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古代传说中,祸害人的有妖也有鬼,那你知道妖和鬼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嘛?
妖精都是以非人为原型,琵琶精、树精、猫妖、猪妖等等,而鬼则是以人为原型,人死之后变成鬼,吊死鬼、倒灶鬼、落水鬼等等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中国传说中十大可怕的妖精。
10.狐媚
在神话传说中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狐狸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大显族。人们对她的认识更多地源于民间传说中妲己这个九尾妖狐。而实际上,狐的形象和妖媚联系在一起是很早以前了。
《诗经卫风》中《有狐》篇记载: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翻成白话:一只狐狸慢慢走,风姿绰约求配偶。在那洪水桥面上,好比寡妇遇鳏郎。你这男儿我心忧,没人给你做衣裳。
《诗经》这儿还只是说狐之媚色,到了晋代干宝在《搜神记》中说道,“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名曰阿紫。化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也。”就此,狐凭着一身的媚色已经跻身淫妇之流了,后来的民间故事也多把狐和风流放诞联系在一起。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对狐精多有记载。
9.猴精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猴子们素来都是惹祸的存在,因为它们长相与人类接近,所以古时候认为猴子是容易修炼成仙的物种。
而在《西游记》中更是说,猴子不归五虫,单独一类,不受麒麟辖,不归凤凰管,是真正无拘无束的存在。
历史上猴子以妖的身份第一次亮相应该是大禹治水时代的巫支祁。
据《山海经》等史籍记载,巫支祁是尧舜禹时期的奇妖,传说他出生在豫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为天生神猴。后娶龙女为妻,生了三个儿子,都是神通广大的魔头。他自为淮涡水神,在淮河中建有龙宫,其势力波及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
宋代巫支祁铁像
这只猴子又被称做水猿大圣,最厉害的手段就是发洪水,大禹治水时,他在淮水做恶,水患不息,禹王派天神庚辰和应龙一起动手,才将它抓捕归案,锁在淮水边的一口井中。
我们最熟悉的可能还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了,其实《西游记》中猴子众多,除了这位齐天大圣,还有他的结拜兄弟,通风大圣弥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不过这两只猴子比较乖巧,惹祸不多,故而名声不显。
而那佛祖还言,这世上还有四猴混世,什么通臂猿猴,赤尻马猴,灵明石猴,六耳猕猴。只不过这些猴子都隐居深山,不爱惹祸,自然也不为人知。
而到了宋朝,随着人类越来越多,猴子们也不怎么惹祸了,笔者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南宋时,有只叫梅花真人灵猿化的猴子曾经受人挑拨,想要找活佛济公的麻烦,据说此猴颇有能耐,张口一道黄光将济公打倒。
谁知过了几分钟,那和尚又从地上爬了起来,猴子大怒,再放黄光,再倒,再爬起来,再……好吧,这位活佛本就受捉弄人,那猴子也被捉弄的不轻,最终大怒喝问济公是何人。
和尚嘿嘿一笑,现出丈六金身,把那猴子吓的转身就跑,自此再无音信。
之后的明清时代,虽然人类活动越来越广,猴子们也纷纷遁迹深山,即便在神话中,也很少见到这些惹祸招灾的存在了。
8.蛇魅
蛇在中国远古是图腾一般的存在,一些远古的天神形象就是和蛇相捆绑的,伏羲和女娲据说就是人面蛇身。中国人所崇拜的龙的形象,由马脸、鹿角、鱼鳞、鸡爪等构成,其主体却是一条蛇的形象。
蛇,平素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同时也是妖媚多姿的美丽生灵,绝大多数人均认为它只有神秘和可怕,而没有可爱的地方,然而蛇一旦成了精,就变成了宛若天仙下凡般的美女,令凡间男子尽皆拜倒。
相比一些上古的传说,蛇精的银幕形象更为深入人心。90年代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曾经风靡一时,赵雅芝饰演的白素贞和其妹妹小青本是峨眉山修炼成精的白蛇和青蛇。
7.龟报
乌龟在上古时代是通达天意的东西,在我国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与龙、凤麒麟并称“四灵”。
《礼记》、《尚书》等多有记载拿龟背占卜,具体程序是拿龟背在火上烧烤,依据其产生的不同裂纹来确定凶吉与否。
所谓龟报指的是人因救龟而得福得禄。
《法苑珠林》收了一则《六度集经》里的故事,说的是菩萨广起弘愿,慈惠众生。他以一千钱买下一鳖,送回江中放生。第二天晚上,那鳖来咬菩萨的门,菩萨出来后,鳖对他说:“吾受重润,身得全生,无以答恩。水居之物,知水盈虚。洪水将至,必为巨害矣。愿速严舟,临时相迎。”
