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书评海错图笔记张辰亮著

微书评

《海错图笔记》

“博物君”张辰亮阅读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时的笔记,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他个人的絮叨,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些海洋生物的烹饪方式(笑),真是物超所值的一本集子!

微书摘

按今天的分类学命名法,松江鲈不能算鲈鱼,应该叫“某某杜父鱼”才对。但古人一直称其为鲈,科学界也就沿用古名了。它号称有四个鳃,其中两个只是鳃盖上的褶皱,不是真鳃。大部分鱼都有这褶皱,可松江鲈褶皱里的皮肤是红的,“赤色露外”,就像多出两个鳃一样,所以有了“四鳃鲈”的别名。

之所以松江的种群格外著名,是因为各种典故的“加持”。早在《后汉书》里,就记载曹操宴客时,因为席上没有松江鲈鱼而遗憾。晋代炼丹家葛洪也说过:“松江出好鲈,味异他处。”苏东坡、隋炀帝和范仲淹都跟它有过交集。后世文人慕名而来,导致松江成了吃松江鲈的胜地,其他地方虽然也产,但没有名气。

在中国的古书中,到处可见“海和尚”的传说。这种海中的神秘生物长什么样,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直接把它等同于人头鱼身的人鱼。《广东新语》云:“人鱼雄者为海和尚,雌者为海女。”

  有人说它像秃头的猴子。《子不语》写道,某渔民起网时,发现“(渔网中)六七小人趺坐,见人辄合掌作顶礼状,遍身毛如猕猴,髡其顶而无发,语言不可晓。开网纵之,皆于海面行数十步而没。土人云:此号‘海和尚’”。至于《海错图》,则采用了和《三才图会》类似的说法:“海和尚,鳖身人首而足稍长。”还提供了一件目击案例:“康熙二十八年,福宁州海上网得一大鳖,出其首,则人首也。观者惊怖,投之海。此即海和尚也。”说实话,很难给这种怪物找到一个现实中的原型,毕竟每个传说都口径不一。我们不妨缩小范围,只看《海错图》的描述。

首先,这个“鳖身”就很有意思。这意味着海和尚虽是龟形,但壳被皮肤包裹,像鳖一样。海里没有鳖,只有海龟。现存的海龟中,只有一种符合以上描述——棱皮龟。棱皮龟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龟,能长到3米,远远大于其他海龟。严格来说,棱皮龟不算海龟。因为其他海龟都属于海龟科,唯独它属于棱皮龟科。棱皮龟科里只有棱皮龟一个种。它的后背没有角质的甲片,而是包了一层革质的皮肤,与其他海龟截然不同,不知道的人也许真的会以为是个大鳖。棱皮龟也是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爬行动物之一。按身体比例来讲,它的前肢是海龟中最长的。这么长的前肢划起水来,可以达到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这也正好和海和尚“足稍长”的记载相符。

  至于“人首”嘛,就见仁见智了。棱皮龟脑袋光光,倒是符合和尚的特点。而它的五官,说像人也像,说不像也不像。有些传说里所说的,海和尚被抓住后会流泪、口念经文,可能是棱皮龟从眼中的盐腺排出含盐液体、发出沉重的呼吸和低吼的现象。

马来西亚曾是棱皮龟最多的地方之一。但从年以来,它们的数量已经减少了99%。至于中国,今年只是零星报道过几起渔民误捕、尸体搁浅的事件。不管它是不是海和尚的真身,反正注定会和海和尚一样,慢慢地成为传说中的生物。

他画的这只“泥翅”,今天的科学名称叫“海鳃”。这幅画明显是聂璜照着一只死海画的。而他大概没见过活海鳃,只能根据别人描述的翘立姿态,自行猜想毛茸茸的一端应该是根部。实际上正相反,光秃秃的那端才是“根部”,毛茸茸的那端则高高翘起。

《海错图笔记》

张辰亮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年11月

有田耕读会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fb/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