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南麓,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地处海南省南部内陆,北纬18°′—18°5′,东经°1′—°48′,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西连三亚市、乐东县,北依五指山市、琼中县。县境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54公里,总面积.6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4%。保亭县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终年花果不断,河沟纵横,自然条件优越,为各种陆栖脊椎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县境内动物种类繁多,仅鸟类就有00多种和10多个亚种。据年统计,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就有58种。年县内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海南黑冠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鹧鸪、孔雀雉、四爪陆龟、巨蜥、蟒等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穿山甲、黑熊、海南水獭、海南大灵猫、小灵猫、海南免、海南巨松鼠、山瑞鳖、虎纹蛙、风头鹰、斑尾鹃鸠、绯胸鹦鹉、棱皮龟、地龟、三线壳龟、凹甲陆龟等17种;属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椰子猫,果子狸、红狭狳、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海南鹩哥、海南八哥、龟科(所有种)、赤麂、鹧鸪等11种。黎族民间舞蹈《打柴舞》、《打碗舞》、《八音舞》、《双刀钱铃舞》、《逗娘舞》等等。黎族民间传统竹木乐器种类主要有口弓、鼻箫、利咧、洞勺、拜、哔哒、独求鼓、叮咚木等八类。爱好者组合的业余“八音乐队”,即小铜锣、小木鼓、木琴、竹笛、唢呐、铜铃、小钹、毕哒8种乐器组合的演展队。乡村举行婚礼、入新屋的时候,都请来八音队,吹吹打打通宵正旦。它是黎族社会文明进步史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宝库的精品。
黎族织锦海南省黎族织锦起源于殷周时代,早在多年前,生活在海南岛黎族织锦
上的黎族先民就已掌握了纺织技术,是中国各民族中最早掌握纺织技术的民族之一,其中保亭是全海南省黎锦最集中的市县之一。在宋元两代时,黎族的棉纺织业已经相当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织工艺品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这一时期历史上最杰出的纺织家黄道婆,在学习和总结黎族纺织技术的基础上,不仅改革和创新了去籽、弹花、纺线、织布等纺织工具,还运用和推广黎族纺织错纱、配色、综线、絮花等技术,织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花纹图案。到明清两代,黎族织锦发展达到顶峰,黎族织造的龙被等黎锦精品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风景名胜
编辑和坊茶楼
和坊茶楼
和坊茶楼地处保亭县城七仙大道南端东侧(毗邻保亭车站),项目占地00多平米,总建筑面积平米,建筑高度1.米。汲取明清建筑中阁楼的精髓与当地黎苗民族元素,被誉为“海南第一茶楼”,民间有“不到和坊喝一壶,别说来过黎苗族”这一俗语。建筑由仿古阁楼、厢房、四柱七楼牌等建筑物有机组合而成被授予“两岸交流基地”美誉。
七仙岭温泉
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保亭县七仙岭脚下的一座盆地内,是海南岛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也是“游
七仙岭
客最喜爱的海南岛特色精品景区”之一,其地理坐标为东°5′—°45′,北纬18°14′—18°44′,她三面群山环抱,有保存较为完整的热带雨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七仙岭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左右,冬暖夏凉,负氧离子含量高达个/立方厘米,宛如天然“氧吧”。[]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游览区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游览区坐落在海南省保亭县三道镇的甘什岭、位于南榆中线74公里旁,距海南省三亚东线高速公路6公里,面积00亩,始建于年,于5年10月8日正式开业。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自然景观包括:黎族田园风光、海南岛面积最大、最古老的摈柳园、多种亚热带古树、山泉溪水成多级瀑布从园中穿流而形成的怪石群。人文景观有:“奥雅宫”(黎族头人住的房);“隆闺屋”(黎族姑娘居住和娱乐的场所)等。来海南旅游观光客可参与黎家古老的弓骛射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游览区
击,品尝黎家竹筒饭和黎家山茶,观赏多姿多彩的黎族歌舞。
由于景区位处海南岛屿的脊梁——五指山山脉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两边森林峻峭,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椰子代表海南,槟榔代表黎家,在黎家,没有槟榔不成礼,没有槟榔不成婚,这“槟榔”二字可以说是海南真正的主人——黎族人的文化字符。[]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位于保亭县三道镇,是中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真正热带雨林,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精品的浓缩,是最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雨林资源博览馆,堪称中国钻石级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雨林景区。景区距三亚市仅5公里,距凤凰机场5公里,是名符其实的三亚后花园。景区北与五指山、七仙岭比肩相连;东眺南海万倾波涛,美丽的海棠湾近在咫尺;与南中国第一温泉南田温泉仅一水之隔。在三亚市最新修编的旅游总体规划中,本景区位于大三亚旅游规划中的生态景观轴上,是“三亚旅游圈”的“金三角”地区。[]
仙安石林
仙安石林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境内,距保亭县城约40公里路程。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只有极少数采药人偶尔闯进过林中,因为不了解这奇怪的石头,他们敬畏地将此山称为“鬼山”或“神山”。年,海南师范学院的杨火教授在偶然中发现这一处瑰宝,并命名为“仙安石林”。仙安石林集奇石青山、悬崖洞穴、古树巨藤于一体,本已独得大自然万般宠爱。6年,距此数十里地的一个苗村搬迁到南片石林旁的一处平地上,石林又平添了一层浓郁的苗家风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