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门艺术。说对了,可以温暖人心;说错了,会伤人至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聪明人懂得在不该多言的时候,保持沉默。
毕竟,话一出口,便是覆水难收。
有三句话,即便再有本事,也别说。
伤人自尊的玩笑话一代文豪苏东坡有个怪癖,就是爱开玩笑。
被他玩笑调侃的的人众多,甚至当朝宰相吕微仲,都逃不了被苏东坡打趣的命运。
一天中午,苏东坡造访吕府,碰巧吕大人在休息。苏东坡等了许久,吕大人才懒洋洋地起身迎客。
为了发泄等候许久的不满,苏东坡借故说吕家鱼缸里的绿毛龟太普通,而珍稀的品种是六眼龟。这一下子引起了吕微仲的好奇心,问到:“哪里能搞到这神奇的六眼龟?”
苏东坡不动声色地回答称:“当年,唐庄宗收到了一只藩国进贡的六眼龟,它睡一觉的时间顶得了别人三觉。”
把人比作乌龟,在一般人看来都是有失分寸的,更何况,对方是权倾朝野的宰相。
宰相尚且如此,作为苏东坡的同事,平时更少不了被苏文豪戏弄。这其中,就有中书舍人刘贡父。
刘贡父晚年被怪病困扰,蓄发尽落,鼻梁塌陷。
在一次同事聚餐上,苏东坡改写了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
这两句诗说的是,大风一吹起,刘贡父的眉毛就随风飞扬而去。而对于他塌陷的鼻梁,不知道得用什么方法才能守得住。
苏东坡以此来调笑刘贡父。在场者哄堂大笑,只有刘贡父一人“恨怅不已”。
苏东坡才思敏捷,靠玩笑调剂生活,本是无可厚非。但是,失当的笑话不仅让人伤神,也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晚年的苏东坡,就因为之前和程颐之间过火的玩笑,被程颐的学生弹劾,而因此被一贬再贬,受尽磨难。
“跟人开玩笑务必要掌握分寸感。适当的幽默、戏谑就如同饭里的佐料一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和愉悦。然而,过量的或者不适当的佐料却会糟蹋掉一顿美餐。”
幽默不是自嗨,而是要让彼此听完都能会心一笑。
失了分寸感的打趣就像利刃出鞘,割伤了对方的自尊,也割破了自己的素养。
言语如刀,关系再好再近,也别开过分的玩笑。
论人是非的闲话古人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但是,生活中总有人以听闲话为乐,以传闲话为趣。
《五灯会元》里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谈论是非的人,既然在你面前说他人的坏处,自然也会在他人面前,说你的坏处。而且爱说是非的人,一定也容易招惹是非。
“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
对于不清楚的事情妄加评判,不仅让对方难堪,也会给自己贴上“不靠谱”的标签。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