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外媒动物图集:鸟儿喜迎入冬第一场雪
马修和罗德维尔与他们的猎物合影留念。这条巨型鳄鱼体长4.5米,体重接近公斤。澳洲鳄鱼泛滥成灾,政府准许公民限额猎杀鳄鱼。图:TREVORBECKFROST
德国法兰克福大雪纷飞,一只红色知更鸟独立枝头。图:MichaelProbst/AP
在英国纽恩特的国际猛禽中心,这只六个月大的乌林鸮正在体验它生命中的第一场雪。图:PaulNicholls/BarcroftImages
在英国诺福克郡的海滩上,一只灰海豹在照料它的幼崽。今年英格兰东海岸新生海豹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图:JoeGiddens/PA
海龟挥动前鳍,扇了旁边鱼一个耳光。这张令人捧腹的照片为野生动物喜剧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图:TroyMayne/BarcroftImages
在德国法兰克福动物园内,一只倭黑猩猩将手按在另一个同伴头上,使出“摸头杀”。图:MichaelProbst/AP
在格林纳达周边海域,一只棱皮龟被渔网缠身。研究发现,每年有超过只海龟因海洋垃圾而死亡。图:KateCharles/OceanSpirits/PA
一只雄猩猩忧郁地依在水畔树旁。这张照片获得《国家地理》年度自然摄影比赛的大奖(奖金美元)。图:JayaprakashJogheeBojan
这副照片摄于北美加勒比地区,粉红色的火烈鸟在喂养雏鸟。红色并非火烈鸟本来的羽色,而是源自其后天摄食浮游生物所含的甲壳素。图:AlejandroPrieto
摄影师在加勒比海拍到了大海鲢追逐鱼群的壮观景象。图:JenniferONeil
在墨西哥的圣伊格纳西奥湖,一位游客将双手深入水中与灰鲸进行亲密接触。灰鲸曾被当地渔民所讨厌,这种动物性情十分温和,现已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THOMASP.PESCHAK
夜晚来临,獅尾狒群飞奔回到自己位于悬崖上的安身处,以躲避豹子、鬣狗的侵扰。图:JEFFREYKERBYANDTREVORBECKFROST
一只年幼的威德尔海豹跳入水中,这可能是它生平第一次下水。威德尔海豹是栖息地最靠近南极点的哺乳动物。图:LAURENTBALLESTA
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上,一只黑冠猴在海边若有所思。科学家试图通过观察猴子的社会结构来追溯人类行为的起源。图:STEFANOUNTERTHINER
在肯尼亚北部的Reteti大象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午餐时间给幼象喂食。图:AMIVITALE
在巴西的潘塔纳尔湿地,一只约10个月大的美洲豹从树枝上走过。潘塔纳尔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湿地,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美洲豹栖息地之一。图:STEVEWINTER
四只帝企鹅下水觅食。水面上褐色的团状物是南极冰藻,这种植物在温暖的春季大量繁殖。图:LAURENTBALLESTA
在苏格兰的洛赫卡伦海湾地区,饲养员克林·默多克正在给雄鹿喂食。图:JIMRICHARDSON(孙文文)
黄鼠狼总来偷吃鸡?养了这个动物黄鼠狼再也不敢来!大多农村村民都很讨厌黄鼠狼,因为黄鼠狼总会在不注意的时候捉鸡吃,但黄鼠狼在农村是一种邪物,很多人不敢捉它,所以有人想找到黄鼠狼的天敌,黄鼠狼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甚至连蛇都敢咬,但它最怕的就是鹅。
鹅的攻击性很强的,养过鹅的人都知道鹅看家。特别是大公鹅,会主动攻击陌生的人或其他生物。黄鼠狼根本不是鹅的对手。大白鹅不仅能像狗那样看家护院,更是黄鼠狼的天敌。据说黄鼠狼畏惧鹅的排泄物,稍有不慎粘到身上就会溃烂,最危险的部位就是黄鼠狼的脚掌。但是鹅和其他鸟类的粪便相比确实酸性比较高,但不至于让黄鼠狼的脚烂掉。
养过鹅都知道,它们是会啄生人的,也就是看门.鹅体形大,见了黄鼠狼估计会先发制人,发起进攻,所以黄鼠狼会怕鹅.只要是性格因素,鹅的视力和鸡在晚上是一样的,但优势是它们擅长进攻并且体形大,所以才不会像鸡一样被咬死.
