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绘本不简单rdquo之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蘑菇旅行来我家”

我家的花盆还没有跌下窗台前,有几粒孢子落入其中。之后,两棵小蘑菇就大大咧咧地长了出来。我开心极了,写下“蘑菇旅行来我家”记录此事。后来,几盆绿植移进室内,便再无这等奇迹。

但是,蘑菇仍不时在路边、树上现身,我每次遇见总是无比惊喜。孢子不可见,却有乘风而行,随遇而安的大能。

苔藓苔藓,真美丽

利用孢子繁殖的常见植物,除了蘑菇这样的菌类,还有生在潮湿地带的苔藓。只是,苔藓似乎没什么存在感。好在袁枚说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真想知道,袁枚眼里的苔藓是如何学习牡丹的,又学了牡丹哪些地方。不过,这样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倒是关于“苔藓”可以有全新的体会。这全是因为美国绘本大家简·布雷特以“苔藓”为名,创作过一本绘本。

这也是苔藓植物吗!

英文的苔藓写作Mossy,音译为“莫茜”。在布雷特的绘本中,这个名字属于一只东部雌性箱龟。箱龟是一种把头尾、四肢缩进龟壳后,借助能伸缩的腹甲,和背甲一起封闭如箱盒的神奇动物。布雷特笔下的箱龟更加神奇——莫茜苔生龟背,龟背上又长出了一座花园。

后来,卡罗莱娜博士发现了她,就把她带回了博物馆。大约一年后,在侄女托莉的启发下,博士放生了莫茜,使之重返池塘,与之前相遇的雄性箱龟斯库特重逢。在博物馆里,留下了背上驮着花园的莫茜的画像,继续供人观看、赞叹。

现实中的东部箱龟

布雷特创作绘本一向秉持着创作艺术品的态度,出于其手的作品大多精细、优美。不过,于我而言,她的绘本中,《乌龟莫茜》最为动人、最不简单。这种不简单表现在哪里呢?

《乌龟莫茜》书影??

①《乌龟莫茜》是一个从真实世界里生长出来的奇迹故事。赞过苔藓的袁枚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有谁会不喜欢读一个奇迹故事呢?

简·布雷特影像

我知道,龟背生苔是真,生出“一年四季都在生长”的花园却未必现实,但是我猜的出布雷特的取材与原型。那应该是像绿毛龟之类的物种。很快,我在她的言谈中找到了相关证据。

有一年,她和爱人在GooseLake见到了一只背上长满水草的海龟,莫茜灵感由此而生。先是长出苔藓,再是越来越密集的苔藓中生出蘑菇、花朵,又引来瓢虫、毛毛虫等昆虫,成为一座丰富的花园。布雷特为了使自己的创作灵感成真,她和爱人一起在家门口挖了一个乌龟池,并耐心地等待池中跳入青蛙,出现蝌蚪,爬进箱龟。

②虽然,乌龟莫茜是一个虚构的奇迹,但是她有着诗性的真实和作为人类存在隐喻的可能。

莫茜的状态,也是在说我们人类自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可以生出莫茜一般的花园。我们可以像莫茜临水顾盼一样,欣赏那座花园,也可以多做一点儿,让花园自心灵深处升腾,与外物结合,变得彻底可见。

无论是写诗、作画,还是准备美食,爱护动物与孩童,都是那座花园在生长的证据。因此,我们每一个生长中的人类,都可以变得像莫茜一样珍贵,像她那样值得被自己凝视,被世界珍视。

布雷特深谙人类自身与心灵花园结合之道,因为创作行为恰恰是这种结合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她也让这种结合在故事中直接呈现为一对姑侄的行为。

博士卡罗莱娜和她的侄女一起收集自然中的矿石、植物、贝壳、标本,等等,将其摆放在博物馆之中。关于世界的知识,与此有关的工作,和我们人类娱乐自身的所作所为一样,都使我们的内心花园日渐生长、丰盈。

