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海洋,要大家脱口而出几个知识点,应该不困难,毕竟地理课和生物课不是白上的。
水循环还记得吧,洋流分布还记得吧。
不记得的请自动忽略。
但这覆盖地球表面积70%的区域可不是那么简单。
有一部豆瓣9.9的记录片,看过以后才知道,海洋的力量,你还一无所知。
《蓝色星球2》
BluePlanetII
海洋,这个变换莫测的狩猎场,上一秒你还是王者,下一秒可能只是战五渣。
例如,冠海胆以为可以把海藻田吃个精光,但漂浮在他们上方的海獭正是吃海胆的专家。
所以,要想在这里混得如鱼得水,没那么简单。
海洋里,从高级捕食者到低级“猎物”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秘笈。
秘笈一:力量型选手就是任性
虎鲸的龟波气功
面对体型是自己几十倍的虎鲸,鲱鱼瑟瑟发抖。
虎鲸捕食的时候会结伴,它们通过声音协调行动,从鲱鱼群下方,像牧羊人一样驱赶,让鲱鱼紧密聚集,逼着鱼群靠近海面。
时机成熟,再使出秘密武器——气功。
虎鲸用力拍打尾巴,产生的冲击波震晕鲱鱼。轻轻松松,晕过去的鲱鱼就成了虎鲸的食物。
座头鲸嘴大吃四方
山外有山,鱼外有鱼。
比虎鲸大一个级别的座头鲸,捕猎方式显得简单粗暴。
先从下方靠近鱼群,再猛地向上冲,大嘴一张,就能吞下公斤鲱鱼。
秘笈二:朋友一生一起走
很多动物深知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单打独斗,于是一段段跨种族的友谊就起到了1+1>2的化学作用。
新西兰的夏日,伪虎鲸和宽吻海豚,两个种群通过声音交流成为好朋友。
章鱼和鳃棘鲈合作无间
澳大利亚大堡礁,章鱼和鳃棘鲈的合作也能说非常完美了。
鳃棘鲈观察到珊瑚里藏着鱼,首先变换身体的颜色,向章鱼打暗号。
章鱼把触手伸到珊瑚礁里面抓,鱼要是往出口逃,就会撞进鳃棘鲈早早张大的嘴里。
王者帽贝请了个私人保镖
退潮的时候,一些海岸会形成一片绿洲,那就是潮水潭,这是一个神奇的战场啊。
在涨潮前的两到三个小时之内,各种戏剧性的觅食就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上演。
赭色海星会捕食它最喜欢的帽贝。
青铜级别的帽贝被派大星包裹起来基本上就凉凉了,但王者帽贝就不一样。
王者帽贝有滑溜护盾,伸出贝壳周围的软体能滑溜溜地帮助逃走。
不仅如此,王者帽贝还有私人保镖,私人供养在贝壳里的海鳞虫会死命地咬派大星,保护主人。
派大星也是很容易就放弃,碰见咬人的食物就会乖乖走开,不纠缠,不回头,不犹豫。
秘笈三:智商在线真的很重要
千万不要小看海洋动物的智商,它们比你想的要聪明多。
猪齿鱼的私人厨房
每天,猪齿鱼Percy会在大堡礁的珊瑚尸体中找它最喜欢的小蛤蜊。
找到只是第一步,砸开蛤蜊吃到里面的肉才算成功。
于是,Percy来到了自己的专用厨房——一个碗状的珊瑚。
珊瑚上有一处凸起,看得出来被长时间磨蚀。
那是它经常使用的凸起,Percy会咬着蛤蜊一次又一次地砸向凸起,直到砸开贝壳,吃到蛤蜊肉。
海狮的套路有多深
海狮在开阔的海域无法捕抓到黄鳍金枪鱼,于是在自家海湾设了个套。
海狮召集同伴,聚拢了一群金枪鱼,把它们赶进小海湾。
金枪鱼都被逼到小海湾后,海狮们分头行动,再把它们赶到海湾中的狭窄水道,让其进入死胡同。
以为这样就能大开杀戒了吗?并不是。
这时候,其中一只海狮掉头往回游泳,封堵金枪鱼的逃生路线,这样,在胡同里逃跑的鱼就会被它再次逼入胡同。
最后就能瓮中捉鳖,逐个击破。
秘笈四:逃避虽可耻但很有用
在海洋的生存法则中,主动出击固然重要,但掌握逃跑的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蜘蛛蟹的人海战术
冬季的一个月圆夜前后,数十万只蜘蛛蟹来到海草平原上,脱壳。
一些蜘蛛蟹脱去外壳,新的外壳要在几天后才会变硬,在这之前,它们都是“软脚蟹”,连爬的力气都没有。
短尾刺魟来到海草平原,刚脱壳的软蟹正是它的心头好,大概是因为入口即化。
逃走是不可能逃走的了,这辈子都逃不掉的了。
于是刚脱壳的蜘蛛蟹死命往蟹群中心爬,未脱壳的同伴会给到它保护,就这样,十万只蜘蛛蟹相互保护,最终集体脱壳成功。
十万蜘蛛蟹脱下的旧壳
普通章鱼不普通
在南非,有一种章鱼,被睡袍鲨鱼抓到,它会用触手伸到鲨鱼的腮里,使得它无法呼吸,并趁机逃走。
曝露在外又没有珊瑚可以钻的时候,章鱼会把贝壳盖在身上,把自己藏起来。
而这种章鱼竟然叫普通章鱼。
what?
