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缺少铜元素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53317.html
原创:SMESME科技故事
时间就像是一个没有空间限制的“轴”,总是让人捉摸不定。
你肯定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在恐惧的状态下,似乎觉得时间都慢了。又或者是觉得放假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而工作日的时间却变得十分漫长。
可明明钟表告诉我们时间是稳步前行的,那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又是如何感知时间的?
年,一篇发表在《动物行为学》杂志上的论文就明确指出的:不同动物所感知的时间快慢是不同的,因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
相信不少养狗的朋友可能想过,每当主人外出时,独自待在家的狗究竟是不是觉得度日如年呢?答案是会的,因为相比于人类而言,狗的时间流逝得更加缓慢。
而对于微小的苍蝇来说,时间流逝的速度更是比人类慢了四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它们看似短暂的一生其实已经活得相对漫长了。当然也存在着比人类感知时间能力强的动物,比如巨大的棱皮龟的时间流逝速度比人类快了4倍,体验着真时间如白驹过隙。
棱皮龟
问题来了,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些结论的呢?除了钟表,我们人类对时间的流逝感觉并不敏感。其实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对时间的感知可以通过一个叫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riticalfusionfrequency,下文简称为CFF值)来进行量化比较。
它指的是个体能看到的光闪烁的最大频率,超过此频率则看到闪烁感觉会消失,从而产生稳定光亮的感觉。之所以能用CFF值进行度量,是因为动物的时间感知与它们大脑每秒所能够捕获的画面数量有关。
举个例子,当我们观看一组交替的图片,如果每秒闪烁次数不到60次,你就能够肉眼分辨出这些闪烁的图片。如果超过60次,你的感官就会将这些跳跃的画面融合,看到一组融合的画面。这也意味着,你的一秒钟过去了。此时,我们就能说你的CFF值是60次/秒。
在同一秒钟中,个体接收处理图像的速度越快,对时间的感知越慢。所以在自然界中,物种的CFF值越高,其所感知的时间流逝就越慢。
不同生物感知时间的速度,动图来源:CriticalFlickerFusionFrequency.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