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龟历程

据闻大部分兄弟养龟都是从小时候开始,我当然也不例外,在80年代出生的人日子应该都过得挺好,玩具上除了继承70后玩儿那些拍烟盒滚铁环啊,陆陆续续圣斗士与忍者神龟甚至变形金刚的模型也上市了。由于父母工作的努力,居然我都玩上了几件,玩儿也玩吧,总还是不够带劲。应该是小学二年级开始养热带鱼,刚刚买后一两周孔雀鱼居然产仔,又用糖水罐头的玻璃瓶子装好小鱼用熟蛋黄一点点喂,我课后和暑假基本上都是守着天天看鱼一点点长大,那年记得也是某个社会运动闹得最厉害的一年。

应该是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初夏,我爸出差回来一趟,洗完澡后让我看卫生间里水磨石浴缸(在那个年代成都能有水磨石浴缸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大概率是当年修的“专家楼”用旧了分给我们家的)靠进去看居然是在一个石头样的壳子里面伸出了脑袋和四肢的动物,有个细节记得很清楚,一只在水上漂一只在池子底走,记得老爸说的广元啥地方出差看人家养了一屋顶就买了两个给我。这下好,热情全部转移到龟上了。(现在想来如果是在童年时期培养的爱好,长大了往往能在这里面寻觅到除了本来趣味以外的,一份只属于童年纯粹的天真的喜悦)

青石桥90年代金鱼多是用搪瓷盆卖的

之后的细节在记忆里丧失了,反正一定是拿一只刷了刷仍颇有污渍的双耳锡锅养着的,下面还找来河沙垫上,有时候还用淘米水给他们俩泡个一天两天,那是因为据说龟吃洗米水,请原谅那个时代资料太少...大部分时候一周一次或两次把瘦肉切成条挂在锅边,很有今天锅边馍的既视感,然后坐着看他们伸长脑袋咬下来用爪子按着吞掉,至少是可以蹲在锅边消磨两个小时的。讲真那个时代我和好多小朋友都可以因为家里买了一条炖汤的鲫鱼鲇鱼而在锅边盆边看着玩守上一下午,以至于到晚上该破腹杀了舍不得吃闹着要养结果被父母打一巴掌才罢休。如果凑巧抓住了一只断腿的蟑螂那就太妙了,可以逗龟一直玩儿,然而就是有一次和小朋友出去院子里玩儿放风跑掉了一只,虽然没被老妈责怪但是伤心了好久~哪个时代没有说丢了就买一只的事情啊!另外一只则养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张大,而且总有股独特的骚味(现在想来估计是墨化了?)直到上初中后从家里消失掉了,约摸着是死了然后被家人倒掉了。好不容易找到这几张图青石桥年前后的图~

小学中学一直还在养鱼,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颇为不错,不夸张的说真真把成都青石桥的热带鱼常见品种养了一个遍,以至于老妈觉得自己儿砸考不上高中读不读大学关系不大,去青石桥租个摊位就能让活的...整个中学阶段和龟只有一次交集,大概是高二买了一只缅陆回家一周就归天了,现在想来是肺炎无疑,以现在的判断能力其实打几针仔细调养或许是能好的。

热带鱼则用玻璃鱼缸,最大的特色就是满满的加着呋喃西林,这张图看着挺寒碜,实际上自从我91.92年去青石桥,鱼种已近很多了,银龙刀鱼招财猫地图也是不限量供应的。

然后就大学时代了,依然在成都上的。顺便吐槽一下四川原生的龟鳖种类出奇的少,大家一查资料都会笑倒,加上中华鳖也就三种,其他两个就是草龟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潘氏闭壳龟...到年成都青石桥花鸟宠物市场倒是异常繁荣,卖的大部分都是东南亚的野生龟,用褐色大圆盆装着再加上一个尼龙网罩上防止逃脱也放人乱拿,但总还是有那么多品种呢,圆的扁的带刺的,花的素的红肉的,光是要认齐就不容易了(况且商家习惯性的乱安名字)偶尔也有四眼.剧缘和鹰嘴这些,不知道为啥黄喉就很少见了,而神一般黄缘则一年碰不上几次。

07年后把异常热闹的青石桥花鸟市场棚区拆去,原址建了一个毫无特色的小花园和一个不算简陋公共厕所,成都实体爬宠交易就此一落,至今未恢复,甚至更惨的是世面上除去巴西和温室草龟花龟加小鳄,运气再好点可能有几只火焰龟偶尔还有两只病恹恹的黄缘,可以说没有任何可看,没有一家哪怕是稍稍专业爬虫店,专业龟店就没法去想象了。对不起,我又吐槽了。

时间转到读到大三,实在四川呆的太久无聊了,于是04年春借实习之名从成都到上海去见世面,除了对这个城市20世纪初外滩的繁华观光而外,在爬宠上也算真开了眼界。从人民广场下地铁走上去,在一个很特殊的建筑那里转个弯,再绕入小路走不多几段,除了能吃到地道的大肉面外,就是耳熟能详的江阴路了。

我说的哪个特殊建筑就是图中间哪个

江阴路(貌似也被拆了)

右边地上那一些塑料盆里就全是龟

记忆中最多的就是这几家

这只就是03年灵龟之家的自由市场购置的缅陆

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黄喉,随便一家人都玻璃排缸四五层,每个格子里面搁一只,有些还是绿毛龟,扑腾的颇为有趣,这还罢了,四眼,眼斑,黄缘,小鳄,大鳄也是随时不限量供应的,甚至双头的草龟,白化的巴西也直接摆在店里卖,还有看上就惊悚的长颈龟和极端灵活的希拉里,都是活生生的在面前爬来爬去。