秘笈五:专属特殊技能,你们学不来
女装大佬乌贼哥
相比起蜘蛛蟹和普通章鱼,澳大利亚伞膜乌贼的手段可能比逃跑还更可耻一丢丢。
大个子乌贼霸占着雌性乌贼,可是雌性乌贼发出信号明确表示对它不感兴趣。
小个子乌贼能怎么办?打不过就跑?
不,它把自己的颜色变暗,收起了触腕,装成一只雌性乌贼,在背上显示出白色条纹,示意不想跟这傻大个交配了。
不知道是这变装高超还是大个子眼神不好,总之最后它就信了,默默地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
小个子最终抱得美人归。
性别就像心情,说变就变
海洋里,每个种群的领导者能得到最多的权利,生存空间、食物和配偶,而这些领导者大都是雄性。
这个位置待遇丰厚,自然会有很多竞争者。领导者要时时刻刻提防其他雄性同类把自己扳倒。
可是,在金黄突额隆头鱼里,领导者要提防的不只是它的“兄弟们”,还有“姐妹们”。
一只大个头的雌性金黄突额隆头鱼,拒绝了雄性的追求,躲起来闭关几个月。
在这几个月里,雌性体里的某几种酶就不再起作用,雄性激素开始在体力循环,最后雌性变成雄性。
霸主一定不会想到自己曾经追求的女孩成为了男孩,更没想到这个男孩抢了自己的江山,嘤嘤嘤。
鱼生啊,真是变幻莫测。
《蓝色星球2》拍摄了5个年头,摄制组共经历了次探险,访问了39个国家,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的大陆和海洋。
相比17年前的《蓝色星球》,当时拍摄要乘坐直升机,用的是16mm胶片。
现在,超高清无人机带来了各种俯瞰视角的视觉享受。
还有各种最新设备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导演James在纪录片的幕后故事里给我们分享这些新技术——
携带超高清和极度低光摄像机的潜水器,带我们去到了一千米下的深海世界,记录了从未见过的奇怪生物。
拖拽摄像机让摄制组捕捉到了鱼类在海里发动高速攻击的画面。
吸盘摄像机为观众提供了鲸鲨和虎鲸的主观视角。
在超高清探测摄像机下,水母的触须、海胆的进食、海绵的结构,再小的细节都被展示得一清二楚。
摄制组还研发了一种的探测摄像头,让镜头可以深入到珊瑚的各个角落和缝隙。
《蓝色星球2》并不只是向我们展示了海洋的美丽,几乎在每一集的最后,都会提及到美丽背后的忧伤——我们的海洋正处于危机之中。
第七集《我们的蓝色星球》更是以环保为主题,引发了更深的思考。
塑料污染
人类生产的塑料制品漂浮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漂泊信天翁幼鸟因为误食塑料而死亡。
塑料产生的毒素积聚在海洋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积聚在大型生物体内,有毒母乳导致它们的幼崽死亡。
蠵龟被海洋中的塑料缠绕溺水而亡。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大西洋海象要找到让幼崽休息的冰块变得更加艰难了。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因为海水升温,珊瑚礁白石化。拍摄期间,受观察的大约90%的分支珊瑚出现白化并且死亡,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珊瑚礁死亡事件。
矿物燃料的燃烧,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海水酸度随之增强,珊瑚贝壳除了面临白石化,还面临着被腐蚀的危机。
过渡捕捞和猎杀
渔民过渡捕捞曾经使得鲱鱼几乎消失,同样以鲱鱼为食的虎鲸和座头鲸成为了人类的敌人,遭到大量猎杀。
不少鲸鱼被渔民误捕,在渔网中挣扎耗尽力气累死。
特立尼达岛上,人们曾大肆猎杀棱皮龟,使它一度濒临灭绝。
在这一集中我们还看到了导演团队正在和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学家、环保组织合作,探寻上面提到的问题的出口。
海洋这一个巨大的环流系统,我们随手扔进小河的一个塑料瓶就是这样到达大江大河,进入海洋,停留在海里几十年,甚至到达动物的体内。
相信大家还记这段视频,在哥斯达黎加,科学团队花了将近十分钟从一只太平洋丽龟的鼻孔里拔出了一根塑料吸管。
图片来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我们随手扔掉的一根塑料管给海龟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年,联合国设定每年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呼吁人类保护海洋环境。
今年,世界海洋日迎来第10个年头,不如我们就从减少使用塑料产品、保护河流清洁开始,给海洋“减负”。
沧海变迁,蔚蓝觉醒。
“守护这片蔚蓝,最好的时机是此刻!”
Lamer海蓝之谜和你约定,一起成为海洋卫士,守护我们美丽的蓝色星球。
点击阅读原文,跟随LAMER一起潜入深海,探索不一样的蔚蓝奇迹,还有机会领取上海电视节#蓝色星球2#线下观影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