③《乌龟莫茜》和布雷特的其他作品一样,画风古典,图画繁复而精美,其中每一页的主要场景都被设计上了独特的边框。

这些边框或为几何造型,或如波纹,或似绳纹,或带木纹,丰富异常,与绘本自身画面的多样性十分匹配。不过,这些边框并非纯粹为了好看,其中所描绘的图像也参与了故事讲述。

它们或者是将同一时空的物体细节分格呈现,引导读者视线,体会一方天地(如池塘、博物馆)自身的多面性;或是在一个跨页上,交待不同空间里同时发生的事件,带领读者超越物理时空的局限,了解世界本由事物、人物彼此关联构成的本性。

莫茜画像揭晓图

我特别喜爱,卡罗莱娜姑侄向众人揭晓莫茜画像那一页的边框设计。

这一页的边框上有着简洁的木纹,暗示着有温度的人物行为。它将博物馆里热烈庆祝莫茜画像落成的场面尽显无疑,既让我如在场观众一般看到乐队、画家和卡罗莱娜姑侄,又让我如上述人群那样看清围观群众热情洋溢的鼓掌,复现一个热烈而温馨的场面。甚至,我还可以看见一位老者右臂之下夹着一卷报纸,上面就印着大大的Mossy字样。这些群众被安置在旁侧边框之中,而其他主角则居于主边框之内。

布雷特的画笔宛如多角度镜头一般,占据了尽可能多元的观察位置,令人感慨画者心灵对视觉世界的再造。

④布雷特在《乌龟莫茜》中表现出对绘画、图像的极大信仰。人类无权占有莫茜这样的瑰宝,卡罗莱娜姑侄懂得这个道理。她们必须失去莫茜。每个人都可能面对丧失,我们该怎样和自己一同面对这些令人痛苦的时刻呢?

布雷特的答案是信赖艺术,或者说,她是要让我们相信自己的创造力。

布雷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如果去不了马戏团,那就在一张大大的纸上画下自己向往的马戏场景。她靠创作治愈自己,就像卡罗莱娜用莫茜之图治愈当地人因丧失某种奇迹所产生的痛苦。

我十分清楚这种感受,我曾在孩子们的画作中看到他们如何想象欢庆的场面,或者如何宣泄家暴带来的痛苦,我也靠着诗歌的写作安慰自己时不时苦痛的心灵。布雷特与孩子们,与我是同路人。

⑤《乌龟莫茜》让人有制造、发现八卦的机会,以至于可以为阅读助兴。

布雷特借助充满古典意味的画作对自然博物学的展示,让人想起另一位画过蘑菇、乌龟、青蛙和蝾螈的绘本大家:波特小姐。波特小姐生活在19世纪英国博物学大发展的时期。

作为绘本作家的波特小姐,恰恰是布雷特的偶像。布雷特曾说:“我总是拿她来鼓舞自己”,“我总希望自己能向她看齐。”

波特小姐(右上)和布雷特笔下的动物

当我看到莫茜池塘里乱蹦的青蛙,看到页面边框上的蘑菇和蜥蜴时,看到那只耐心等待莫茜归来的雄龟斯库特时,看到那些身着英国爱德华时代(波特小姐在爱德华时代正值盛年)服饰的人物时,一个努力向偶像致敬的布雷特形象就浮动了出来。

波特小姐曾因身为女性,被英国官方的科学组织拒绝,而布雷特则画出了像波特小姐一样热衷于博物学的卡罗莱娜姑侄。她在绘本中改写了自己偶像的命运。

⑥《乌龟莫茜》的原创性对成人与儿童的共读也提出了挑战。

它与布雷特优美的《灰姑娘小鸡》《手套》《拔萝卜》《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不同。它不像这些书那样,取材于民间童话、传说或者寓言。它彻头彻尾、完完全全只属于布雷特自己,是她给予自然、儿童,乃至所有人类的一份美好的、用心的礼物。

但是,当我们和孩子一同去欣赏这本书时,也许应该搜集更多关于箱龟的影像资料,并一起分辨这书中哪些可能是现实中存在的,哪些可能不是,哪些可能是虚构的,哪些又可能是真实的。自然永远具有激发人类想象与思辨的可能,这也许就是自然文学存在的根本原因所在。

购买过《乌龟莫茜》的读者推荐

总之,不简单的《乌龟莫茜》值得被看,被体会。如果你对它也感兴趣,那就识别上图中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tz/5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