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中药传说蕲龟

Tips:本栏目不定期更新,如需查看过往文章,请在消息栏输入框中输入“M”(无关大小写),即可获得文章全目录。

◎整理:王雄◎编辑:赵越、彭卓龙

蕲龟,是蕲州所产的绿毛龟。

绿毛龟,在当时又被称为绿衣使者,因龟背上附着一层绿色毛面得名。这种长绿毛的乌龟是不常见的,所以视为珍奇。

绿毛龟在明代是被入药的,并由嘉靖年间的陈嘉谟收入自己的著作《本草蒙诠》中。

绿毛龟在河南、安徽等地早有出产,怎么知道蕲州产绿毛龟呢?宋代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有过这样的介绍:“蕲州有三洞,一曰龙洞,在三角山;二曰龟洞,在广教寺,龟生其中,品类不一,而绿毛者为多;三曰蛇洞,在蕲州镇侧……”书中所介绍的地名,就在今天的蕲春县境内。

广教寺的龟洞,大约在南宋末年的那次罗州城保卫战中被破坏了。后来,人们在蕲州城的麒麟山、凤凰山和湖区,也能捕捉到绿毛龟。

由于蕲州产绿毛龟,使李时珍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研究。他在《本草纲目》卷四十五中是这样描述蕲龟外部特征的:“毛中有金线,脊背有三棱,底甲如象牙色,其大如五铢钱者为真。他龟久养也生毛,但大而无金线,底色黄黑为异尔。”

李时珍认定蕲州绿毛龟的特征有四条:1、龟的背甲角板与角板之间边接处有金黄色的线纹;2、龟板上有三条纵向突起的棱;3、底板颜色如象牙色;4、大如五铢钱。这是蕲龟与其他地方所产绿毛龟相互区别的主要特征。

关于绿毛龟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介绍说:“此龟古方无用,近世滋补方往往用之。”其作用是通脉、助阳、补阴血、益精气、治瘘弱。这些作用与一般的乌龟差不多。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作了“大抵与龟甲同功”的结论。

陈嘉谟的《本草蒙诠》还卞绿毛龟:“缚置额端能禁邪疟,收藏书笥(书笥,古代装书的竹箱)可辟虫。”

绿毛龟在其他地方也有出产,但作为药物单方的还只有蕲州龟。所以,李时珍说:“绿毛龟出南阳之内乡及唐县,今惟以蕲州以充方物。”“惟以蕲州以充方物”这句话就是蕲龟命名的由来。

蕲龟远在药用价值之上的是它的观赏价值。蕲龟以其小巧玲珑惹人喜欢,又以其身披长长的绿毛而美丽动人。把蕲龟放入水中游动时,绿毛随水荡漾,宛如一团绿纱飘舞,煞是可爱。明代文人大加渲染,使它的价值更为增高。

除了观赏价值外,蕲龟能“避虫”,还能“避蚊蝇”。

蕲龟供人观赏,在明代之前就已开始。明代一首民谣对此作了生动的介绍:

龟壳生毛绿滴滴,大如钱,贵如壁,养入盆中水凝碧,小儿玩之有何益?

蕲龟为什么深受人们的珍视呢?主要原因是它满身布满绿毛。龟壳上为何着生绿毛呢?包括李时珍在内的许多古代生物学家,都没有揭开这个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绿毛龟的观赏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一些生物科学工作者开始对绿毛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终于揭开了龟壳上为什么长毛这个谜。

原来,龟壳上的“绿毛”并非真正的毛,是一种低等藻类附在龟背上。这种藻类叫“龟背基枝藻”。在分类学上,它属于绿藻纲,刚毛藻科,基枝藻属。龟背基枝藻的藻体仅基部分枝,中上部分呈无分枝线状,故外看似“毛”。基细胞末端有假根状突起,此突起为藻体固着器,藻体就是靠固着器附生在龟背上,从而形成了逗人喜欢的动植物共生体——绿毛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观赏价值的绿毛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在国际市场上,一只普通的绿毛龟价值数百元,蕲州产的绿毛龟价值就更大了。由于蕲龟的珍贵,在蕲州一带,人工养殖和培育绿毛的工作正在普遍推广。所有这些,都是李时珍当年所没有想到的。

若您有好的中医药文章,欢迎您踊跃投稿至新国医编辑部邮箱:

xinguoyibianjibu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pigui.com/lgzq/7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