综上所述,黄鼠狼只会攻击比自己体型差不多或小的动物,鹅比较大且有攻击性,鹅的叫声也会令黄鼠狼比较害怕,因此农村养鹅防黄鼠狼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地球最大蜘蛛“巨骆驼蜘蛛”,它们饿的时候,连骆驼都能猎杀巨骆驼蜘蛛学名在拉丁语中意为“避日”。学名避日蛛,又称日蛛,日蝎、风蝎、骆驼蜘蛛。生活在乾热地区,多数种类金黄色,白天不活跃,故得其俗名。
巨骆驼蜘蛛居住在温暖和干旱的生境,包括几乎所有的沙漠都东欧和东西半球,但不包括澳大利亚。其中感觉器官的功能类似昆虫的触角,并出现了两个额外的腿,这些是用来捕捉猎物飞行或者攀登的。
巨骆驼蜘蛛是肉食性或杂食性,大多数物种取食白蚁、暗中甲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虽然已经录像巨骆驼蜘蛛也能吃较大的猎物,如蜥蜴等,但如果食用不慎,也会造成哽噎而亡。据说这些蜘蛛饿了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可以去猎杀骆驼。
如同大部分体型比我们小的生物一般,骆驼蜘蛛除非被侵犯了以外,并不会攻击人类。当它们选择迎敌时,会利用可怕的大颚用力一咬。但是并不会令人中毒。骆驼蜘蛛会将猎物咬成小片再吸取汁液。有时人们会遭遇到骆驼蜘蛛,这是因为它们在夜晚会被亮光吸引,因此有时会闯入帐棚里,或是在火堆旁游走。
因其怪异的形象,也被爱好者当作宠物饲养。为什么叫“食人”巨蛛呢?因为在年曾有一部名叫《骆驼蜘蛛》的科幻电影,其中的邪恶蜘蛛就是以巨骆驼蜘蛛为原型改编的。
据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有这种骆驼蜘蛛爬进衣服中。
虽然他们通常不攻击人类,但触角也可以穿透人体皮肤,造成痛苦的皮肤瘙痒。
比公交车还长的鳄鱼,每天吃80斤食物,号称恐龙天敌作为最大型的鳄类之一,普鲁斯鳄在史前世纪具有赫赫威名。在30多年前,一位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找到了一些被认为是新生代以来最大的鳄鱼头颅化石,而根据这些化石,拼凑出了新生代已知最大的鳄鱼头骨。
其实对于普鲁斯鳄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它被划分进入了错误的种属,到后来大家才发现它是一种全然不同的鳄鱼种类,随着对普鲁斯鳄的逐渐深入研究下,渐渐揭开了这类庞大巨兽的真实面目。
这是一种体型超过十米的河流霸主,而最大的可以到达14米以上,比一些公交车还要更长,是有史以来的第二大鳄鱼。
跟身体相比,脑袋就占据了将近1/8的程度。嘴巴里的牙齿既粗又长,大嘴张开,仿佛让人看到地狱之门的开启。和今天的鳄鱼一样,普鲁斯鳄的鼻孔和眼睛也是开在头顶之上,这样就很方便进行呼吸和观察,就算潜入水中,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当然,庞大的身形往往会带来一个行动缓慢的弱点,因此普鲁斯鳄更多是通过埋伏来进行捕食,像南美硕鼠就是它经常猎食的对象。
美国摄影师纪录深海生物奇异行为,珍贵画面萌翻众人据《镜报》近日报道,来自美国加州的摄影师马蒂?斯奈德曼(MartySnyderman)将他多年的时光奉献给了记录海底生物的工作,在他的镜头下深海生物展现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现年67岁的马蒂表示,为了能够拍到这些有趣的生物,在拍摄之前他甚至会和渔夫、科学家、摄影师,甚至是当地的潜水教练进行大量讨论,只为了能够获取关于这些生物的信息。
在拍摄作品时马蒂有时需要离拍摄目标非常近,有的时时候甚至达到30至60厘米,他承认鉴于蝠鲼和其他一些生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拍摄往往会变得非常棘手。
图中是一只大的雄性大鳍礁乌贼在雌鱼身上盘旋,马蒂说:“在海里,和动物的周旋就像是下象棋一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张珍贵的图片展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场景,一只年幼的金色珍鲹,紧跟在它身后的是一只高度食肉的灰色礁鲨。
马蒂对海洋生物的兴趣源于他10岁时的一次钓鱼之旅,当时他目睹了一群渔夫杀死了一条鲨鱼。马蒂表示从那个让他难忘又感到不舒服的时刻开始,他就开始体验水下生活中更美丽、更积极、更迷人的一面。
上世纪70年代,他在圣地亚哥当了一名潜水教练,之后他对水的热爱也逐渐演变成拍摄海洋生物的照片。马蒂说:“与其说我是一个水下摄影师,不如说我是深海生物狂。”
马蒂说:“当人们成年后对生物的兴趣比起小时候会减少很多,但是我对这一切一直都很感兴趣,对海洋的热爱就像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东西。”
这猫长着超萌娃娃脸,能秒杀响尾蛇,科学家为拍它等了4年现在很多人都有养猫,明显觉得身边还有网络上喜欢猫的人在增加。其实以前养猫的人家也很多,只不过那个时候养猫都是为了抓老鼠,而不是当做宠物来养。猫咪总带给人一种神秘、萌、霸气等感觉,但你能否想象,曾经有这么一种猫咪,生活在寸草不生的荒漠深处?
