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小年至年味浓

YEAR

MONTH

2

小年

小年节日简介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对江淮地区来说,这一天是小年。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

北方的腊月二十三,南方的腊月二十四,尽管时间上有差异,但小年一到,这年就算来了。

小年来历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节日习俗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它都会派小年先到人间,看看都有哪些人需要吉祥能量的补充,为它通报情况。小年爱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小年一到,新年也就不远了。家家户户为了除旧迎新,拔除不祥,都会认真彻底地来一次大清扫,然后再贴上对联、窗花,给家里增添一份年味儿。因“尘”与“陈”谐音,故掸尘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连同旧岁中所遇到的不快统统掸个干净。

窗花,又称窗户花,是中国传统剪纸一分部分。窗花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贴于窗户上的民间艺术,寄托百姓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到:“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说的正是祭灶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祭拜灶神是汉族民俗活动,俗谓送神上天言事之日。

小年吃什么

饺子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麻糖吃麻糖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禀报给天,以免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

米饼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有“团圆”的寓意。

粘糕吃粘糕为的是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另外粘糕还有“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小年诗歌

《纵笔三首》(其三)宋·苏轼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祭灶与邻曲散福》宋·陆游已幸悬车示子孙,

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

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

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

何似原头乐社神?

《献寿》宋·孙纬面脸丹如朱顶鹤,

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

此是人间祭灶时。

《木兰花慢送灶》清·查元鼎酬君海外佑行厨,

持惯长斋合笑吾。晨夕餐从辛苦得,

盆瓶礼不古今殊。鞠躬此日朝天阙,

屈指明年返帝都。但祝东南兵燹静,

安排茶灶泛西湖。

小年到纳福瑞

小年到,年味愈浓,对每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小年是一个温柔的提醒,今年因为疫情,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不管在哪,祝你平安喜乐,安康如愿!

作者

李万珺

编辑

吕尘芸

审核

陈晓龙

发布

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fz/7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