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来聊聊
一种身穿盔甲的古老爬行动物——龟鳖
龟鳖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
距今已生存约2.5亿年
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
它是动物界中少有的
“水陆两栖”爬行动物
在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中生代时期
龟鳖和不可一世的恐龙
就在陆地和水中生活着
直到七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那些称王称霸的恐龙全部灭绝
而龟鳖却生存至今
它那坚硬的甲壳
使外敌无从下手
只有“望龟兴叹”而巳
图片来源于百度
1
形态特征
龟鳖目俗称龟
有人通俗地叫它“十三块六角”
因为背上有十三块明显的背甲
头、尾和四肢伸出来形成凸出的六只角
它扁短的体躯
包裹在背、腹甲之中
只有头、尾和四肢外露
受袭击时可以把头、尾
及四肢缩回龟壳内
以免被掠食
口中没有牙齿
像鸟类一样代之以角质喙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龟和鸟都有角质喙,露出“无齿”的笑容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2
历史的追溯
龟鳖类的起源至今未明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爬行动物中,龟鳖类为一古老的类群,起源于爬行动物的基干—杯龙类。但迄至今日,尚未找到杯龙类和龟鳖类之间的过渡类型。
杯龙类
图片来源于百度
也有人认为产自南非二叠纪(距今2亿5千万年前)的正南龟,可能是龟鳖类的祖先。
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有人对正南龟标本作了重新研究后,认为它与龟鳖类并无直接亲缘关系,更不可能是龟鳖类的祖先。
正南龟
图片来源于百度
现知龟鳖类的最早代表是西德、泰国晚三叠纪(距今2亿年前)的原颚龟。往后,在早、中侏罗世,龟鳖类的材料很稀少,直到晚侏罗世(距今1亿4千万年前),它才真正繁盛起来,但它的起源至今未明。
龟鳖目
图片来源于百度
3
演化
从有齿无壳到无齿有壳
2.4亿年前的祖龟——
有牙齿无背甲和腹甲
年
德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
距今约2.4亿年前的祖龟
祖龟口中有牙齿
既无背甲也无腹甲
祖龟复原图
图片来源于化石网
2.28亿年前的“中国始喙龟”——
“牙齿退化,角质喙产生”的过渡状态
无背甲和腹甲
年
贵州省发现了距今约
2.28亿年前的“中国始喙龟”
中国始喙龟的肋骨、背、腹甲均未形成
首次出现了封闭的上颞孔和刚性腰带
它是最早有喙的龟类
但上、下颌的后部仍留有牙齿
呈现出“牙齿退化,角质喙产生”的过渡状态
绘制的中国始喙龟头骨复原图
图片来源于文献{6}
绘制的中国始喙龟生态复原图
图片来源于文献{6}
中国始喙龟化石
图片来源于文献{6}
2.2亿年前的半甲齿龟——
有牙齿无背甲有腹甲
年
贵州省关岭地区发现了
2.2亿年前的半甲齿龟
一个具有牙齿和只有腹甲的龟
绘制的半甲齿龟复原图
作为龟类的祖先,它们生活在水中
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现于贵州的半甲齿龟化石
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2.1亿年前的原颚龟——
有牙齿有背甲有腹甲
年
德国发现了2.1亿年前的原颚龟
是当时已知最古老的龟
但它除了腭部有牙之外
大部分身体结构和现代龟类基本一致
……
现代龟——
无牙齿有背甲和腹甲
现代龟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生态类型
龟鳖类生态类型可分为五类:
陆栖、水栖、半水栖、海栖、底栖