05年在北京买的两只黄缘

这下重燃了养龟的乐趣,加之我们实习包吃住外每个月还有约等于正式员工基本工资的零用钱,外加灵龟之家论坛和爬行天下自由市场的便利,一下子寝室里7.8个塑料面盆里就养满了从四眼(成体75块)到黄缘(3年的皮球压成体才块),从缅陆(第二年幼体70)到大鳄(第三年压成)但凡喜欢又买得起都养着了。实习结束的时候所有在寝室养的龟全部打包带回。到了成都那几脸盆除了震撼了我一家外,在成都还瞬间有了大户的既视感。在上海的时候还因为交易的缘故认识了几个朋友,其中还包括阿杰,去过他寝室一看才发现自己不是个例,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容器内都是各种龟,据说他读完书从上海搬回苏州的时候也是几水桶的龟~

就是阿杰这只“三黄”的黄喉

当然和大部分朋友一样吧!龟出出进进,从05年就切身的体会到了一年年龟价的飙升,那时候在成都和老鬼老古以及狼娃和李虎已及另外几个兄弟一到周末就揣着几百块游荡青石桥龟市,甚至我们还会抓几个自家的龟用个挎包背着拿去青石桥相互显摆,那个时候中午到青石桥吃碗荞面,下午就在各个龟摊之中流连,用庸俗的话来讲就是以为这种快乐会一直这样下去。实际上就那三年~一方面市场拆了而很快我由于迷上古琴外加工作开始忙起来处于半退圈的状态(那几年成都房子也开始慢慢贵起来了)有些人走散了,有些成家带孩子了,有些甚至还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过我家里却再没有停过龟了。

即使是06年龟的食用性和观赏性都是混乱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摊子既卖甲鱼又卖黄额和缅陆。

大约是08年前后养龟就开始讲究起来“古法养龟”“泥水大法”一浪更比一浪高,对黄喉和黄缘的品种分类和品相要求也越来越细致,身在西南腹地的我倒是并无感受,只是偶尔看到乌龟F这种称呼的时候,知道可能出了什么事情。然而身边的兄弟们似乎在养龟的能力上更近一步才真的震撼到我,朋友陆陆续续孵化出来了黄喉黄缘的小龟,那是真令人羡慕的。

在06年的这张青石桥照片中,右边放大已经可以看到黄额、花龟、缅陆、黄喉、枫叶、剧缘等龟种了

10年前后养的闭壳龟二人组

这里岔开一段,养龟有交流必然会遇见人,幸运的是遇见几个同道中人,其中就有一位苏州祖籍几乎和我同龄,因买卖一只三黄黄喉而认识的阿杰,交往十好几年,和我一样对龟有纯粹爱好也尽量保持这种纯粹,虽然至今家里20余只也还尚未繁殖成功这点倒是和我真真一样(当然我今年横竖孵化出几只龟仔把他甩在身后)现在一两年飞一次见个面看看龟再野采一把成了我们俩一年中最大的娱乐项目。另外一位则是成都的老古,为人低调沉稳,然而气性极好修养实高,虽然黄色笑话照样说,但是有问必答而且言无不尽。同时在有限的环境中反复实验,十年前就在家里有限的空间中,而几乎没有准确资料的指导下繁殖出黄缘等龟,实在令人佩服的。

07年的存档图(即使是现在隔一阵子我也把龟的照片放QQ空间,存上好些年看过去就很有意思)

深夜投食,这里用的是OMEGA龟粮,虽然贵一点真的龟爱吃~

PS:关于怎么样养龟的细节可以参照我之前的两篇文章金头闭壳龟之美与我的饲养方式(原创)和百色闭壳龟之美与我的饲养方式(文末有彩蛋)

为啥反复说阿杰~因为这家伙这些年前家业发达,买了一只错甲的潘式闭壳龟,在我心目中埋下了高闭的草种子,外加这些年埋头工作多少手边有些零花钱,除了买点房子外对车没爱好的我就想种的草总要拔吧!于是下单了一只三线闭壳龟,结果被卖家水了~本来就有点担心三线在成都的冬眠问题,于是想了想干脆下重手搞一只金头,翻了不少资料找了不少人终于在一位山东济宁老王的手里搞了到一只他自己繁殖的让我超级满意的公龟,一上手就真正体会到金头闭壳龟的惊艳,然后在饲养环境和水质和食物上反复琢磨,慢慢的体会出我现阶段最高理想:“碧水金龟”和“人龟两宜”。简单来说一方面是水质清澈有活性,有水流又有植物,形成一个能满足龟健康生活的生态小群落,人看着开心漂亮;另外一方面管理科学而简单,又最大程度符合龟的生物需求,人不累而龟又怡然自得。既能在家里有一方水体几只漂亮小龟嬉戏喂食很好玩儿,又能有相当好的审美体验~如果还能有点学习和研究的趣味那就是很奢侈的啦。(如果各位喜欢以后我们慢慢来探讨怎么样达到~)

16年的两只金头闭壳龟

也是16年性格非常招人欢喜的百色闭壳龟

生态池里试着交配的星点水龟年第一次成功孵化黄喉

一群由苗子带起来的东部箱龟

画朋友家的草龟

画的自家的百色

画的金头闭壳龟

今天就又啰啰嗦嗦聊到这里吧~希望我以后都能与如此漂亮的自然精灵为伴~大家有啥感想请务必留言分享给我哈!有感觉又喜欢就转发吧~让大家都能更有平常心养龟,寻找其中的乐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fb/6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