它是全球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沙丘猫,也叫沙猫。主要分布在北非,阿拉伯东部,和埃及。成年沙猫的身高大约不超过57厘米,肉乎乎的四肢和三角状的大耳朵,体重不超过3.5千克。
撒哈拉沙漠有一支摄影兼动物保护团队耗费4年多的时间后终于被它们拍到了野外沙猫的存在!
沙猫最显着的外貌特征就是它迎风招展的三角形大耳朵了,幼猫耳朵的体积几乎占到整个脑袋的1/2,如此拉风的大耳仅仅只能用来卖萌吗?
撒哈拉沙漠正午气温最高可达到52℃,沙猫可凭借一双大耳将多余热量排出体外,保持体温的平衡;每当响尾蛇、秃鹫或野狗一类的天敌企图靠近捕食,沙猫往往也可以通过大耳朵发挥它灵敏的听觉能力,时刻准备好正确的撤退姿势,堪称雷达。
别看沙漠体型小,它可是一位非常精明的捕食者,每只沙猫从出生5周后就要学会自己掘洞觅食,3至4个月后普遍都能够独立生存,猎杀沙鼠、响尾蛇和野兔都是一副老司机的姿态。网友调侃它:它们的捕猎技巧,就是悄无声息的靠近猎物,然后忽然跳到猎物面前,活活把猎物萌死。
沙猫对其他物种凶残,却对人类生性温顺,这成为它们的一大弱点,过去在巴基斯坦人捕沙猫进行售卖给贵族当宠物猫,但猫且极容易感染一种呼吸道疾病而死去。而且沙猫毛皮经常出现在非法市场上,现存的数量约在只左右,急需保护。
小排量老虎,个头不大却能猎杀比它体型大5倍的动物!猫科家族个个是好汉,上至东北虎下至沙丘猫,个个都是优秀的顶级猎手。猞猁在猫科家族中的个头,应该算中等。但其超大的爪子在猫科界还是小有名气的,被网友戏称“小排量老虎”。
猞猁多为生活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有宽厚的脚掌与巨大肉球,像穿了一对雪靴一样,走在雪地上有防寒的效果,可以保护他们的肉球不被雨雪冰到。
猞猁属于猫科,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粗壮,尾极短,通常不及头体长的1/4。猞猁曾被当作害兽被欧洲的人类广泛捕杀。那时候除了认为它们威胁家畜以外,竟然被认为是魔鬼的象征,就因为它们耳朵上的那撮丛毛,虔诚的善良信徒认为猞猁是“撒旦”的象征。
为什么猞猁耳朵上会有那么一小撮呢?卖萌用的吗?其实很多猫的耳朵都有一小撮簇毛,一是可以收集空气中的振动,增强听力;二是一种埋伏时的伪装。
猞猁是一种离群独居、孤身活跃在广阔空间里的野生动物,是无固定窝巢的夜间猎手。它既可以在数公顷的地域里孤身蛰居几天不动,也可以连续跑出十几千米而不停歇。擅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喜欢捕杀狍子等中大型兽类。
在老虎,狼都消失踪迹的丛林里,它就是霸主之一了。在捕捉猎物时,常借助于草丛、灌丛、石头、大树等做掩体,埋伏在猎物经常路过的地方等候着,两眼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它的忍耐性极好,能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卧上几个昼夜,待猎物走近时,才出其不意地冲出来,捕获猎物。这么霸气的大猫不知道可否与藏獒,比特一战?
地球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默默开始许多动物都会像恐龙一样完全消失自从万年前恐龙灭绝后,现在全球野生动物将面临第一次大规模的灭绝。世界野生?物基金?(WWF)和?敦?物??(ZSL)在《地球生命力?告》中指出,目前野生动物的灭绝速度是正常情况下的倍,而罪魁祸首就是:人类!
▼《地球生命力?告》通过对野生动物的最全面的调查研究,认为到年,哺乳?物、??、??、爬行?物和其他脊椎?物的?量?在短短50年?下降超?三分之二。报告分析了个物种的数据,发现在年到年之间,数量平均下降了58%,如果照此速度继续发展下去,到年,这个数字会达到67%。
▼地球历史上一共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灭绝,都是由自然事件引起的,但是这一次,即将面临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完全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生态的破坏,使野生动物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气候变化成为野生动物的头号杀手。
▼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於农业、工业、能源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动物栖息地逐渐被人类霸占,而且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化学污染严重破坏了它们生活的家园。
▼人类除了对自然资源的侵占外,过度和非法捕猎也成为动物数量减少的主因。偷猎者在10年内让非洲象的数量减少了11万头,31%的鱼类遭到过度捕捞,使许多鱼类物种濒临绝种。
如果再不阻止这一切,人类的行为将继续导致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它们还没有灭绝,现在警醒还来得及,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生产、消费、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资源的要求也必须作出一些限制。
野生动物是我们的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与它们一起分享自然环境和资源,而不是把它们推向灭绝的边缘!