菩萨把这事报告国王,早做准备。后来洪水果至,那鳖来为菩萨的船导航,又于洪水中救起了一个狐狸,一条蛇,以及一个人。
6.虎变
虎变,在这里指的是虎与人之间的通变。
中国古代山林多,虎就多,虎患也多,对于这动辄“干岗木落,万整风从”的百兽之王,古人或为其所食,化为伥鬼;或将其打死,成为英雄。
冯妇搏虎、李广射虎、武松打虎,成为千古美谈。虎噬人,人杀虎,人虎之间,怨结难解,干百年来,关于虎的传闻尤多,而贯穿古今的一条中心线索就是人虎互变。
《搜神记》里记载一个亭长化身成了虎,飞奔而去。《述异记》里讲一个郡守化身为虎,还吃百姓。此类官吏化虎的故事很多,不胜枚举,有点孔子讲的“苛政猛于虎”的意味。
5.树怪
树怪的第一种形式就是枝干长成人形或物形,古代此类记载甚多。
《搜神记》卷六就有“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椿树生枝如人头,眉目须皆具,亡发耳。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乎遂阳乡有材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黄色,面白,头有发,稍长大,凡长六寸一分”。
树根或树的枝干肖似人或物,这原本没什么可怪的,要是今天的人看到这种情况,至多是感到惊奇,赞叹造物的精工,一些根雕爱好者还会因物就形,略加剪饰,制成根雕艺术品,从中领赂一种自然古朴的美。
然而,古人就不会这样看,他们处在一种天人感应的神鬼文化氛围中,认为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神灵。树的枝干长成人或物的形状,一定是某种妖异的表现,是不正常的,是大灾乱的前兆。
4.花妖
花妖,在大多数人们的记忆中只有花仙子,而花妖甚少出现。花妖不仅有着人类的姿态、美轮美奂的容貌而且还有着与生俱来的香气,据说要二百年才能出现一个纯花妖女。
《集异记》中记载着一则花妖的故事:一个住在寺里儒生一天突然遇到一个白衣美女,年十五六,姿貌绝异。两人交欢结义,这位书生在分手时把一枚白玉指环送给少女,但心中怀疑这位少女是妖。
于是跟中偷窥女子的的行踪:暮将回,草中见百合苗一枝,白花绝伟。客因折之,根本如拱,瑰异不类常者。及归,乃启其重付,百垒既尽,白玉指环,宛在其内。乃惊叹悔恨,恍惚成病,一旬而毙”。
百合花化变美女与书生欢爱,这位书生客却信爱不深,折段花招,自己也悔恨而死,真是人妖之间的悲剧。六朝之人都把妖等同于怪异,是不祥之兆,会带来灾难的。
3.虹异
虹,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阳光折射后出现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圆弧,常见的有主虹和副虹两种,主虹的色带是内紫外红,称作“虹”;副虹多一次反射,内红外紫,又称作“蜕”。
古人总认为虹的出现与某种社会人事变化相关,《淮南子天文训》说,“虹蜕慧星,天之忌也”。意思就是说虹蜕慧星属于天象中的禁忌是一种妖异或怪异。
《子不语》有一则白虹精的故事,讲一个叫马南箴的人撑船夜行,搭裁了一个姓白的老妇和一个女子。分手时,老妇送给马南箴一方麻布,告诉他可以踩在麻布上升天来见自己,这妇人与女子就是白虹精。
第二天,马南箴踩在麻布上,冉冉升云,来到一处仙宫,并与那年轻女子成了亲,此后就常乘这方麻巾来往于天上人间。乘一方布云游,这是一个很美的意象,许多种鬼故事都出现过这种描述,虹精不仅自己可以自由往来天上人间,也有法子使凡人往来于天上人间。
2.鸟灵
凡是读过“精卫填海”故事的人,都会为精卫的气魄和精神所感动,那是华夏民族顽强不屈的意志的形象化。
禽鸟是一个大类,在禽鸟精怪中,类似于精卫的还有不少,它们可以称作是鸟中的精灵。
梁山伯与祝英台彼此相爱却不能结合,双双殉情,化为比冀相思鸟(一说化蝶)。精卫、相思鸟,都是鸟中的精灵,它们是人们生前宿愿未了,死后精魂不散,化而为鸟。
古有鸿雁传书,青鸟送信的说法,鸟常常担当神灵使者的角色。按说青鸟是西王母驾下的神鸟,是专为西王母取食的,后来不知怎的渐渐变成了信使。
鸟的灵异的第三种情况是鸟仙。最常见的鸟仙是鹤仙。据说鹤很长寿,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常常成为仙人的座骑。今天还把人死灵魂升天讳言为“驾鹤仙游”,因此志怪传奇中,仙鹤总与道士连在一起。《子不语》中就记有千年仙鹤化形为道土。
1.蚁幻
“南柯一梦”是广为人知的一个典故。说唐代贞元年间一个书生叫淳于棼,宅南有棵大槐树,一日醉卧,被人邀入槐树穴中。里边山川的郭,一如世间,名为“大槐安国”。
淳于棼得国王宠爱,娶公主,并出任南柯太守,“守郡三十载,风化广被,百姓歌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后来率兵与檀萝国作战失败,公主早逝,国王宠爱日衰,被送往原籍。恍然而觉,原是一梦。
事后与友人查勘槐树穴中蚁窟,其情形与梦中相符,因而感慨良多。这个故事原出于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收入《太平广记》第卷。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大家有想要看的内容欢迎后台留言。
END
点击下方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