陆栖龟类生活于陆地,不能长时间生活于深水,水位不能超过自身背甲的高度;
水栖龟类既能生活于深水区域,又可上岸爬行,长时间生活于陆地时,生活环境需要有一定的湿度;
半水栖龟类仅能生活于浅水区域,水位不能超过自身背甲的高度,否则将溺水而亡;
海栖龟类长期生活于宽阔海域,除了雌龟于繁殖季节需上岸产卵外,其余均不上岸;
底栖龟类长期生活于深水区域底部,很少上岸。
图片来源于百度
5
食性种类
龟鳖类食性有三种类型,即食肉性、植食性和杂食性。
水栖龟类为杂食性,如食鱼、蠕虫为食,亦食少量植物;
海栖龟类为杂食性,如食海藻、鱼类、甲壳类动物等;
半水栖龟类为食肉性,如食蚂蚁、猪肉等;
陆栖龟类为植食性,如食黄瓜、香蕉、白菜等。
图片来源于百度
图片来源于百度
特殊本领
龟鳖耐饥渴能力很强,有资料表明,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一般仍能爬行数月或健康生活。
龟鳖还能贮水抗旱。著名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在环球旅行中,发现查塔姆岛盛产大龟,但这里每年仅下几天雨,龟却能长期贮水或找到水源。
6
休眠状态
龟鳖类的休眠可分为冬眠、夏眠和日眠三种
一般认为低温是诱导冬眠的主要因素
干旱及高温是夏眠的主要诱因
食物短缺是日眠的主要原因
7
繁殖习性
龟鳖类动物都是卵生,将卵产在陆地上
产卵时,用后肢挖掘8-20㎝深的洞穴
然后夹紧尾巴进入卵穴,一个接一个产卵
产卵时,若受到惊动也不爬动
直到产完卵为止
图片来源于百度
观赏龟鳖产蛋
图片来源于百度
不同种类的龟鳖,每次产卵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卵呈白色。
没有守巢习性,在自然界中,龟鳖卵的孵化是依赖于太阳和沙土的温暖。
龟鳖的卵一般孵化期需55-80天,若天气暖热,孵化期短,若天气凉爽,则孵化期长,最长达天。
龟卵
图片来源于百度
钻出沙穴的幼龟
图片来源于百度
8
龟甲中的趣闻
最大的龟
古生物史上最大的两种乌龟
古巨龟和原盖龟
这两种乌龟都生活在白垩纪
现代海洋里最大的龟是棱皮龟
一般背甲长1~2米,体重在公斤左右
最大者背甲长2米以上,体重可达公斤
图片来源于化石网
棱皮龟
图片来源于百度
何谓龟,何谓鳖
龟和鳌虽然都有背甲和腹甲,但两者构造却不相同。
龟甲是由两层东西组成的,里面一层是骨质的骨板,外面一层是角质的盾片。
鳖甲的里层虽也是一层骨板,但外层的盾片却完全退化了,骨板之外仅以一层皮膜覆盖之。
龟类甲壳的边缘围有一圈缘板,因此肋条头不外露。而鳌类无缘板,去掉皮膜后,肋条头根根可见。
龟类的背、腹甲之间,在侧面有骨板(叫骨桥)相连,使背、腹甲合成一个仅只前后开口的匣箱;而鳌类的背、腹甲之间没有骨桥,只有软体组织相连,去掉软体组织后,背、腹甲自行分离,不成整体。
鳖
图片来源于网络
龟壳不是为了保护,而是做挖掘机?
龟为什么有壳?有人会说是“缩头乌龟”的自我保护手段。科学研究却表明,在2亿年前,乌龟有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向地下挖洞。
研究人员在美国《当代生物学》上报告说,他们在南非卡罗盆地发现了数块正南龟化石,分析化石后认为,在距今约2.5亿年前发生了二叠纪至三叠纪灭绝事件,正南龟在这场事件中幸存了下来。
正南龟可能为了躲避当时严酷环境而努力向地下挖洞,为保证前肢挖掘动作足够有力,正南龟的身体需要一个稳定支撑,最终导致其肋骨不断增宽,进化为龟壳。
龟壳
图片来源于百度
龟鳖类因具有坚硬的甲壳,较易成为化石,加之它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脊椎动物化石中常见的采集品之一。
龟鳖化石和其它化石一样,是鉴定地层、古地理、古气候的科学依据。在地层古生物学和宣传进化论方面,都曾发挥过作用。
龟鳖化石
图片来源于百度
龟鳖
图片来源于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品
END
关于龟鳖内容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请记得