贪心的收集着那一点一滴的惊叹:脚下没有寻常山巅的云雾缭绕,是清晰,可以看到远远近近的茂林,8个月后应是满山红遍的壮观;经年而成的雪松,枝桠上还挂着晨露;一只飞鸟飞过,甚至看得到鸟羽间的从容……那山其实一直在,只是我们贪心,总以为他会转过身去给我们看看他的侧脸,又或者忽然天昏地暗,弄出惊天动地的气势把我们吓跑,才不停的看着,看着。
没词儿了,想象漫山都是桃花吧。
下山路上,一路回望,不舍得越走越远,不舍得就此别去,正当我们三人沉浸在感慨中时,路上忽然多了许多的经幡,人影晃动间,仿佛是南迦巴瓦在召唤我们再看一眼他的风姿,忙忙的停了车,最后再看一眼远山。
无数张照片才成就了这个略显fat的侧脸,阳光半晴半阴的打过来,暖洋洋的。。。
告别了南迦巴瓦,沿着尼洋河返回拉萨,司机经验丰富,带着我们在狭窄的山路飞奔,在我们难以预料的位置停车,在我们期望下车的地方疾驰而去,他说,他载过太多摄影爱好者,自然知道在哪里停车的次数更多,在哪里有更好的取景。每到一个地点,我们就不顾一切的奔下车,全然不顾车上的行李,仔细想来,那个独自抽烟的司机诚实守信的让人惊讶。
蜿蜒的山路起起伏伏,山谷里的八一镇逐渐成为绿树中的背景,这是最后一瞥的记忆。
在一片树林边,我们下了车,来时还茂盛的绿色一夜之间转了金黄的光彩,爱好者们一起冲下了车,一条小溪蜿蜒而过,点缀了树丛的美好。大约是护林员暂住的地方,树林深处挂满了经幡,还养了一匹小马,在这样的蓝天里,别致可爱。
无论我们的命运流向何方,尼洋河永远都在同一条河道中流淌,她的命运早已不是秘密。
——记在尼洋河畔
下一站,我们到达了下定天河瀑布,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高海拔,还能形成如此落差的瀑布,陡峭的石壁尽头,窄窄的瀑水飘飘荡荡的滑下来,看不到去处。走进山中,宛然南方的山水景区,横斜的树干、茂密的植被、完全忘却了身处高原。山脚下住了一户人家,女主人正在洗衣,院子内晾晒着少量的被褥,孩子们正在开心的玩耍。
尼洋河沿途居民并不多,途经一个小镇,同行的大叔邀请我们一起吃饭,尝到了本地元一斤的香猪肉,一盘大约十片的样子,价格实在惊讶。小镇不算热闹,一路奔腾热闹的尼洋河在这里安静了下来,只是将镇子一分为二,滋养了一地的居民。
继续向前,才终于走到了旅行团热衷打卡的“中流砥柱”,河水在这看似平缓的河道里湍急而过,河岸边的山石早就被冲刷出光滑的形状,河水的蓝绿色在这里格外分明,四周伫立的是高原山脉,我们就在这小小的峡谷里,一路行走,那时候,我站在毕业的当口,不知道未来的方向,羡慕着河水不停的脚步,却不知道将去何方。
山上的树叶更黄了,密实的云层低低的,高原的风也吹不散,再一次站在米拉山口,眺望远山,雪山和云层牵着手,经幡扑啦啦的响个不停,下午的时间,没有任何旅行团的打扰,这里是只属于我们的。刹那间,一只鹰朝着我们飞来,这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西藏的神鸟,它平展双翼,体型比我双臂展开略小一些,平静的从我的头顶掠过,就像只是在自己的领土逡巡。我抬起头,已经可以看到它的羽毛在风中抖动,尖利的爪子似乎想要把我带走,同行的大叔为我留下了这样一张合影。
经过一天的路途,夜色将至的时候,我回到了拉萨。
林芝地区的美好,我也一起带回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