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16:15,由罗湖区东门街道湖容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资助,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的蓝色课堂系列课堂第五讲-“海洋里的龟蛇传说”室内课堂,来到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湖贝校区)。
本次活动是罗湖区东门街道湖容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由东门街道湖容社区党委、湖容社区居委会主办,湖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湖贝校区)协办,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执行。
马车老师先带大家熟悉一下海底的世界。“海底里色彩斑澜的珊瑚礁常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或是‘海中绿洲’。它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最多,生物量最丰富的生态系,是海洋中的大都会。全球现生珊瑚礁面积只占海洋总面积不到千分之二,却养育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有4万种以上海洋生物生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
“大家知道有哪些海龟吗?”“绿海龟!”“乌龟!”“海龟生活在海水里,除产卵外不上岸。乌龟生活在陆地及淡水里。乌龟每吃一次食物之后,可以好长时间不再吃东西,海龟却做不到。遇到危险,乌龟能立刻把四肢、头、尾巴缩回体内,只剩下一个椭圆形的硬外壳,以防御敌人的袭击。小海龟没有这种保护自己的本领,它的头、尾巴、四肢不能伸缩。”“哦!原来不一样的啊!”海龟的种类:棱皮龟、玳瑁、太平洋丽龟、绿海龟、赤蠵[xī]龟。它们都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为它们喜欢吃水母,常误食海中漂荡的塑料袋,严重影响海龟的健康,甚至致其死亡。海龟只有产卵时上岸,每次产下数百枚海龟卵,但小海龟孵化后,要经过重重危险磨难,避开各种食肉鸟类,才能返回大海。看完视频,同学们感叹,小海龟长大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大家听说过哪种毒蛇?”马车老师问道。“眼镜蛇!”“海蛇,是蛇目眼镜蛇科海蛇亚科。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它们在海中能驾驭波涛,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海蛇从哪里来的呢?”马车老师再次提问。“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可是,还有一部分蛇选择留在海里,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了。”海蛇的前半部细小,呈圆柱形,后半部变粗,尾巴不像陆蛇那样细长如鞭,而是侧扁如桨,在海中游泳时,像船橹那样左右拨水前进。海蛇的毒堪比眼镜蛇,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海蛇的鼻孔长有一对可开闭的瓣膜,可防海水从鼻腔进入体内以及控制潜水。
接着马车老师再给大家普及几种不能触碰的海洋毒物:鸡心螺(又叫“芋螺”),蓝环章鱼,盒水母(箱水母)。
最后让同学们戴上VR设备,体验不一样的海洋,精彩纷呈,视觉的享受!我们都来保护海洋,让每只海龟都不用受到海洋垃圾的危害!
特别鸣谢本项目由东门街道湖容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资助!
主办方:东门街道湖容社区党委、湖容社区居委会
协办方:湖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湖贝校区)
执行方: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
▼
最新活动★海洋之殇装置艺术展开始预约
文字:梁秋婵(Angel)
编辑:kk
蓝色海洋
精选文章推荐
◆预告
第七届增殖放流公益活动
◆给迁徙一个承诺,让深圳湾成为候鸟的天堂!
◆第二届国际儿童海洋节?中国深圳揭幕
◆海洋教育是什么?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何如此重视海洋教育?
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
蓝色家园、蓝色海岸、蓝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