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文/颖妈
最近收到工信出版社编辑寄来的一本好书,让我对海洋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更新了过去的认知,还收获了很多新知,认识了不少新物种。这本宛如现代《海错图》的科普读物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鉴展示了海洋生物丰富的色彩,让读者领略了自然造物的趣味与神奇。
接下来以其中几种生物为代表,谈谈书籍的内容特色吧。
以下这个海洋生物估计不少人在海洋馆里见过,它就是蝠鲼,因为头上长角加上一双大翼,黑色身形游荡在海里好似魔鬼,又被称为“魔鬼鱼”。
第一次在海洋馆看到它从头顶气定神闲地游过,颖宝就此记住了它的小名“魔鬼鱼”。魔鬼鱼看似温柔,但在受到惊吓、生气的时候,那双有力的翅膀只需轻轻一拍,就能碰断人骨。
蝠鲼到繁殖年龄要6-8年,一年只产下1-2条幼鱼,低繁殖加上过度捕捞,目前该科所有物种已被列入近危或易危物种。
中华鲎也是长相比较奇特的一种生物,鲎字比较少见,正确读音为“hou”(后),它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生物,跟三叶虫是一种期纪,在地球上已经生活4亿年了,堪称海洋里的“生物活化石”。
这位远古时代的“遗民”,因为13年才开始一次的繁殖周期,加上沿海过度开发和捕捞,现在也面临着灭顶之灾。
对于在海边待过的人来说,各种海螺贝壳并不少见。但有着这种花纹的海螺,我第一次见到时就印象深刻,太像若隐若现沿山崖而建的庙宇了。
原来它叫“法螺”。
法螺的贝壳很大,壳高可达60cm,是珊瑚礁上最大的软体动物。
法螺肉可食用,但主要价值在螺壳上,螺壳去顶后可当乐器,古代军队还拿来当号角。不少寺庙和庙宇的僧人用它当做布道昭示的“法器”,这也是“法螺”一名的由来。法螺和万宝螺、唐冠螺、鹦鹉螺并称为“世界四大名螺”。
提到海马,有人知道它其实是一种鱼吗?
除了独特的外形,海马最特别的就是“雄性育儿”方式了。
就连小孩子也知道,宝宝都是由妈妈生下来的,而海马却是爸爸生下来的。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繁殖季节,海马妈妈会把卵产在爸爸身前的一个育儿袋里,小海马就是在这个袋子里孵化长大的。与袋鼠不一样的是,海马的育儿袋是长在雄性身上的。
也就是说,海马是由雄性孵化的卵生动物。
绿海龟,学名绿蠵龟,是海龟中体型较大的一种龟。体重可达公斤以上,比一般的成年男性还要重不少。
绿蠵龟的饮食分两阶段,幼时以肉食性为主,成年后多坚持素食主义,偶尔才开开荤。由于栖息地的破坏,近年来很少有绿龟上岸产卵,目前在我国已被列入极危(CR)物种,在世界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Ι名录。
翡翠贻贝又名淡菜、青口。常常用来煮粥、做海鲜锅,用来和青菜混炒味道也极为鲜美。外壳光滑,通常为翠绿色,内壳瓷白,泛着珍珠光泽,足丝呈淡黄色,整体色泽鲜明,非常艳丽。
《大海的礼物》这本书中,除了介绍不少珍稀的濒危物种,还收录了绿翅鱼(小银绿鳍鱼)、狮子鱼(翱翔蓑鲉)等外形美丽的鱼种,鲳鱼、多宝鱼(大菱鲆)、跳跳鱼(弹涂鱼)、海星、皮皮虾等常见鱼虾,通过对物种分类、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等方面,为我们展示了海洋生物的魅力。
文字方面由海洋生物领域的专业人士编写,权威又不失通俗,严谨不失生动,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
最值得一提的书中的插画,多副精美手绘,每一帧都那么真实唯美,为我们展示了海洋生物的瑰丽多姿。
图文并茂,人文与艺术的结合,不仅阅读体验佳,当做家中藏品也不为过。推荐给喜欢海洋的朋友。
大海的礼物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59.9购买—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