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不是说说而已第三辑

北京皮炎医院咨询 http://m.39.net/pf/a_4342070.html

书接上文

六、特种设备安全

(一)高压气瓶

高压气瓶是实验室常使用的高压设备,盛装不同气体的气瓶采用不同的颜色。

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气瓶应专瓶专用,不能随意改装其它种类的气体。

2.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氢气瓶最好隔离。

3.气瓶搬运要轻要稳,放置要牢靠。

4.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

5.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灌。

6.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7.搬运应确知护盖锁紧后才进行。

8.容器吊起搬运不得用电磁铁、吊链、绳子等直接吊运。

9.室内移动尽量使用手推车,务求安稳直立。以手移动容器,应直立移动,不可卧倒滚运。

10.用时应加固定,容器外表颜色应保持显明容易辨认。

11.每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压力表是否正常。

(二)高温设备

实验室常见高温类实验设备主要有:电炉、马弗炉、电烤箱、干燥箱、加热浴等。使用高温设备时须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高温设备一般功率较大,容易因线路过载而引发火灾、触电等危险。因此配电插座(板、箱)的额定功率应和所使用的高温设备相匹配,不要随意替换和原功率不一样的电源线,严重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

2.高温设备隔热材料破损可导致外壳达到很高温度,容易引起火灾。因此,高温设备通电后须有人看管;电热器附近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质。

3.高温设备不能长时间维持在上限温度使用,温控不良的设备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4.电热烘箱一般只能用于烘干玻璃、金属容器和在加热过程中不分解、无腐蚀性的样品。挥发性易燃、易爆物或刚刚用乙醇、丙酮淋洗过的样品、仪器等不能放人烘箱加热,以免发生着火或爆炸。

5.高温马弗炉使用结束断电后应待其缓慢冷却后再打开炉门,不能立即打开以免出现炸膛、玻璃器皿骤冷炸裂等。

(三)高温高压设备

实验室常用的高温高压设备主要包括高压反应釜、高压冷水清洗机、高温高压材料合成系统、高压灭菌锅等。高温高压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除遵循高温类、高压类设备安全事项外,还应特别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在高温高压仪器设备内压力未恢复正常前,切勿开启。

2.在高温高压仪器设备未冷却前,切勿开启。

3.开启时,戴上防护用具,不要面对开启处,以防止热气灼伤。

4.取出物品时,应使用隔热手套。

(四)高速运转设备

实验室常用的高速运转类设备有高速离心机、切割机、钻床、电动砂轮以及车床等机械加工设备。

使用高速运转类设备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使用高速运转类设备前应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或咨询有使用经验的人员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使用前应穿好工作服,特殊情况下还应戴好护目镜,如留长发要将头发盘起戴上工作帽。

3.使用前需确认电动机、电缆线均正常,保护接地良好,防护装置安全有效,操作台必须足够稳固,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4.使用时应先空载试运转,确认运转中无异常、异响,一切正常、安全后再进行实际操作。

5.操作高速运转类设备一般情况下不应戴手套,应使用专用工具操作的地方不得用手直接操作。

6.设备运行过程中,人不得站在可能有工件或碎屑飞出的地方。

7.当工件发生冲击、跳动及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不要在设备运转时对设备零部件进行检查、维修。

8.操作过程中,对构件缝隙等处的碎屑应采用专用工具及时清除,不能用手拣拾或抹拭。使用后应注意按说明要求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

9.不要在长时间无人进出的场所单独使用大型高速运转类设备。

(五)激光

1.激光装置和相关实验室必须张贴清晰的警示标志。

2.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由专人看管设备。

3.进行实验前,需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并且接受相应的眼部检查;实验管理人员需定期复查眼部。

4.使用激光器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5.要防止意料不到的反射光射入眼睛。

6.激光器都使用高压电源,操作时必须加以注意。

七、常见事故应急措施

(一)烧伤

1.保护受伤部位,迅速脱离热源。

2.凉水冲淋或浸浴,降低局部温度。

3.伤处衣裤袜等需剪开取下,忌剥脱,以免引起再次损伤。

4.如果烧伤程度较轻,可在伤处涂抹烧伤膏、植物油或万花油;烧伤程度严重者,医院治疗。

5.烧伤处如有水泡,尽量不要弄破,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可用干净的三角巾、纱布、衣服等物品简单包扎。手(足)受伤处,应对手指(脚趾)分开进行包扎,防止粘连。

(二)冻伤

1.急救复温是救治的基本手段。

2.首先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

3.将冻伤部位放入40℃(不要超过此温度)的温水中浸20~30分钟,水温要稳定。

4.待衣物、鞋袜等冻结物融化后,脱下或剪掉。

5.没有温水或者冻伤部位不便浸水,如耳朵等部位,可用体温(手、腋下)将其暖和。

注意事项:切勿用火烘烤冻伤部位。

(三)腐蚀物品灼伤急救

1.硫酸、发烟硫酸、硝酸、发烟硝酸、氢碘酸、氢溴酸、氯磺酸触及皮肤时,如量不大,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半小时左右。如果沾有大量强酸,可先用于燥软布吸掉,再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随后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浸洗,再用水冲洗,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难以治愈的烧伤。皮肤若被灼烧后,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分钟以上;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局部可用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外敷。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灼伤皮肤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浸洗,最后用清水洗。

3.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医院救治。磷烧伤也可用湿毛巾包裹,或用1%硝酸银或1%硫酸钠冲洗15分钟后进行包扎。禁用油质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溴灼伤,用水冲洗后,可用1体积25%氨水、1体积松节油和10体积95%的酒精混合液涂敷。

4.盐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氢氧化铵、次磷酸、氟硅酸、亚磷酸、煤焦酚触及皮肤时,立即用清水冲洗。

5.无水三氯化铝、无水三溴化铝触及皮肤时,可先干拭,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6.甲醛触及皮肤时,可先用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以甘油。

7.碘触及皮肤时,可用淀粉物质(如米饭等)涂擦,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也能褪色。

8.溴灼伤是很危险的。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凡用溴时都必须预先配置好适量的20%硫代硫酸钠溶液备用。一旦有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注意事项: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

(四)眼睛灼伤急救

眼睛灼伤或进异物。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则应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边洗边眨眼睛。如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忌用稀酸中和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他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医院检查治疗。

(五)触电急救

1.立即让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将其转移到通风干燥处,并仰卧。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同时拨打“”,尽快就医。

2.心肺复苏要点

(1)判断病人有无意识,若无意识、无呼吸,立即胸外心脏按压30次,频率不少于次/分,深度不小于5cm

(2)清理口鼻腔,开放气道

(3)实施人工呼吸,每5~6秒吹气一次,按压:吹起=30:2,反复进行,完成5个循环后重新评估呼吸。

常用电话

火警

匪警

医疗急救:

校园“”:87651(马区)86534(余区)

关键字回复

校车

校历

地图

交通

职能部门

考研

学院

水卡

校园卡

火车票

水电费

南山南

研会

编辑

绿毛龟SAMA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fb/5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