来源:Ladbible
美国一千斤重的巨鳄被捕捞上岸,逃脱不了被制成标本的命运来自美国一对配偶MandyStokes与老公JohnStokes在阿拉巴马州卡姆登邻近捕到一头将近一千斤重的巨鳄。
配偶二人在老友KevinJenkins的协助下,共花费了10个小时的时刻,从黄昏一向忙活到隔天早晨才将巨鳄捕到。
由于鳄鱼力气太大,被拉上岸之后,将MandyStokes家的绞车都损坏掉了。
[page]
终究不得不加来吊车将其拉走。
后来经官方丈量,这只短吻鳄被确认为阿拉巴马州被捕获鳄鱼中体重最大的一只,并有可能会打破世界纪录。
被丈量及称重之后,这只巨鳄的下一站将被送进KenOwen的Autaugaville动物标本室。
据了解,每年的6月中旬至11月,是美国鳄鱼打猎季。在这个时节,人们能够合法地打猎野生鳄鱼。
大鳄鱼无情吞食小鳄鱼,不知道会否流着鳄鱼的眼泪?在铺满水生苔藓植物的水中,以为一切都很平静!突然,苔藓植物被打开,一头大鳄鱼咬着一头小鳄鱼浮出水面,大鳄鱼的体型比小鳄鱼的体型大很多,难道又是同类相吞?
在鳄鱼世界中,大鳄鱼吃小鳄鱼是很经常的事情,果然,这头大鳄鱼还是无情吞食小鳄鱼了,游人看到这样同类相残都感到心痛,传说中,鳄鱼在吞食猎物时会流泪的,不知道吞食这小鳄鱼的大鳄鱼是否会流着伤心的眼泪!
鳄鱼吞食猎物,是会流着眼泪,但那不是伤心的眼泪,不是对猎物的同情,而是鳄鱼本身需要,在吞食猎物时,鳄鱼的身体里盐分会增加,鳄鱼为使自己身体里的盐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度,鳄鱼就靠流眼泪来把这些盐分给排除出去,这哪里会是伤心,鳄鱼有猎物吞食开心还来不及!
鳄鱼吞食猎物,不论在水里还是水外,都是会流泪,看着无时无刻不在伤心,其实一方面生存需要,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这些眼泪润滑自己的眼睛达到自我保护,这是因为当鳄鱼潜入水中时,鳄鱼的眼中的瞬膜就闭上,既可以看清水下的情况,又可以保护眼睛;当鳄鱼在陆地上时,瞬膜就被用来滋润眼睛,而这就需要用到眼泪来润滑!
鳄鱼有不吞食同类的时刻么?鳄鱼虽然是冷血的爬行动物,但也有不吞食小鳄鱼的时候,那就是小鳄鱼的亲生母鳄鱼,只有母鳄鱼不会吞食小鳄鱼,其它鳄鱼,包括生小鳄鱼的公鳄鱼都会吞食小鳄鱼的,更不说其它种类的鳄鱼!鳄鱼虽然有个鱼字,但鳄鱼不属于鱼类,鳄鱼属于冷血的卵生爬行动物,同时鳄鱼还是和恐龙同时代的动物,所以鳄鱼是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野生动物!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这件事远比一般人想象得复杂首先坦率地说,大熊猫并不是“濒危物种”。根据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全国野生大熊猫只,圈养只,栖息地万~万公顷,因此从年就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改为“易危物种”——这就意味着,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只和牦牛、獐子相当,而在公众熟悉的国内物种里,滇金丝猴、东北虎、亚洲象、雪豹、朱鹮、丹顶鹤都是濒危,中华穿山甲、长臂猿、禾花雀都是极危,麋鹿是野外绝灭,白鱀豚是绝灭,个个都比大熊猫处境凄凉。
然而我们仍然要格外强调大熊猫保护——因为大熊猫长得实在太可爱了。
因为大熊猫可爱就特别保护它,这绝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中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已经高度紧张,所有的物种都活在人类触手可及的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如果不能得到公众的支持,公益机构的任何努力都只能是竹篮打水,空中楼阁。就以穿山甲和禾花雀为例,无论政府如何宣传如何处罚,只要公众继续坚信它们是美食良药,它们的处境就不会好转。
而大熊猫就凭借自己无与伦比的可爱担起了重任:它们既是旗舰物种,又是伞护种。
所谓旗舰物种,就是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北京中科白癜风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